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藏品款識中的作者介紹: 張芝 別 名:張伯英 國 籍:東漢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 逝世日期: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 職 業(yè):書法家 信 仰:道家 主要成就:創(chuàng)今草,被譽為“草圣”。 二、張芝書法作品在歷史上的地位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qū)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于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chuàng)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圣”之稱。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chuàng)者的李志敏評價:“張芝創(chuàng)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 [1] 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p> 張芝與鐘繇、王羲之和王獻之并稱“書中四賢”。 三、本藏品的出現(xiàn)對歷史資料的補充和完善 原來的歷史資料記載中說:張芝的書法沒有墨跡留存于世,僅有些其書法的碑文及拓片!類似的這樣的結(jié)論和觀點影響了不少人!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或者說是應該更新的! 其實我覺得吧!名家書畫,這些古代文化藝術品,被歷代文人雅士和皇家所鐘愛,總是想方設法地擁有或珍藏,有些人收藏后自己就不愿示人,把這些前代名人真跡作為了自己學習的“秘笈”了。有些人甚至在離開人世之前,把它們燒了或帶進了墳墓!尤其是民間的高人隱士,他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只是一心地通過臨摹研習,從而使自己也成為了書法或繪畫的一代大家!所以原來所師的名家書畫就沒有被更多的人知曉而被保存?zhèn)鞒辛讼聛?!錯過了官家宮廷的鑒賞機會。 ![]() ![]() ![]() ![]() 但到了滿清入關建立了大清王朝以后,康熙、乾隆皇帝作為漢文化藝術的崇拜者,在文治方面,大力倡導古代文化藝術的弘揚,尤其是乾隆皇帝,幾次號令收集全國民間所藏名家字畫,并舉國家之力進行征集、整理、歸類、修復、鑒定,對重要的名品寶藏,還親自審定,召集群臣共同鑒賞,為此特別成立了相關的機構團隊來專門負責,分級分類予以或留印、或題字、或進行臨摹、裱裝、保護等,把這些收集到的各類歷史名品,作為國家文化的積累和文化財富的基礎而存于各大行宮、館、閣或地庫! 現(xiàn)在經(jīng)過近幾十年的建設開發(fā),從民間發(fā)現(xiàn)出來了不少中華歷史文化瑰寶。很多原來不見經(jīng)傳的寶貝,現(xiàn)在都不斷面世,陸續(xù)呈現(xiàn)出來了! 但是我們不少的歷史資料和網(wǎng)上的一些信息,由于受到歷史的、時代的局限,出現(xiàn)了不少有待更正的史料解讀文字信息和圖片資料誤傳情況!這是我們收藏人應該肩負起“以物證史”、“真實客觀闡釋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時代重任! 下面的拓片資料為所查史料圖片! 從下面的碑文拓片來看,文字稍有不同,只是碑文拓片字體稍顯更加規(guī)矩,應該是經(jīng)過匠人或名家修飾后顯得手繪神韻稍顯不足! 拓片中還有對草書原文的解讀!但卻有解讀錯字之處! 把資料拓片也提供給大家,望自行比較便知其中之妙! ![]() 均為宋代刻印版拓片照片 ![]() ![]() ![]() 當然,如果是我沒有收藏到張照芝這幅作品,我也不會對原來的史料和網(wǎng)上圖片產(chǎn)生置疑!但是我有了實物,就不得不去研究明白了! 在古文化品的收藏中,如果是有緣分或有眼力,你就能有機會接觸或擁有真正的東西 ![]() ! 這是個人的一孔之見!大家且聽之或笑之!不作定論!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草書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