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無非是讓人體一氣運行暢通。降肺氣而生腎水而滋陰,引水歸腎也,降心火膽氣相火而入命門而補腎陽,引火歸元也。調(diào)理脾胃則中氣運行而強后天之本也。疏肝解郁則氣血通暢自然平和而不下陷生風熱煎熬腎水膀胱,則精氣不損、通血脈也。 生命在于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陰,病在陽處扶陽抑陰,病在陰處用陽化陰,以期達到金木交并,坎離接濟!養(yǎng)生立命在于善運水火功夫! 扶陽抑陰好理解,但是用陽化陰呢?就是用陽藥去化生出陰液,金木交并,肝主升發(fā),肺主肅降,這就是一個小周天,中宮是樞紐,升降正常了中宮得運了人才能坎離接濟,水火是要有功夫的! 明白病在陽處扶陽抑陰這是一步 明白病在陰處用陽化陰這是第二步 明白生命在于善用水火功夫這是第三步 明白第二步你就已經(jīng)超過中國80%的醫(yī)生了 治不好沒關(guān)系,你不要給別人整壞了 扶陽醫(yī)學主要以脈立法定藥,腎脈,膀胱脈,肺脈三部脈是立法的重要依據(jù) 腎脈 斷人生死,是我們立法的依據(jù),根,就是附骨脈,也就是真臟脈。 膀胱脈 膀胱脈只看它緊于不緊,長度滿不滿指(一脈不和周身是?。?/div> 肺脈 看它緊不緊,脈弱、勁、促都是緊的更進一步受寒受外邪反映,還有的數(shù),?。环蚊}正常要毛像在雞毛撣子上一樣;緊、氣滯、濕滯、勁等脈象都不是毛脈 受邪癥狀 后背僵不僵,特別是后脖子,現(xiàn)在很多頸椎病其實就是受涼了,腰疼不疼,漲不漲,頭疼不疼,昏不昏,流不流流鼻涕……有任何一個癥狀都是受邪 醫(yī)理: 生病的原因只有四種: 1.傷飲食,病從口入; 2.內(nèi)傷情致,愛糾結(jié),愛想問題,愛生氣; 3.傷勞傷,在以前是吃得少干的活多,現(xiàn)在就是晚上不睡覺,玩手機,玩電腦; 4.傷寒,而我們能用中藥唯一解決的就是傷寒 生克順序是可逆的,盡量不要用克伐藥 普通保健建議大家先從除痰開始, 先除痰,然后除胃底淤血,然后調(diào)整胃的氣機流通,然后挨條經(jīng)絡(luò)排毒,再然后開始補益,飲食中坎卦和艮卦的東西同吃,容易生痰,所處的環(huán)境中水氣多的話,人也易生痰,人的生日里六氣中含有少陽相火、太陰濕土(更容易)的人容易生痰 水土須暖,肝脾升發(fā)清陽;心火須降暖下焦,胃肺膽之氣,須降濁陰; 病態(tài):心肝膽多郁燥化熱,脾多濕,腎水始終是寒,肺胃膽之氣多上逆。 風在肝膽、毒在脾胃,脾胃不能升降就會形成三焦的郁堵,三焦郁堵就會形成中脈不通,中脈不通就會肝膽郁滯 肺與大腸相表里,金生水,所以是往下走的,往下降的,肺液沒降大腸就燥。 半夏分清降濁,有燥在我們的法里先解決燥 心病,調(diào)整肺,怎么理解呢?心不受邪,心包代過,心臟有問題的都是氣緊,很大程度上都是肺絡(luò)不開,肺寒沒去,用我們的法,去肺寒,開肺絡(luò),化痰,化老痰,抄底,人舒服了,呼吸就順暢了。 心腦血管疾病,是因為血液太粘稠,有血栓造成的。 我們只辯陰陽,不辯六經(jīng),因為六經(jīng)還是一經(jīng) 病的來處就是他的去處,怎么來的,萬病傷于寒;為什么現(xiàn)在人失眠,上火,因為里寒太重,陽不能回頭,不能收藏,高血壓也是,里寒太甚,脈表現(xiàn)為寸快 大 浮,尺關(guān)脈弱,上大下小的特征。 我們治病,先解決三陽的問題,然后再把三陰的東西透到三陽…最后從太陽出去。 人體三大排毒通道,大小便,和汗腺。 以醋為輔料的方法能增強固精縮尿的作用;以酒為輔料的方法能行藥勢而增強藥物療效;鹽水炒法引藥下行而增強補腎的功效,還有一些方法,如麩炒、面炒、米泔水煮、酥炙、蜜炙等,則均起健脾和胃的作用。 成人量,成人喝一天的讓小孩喝兩天。 有形的比如水它就是陰。 茅術(shù)是介與蒼術(shù)和白術(shù)之間,它比白術(shù)發(fā)汗厲害,但是也不像蒼術(shù)發(fā)得那么厲害,是介與他們兩之間的。 我們的法初方就在奠中宮,中宮傷了是建不起來的,所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腎上的病1年,心上的病2年,肝上的病3年,肺上的病4年。 糖尿病的病因肝脾腎。 扶陽四法:桂枝法,桂附法,附子法(也可理解為收功),和非桂附法(非桂附法就是法外的法,比如實熱,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 鎮(zhèn)八方法:就是彭師的藿香法,不明陰陽的時候用,一用病就體現(xiàn)出來了。 桂枝法:腎脈有根,膀胱脈緊或弱,肺部緊,弱就用桂枝綜合法按七步法先驅(qū)除外邪 舍脈從癥舉例:比如有的病人都疼的受不了了,你不可能還給他按著脈來嘛,這個時候就要止疼了,需要急救的先急救。比如昨天我遇到的一個病人,整體數(shù),膀胱脈也不緊,肺脈緊,膽脈緊,肝脈逆(逆就是我們講的滯,脾胃上是濕滯濕滯如爛泥,肝膽上為氣滯,氣滯如打氣筒)脾胃脈緊短逆,癥狀病人主訴,惡心,想吐,腰背疼漲,大便糖稀這個時候就要舍脈從癥了! 雖然膀胱脈不緊,但是根據(jù)病人主訴癥狀,就是外邪入里,已經(jīng)傳變到脾胃,所以立法還是桂枝法,大便糖稀,可以用炒白術(shù),也可以不用加官桂照顧病人腸胃,取火生土之意,加上炒小茴帶舒肝醒脾,加木香加強降機,取金木交并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