人之初性本善 在大街上隨便抓住一個人都會知道這句話 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 見識的增長 反而覺得這句話并不一定正確 因為每個人都有陰暗面或大或小 ![]() “假如兩個人的起點是一樣的,他找的工作比你好 你會嫉妒嗎” 通常的回答都是這樣的: “應該不會吧,找工作還是看運氣” “不會吧,但是或多或少都有羨慕和嫉妒吧” “只會怪自己沒用吧” 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有些不甘心 但是大家都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 其實人有嫉妒之心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一般都是一閃而過 很少的人會實質性的做出什么 最多的也就自己在心里默默的黑暗 我們都沒辦法在自己在人生低谷的時候 去為在人生高峰的人開心 羨慕是有的 嫉妒是有的 甚至有可能會背地里暗咒幾句 過段時間以后想起來 可能會覺得有所羞愧 但是這是人的正常情緒 誰沒有過呢 人性有光明也有陰暗 人的性格都是有兩面性的,一面是我們愿意表現(xiàn)出來的,善良、積極的一面,另一面則是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但我們大多數(shù)人只看到自己好的那一面,看不見自己的陰暗面,即使知道自己的陰暗面,通常情況下是被壓抑的,或者下意識地回避。 但是一旦在某個特殊的時刻被外物刺激,你正義、積極的力量擋不住陰暗面的時候,它就會暴露出來操控你,讓你失控。 微博大V“種太陽”曾經在《奇葩大會》分享過自己青春期的經歷,他曾和一男一女兩個同學一起在外借宿。 女生很漂亮,曾受到學校里小混混的騷擾。種太陽和同行的男同學也都喜歡她,就在門口守著。 可是突然一個念頭擊中了門外的兩個男孩:學校里的小混混可以欺負她,為什么我們不行? 幸好他們離罪惡只有一門之隔的時候,抑制住了自己。 現(xiàn)在,“種太陽”回想起來,他說,我當時怎么能那么想呢。 其實,像“種太陽”年少時所經歷的那種“惡向膽邊生”的陰暗,在人群中并不罕見。 一部分人壓抑住了這種陰暗,在最后關頭及時醒悟,然后心有余悸地在此后人生中不斷想起,說自己看到了人性的險惡。而另一部分人則任由陰暗面吞噬自己,失控后步入犯罪的深淵。 看見,是對付自身陰暗面的最好方法 不只是“種太陽”這種經歷,生活中類似的案列也不少見: 有些年輕的媽媽生了孩子之后很疲憊,孩子吵鬧、家人照顧不周,各種煩心事積壓時,會突然萌生摔打孩子、甚至把孩子拋棄的邪惡想法; 又或者有些人在家里老人臥病在床后,照顧壓力太大,甚至會有期盼他們早點去世,免得麻煩的念頭; 有些員工被老板嚴重剝削,天天詛咒他早點破產甚至早點死等等; 可是,有這樣的方法和念頭就一定是壞人嗎?其實不是。 每個人的念頭、想法和行動之間往往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不要因為一時有了邪惡的念頭,負面的想法,就對自己進行嚴厲的審判。評判一個人是好是壞應該通過Ta的行為,而不是通過Ta的想法。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光明面與黑暗面共存是人生的常態(tài),生命力只有一種。 被看見的時候就會變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熱情、創(chuàng)造力與愛。當你的活力沒有被看見,它就變成黑色的生命力,變成仇恨、攻擊、憤怒和破壞。其實它們都是一樣的,僅僅是被看見還是不被看見。 所以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惡在高興的情緒里還算的上什么 人生來就有各種欲望 壞的欲望只能靠自己去壓抑住 善良的人是人們所喜愛的 但是能壓抑住惡 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畢竟一輩子的時間很長 經歷的事也很多 遇到的人也很多 情緒也很多 我們需要做的是,看見自己內心的陰暗面,接納自己和他人都有復雜、陰暗但真實的情感存在,更懂人性,做一個內心更成熟又真實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