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span>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們都是這世間的過客,如果對于有的事情太過執(zhí)著,那么,結(jié)果只能是苦了自己。 一個人,活得越是通透,他就越會放下執(zhí)著心,因為他知道,有的事情,是人力所無法把控的。只有一念放下,才能獲得大自在。 人生,勇于追逐自己可以得到的,是一份樂趣;勇于放棄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是一份灑脫。 放過自己,得失隨緣有的人,來到我們的生命當(dāng)中,只是為了增添我們生命中的色彩,同時,也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場修行。 當(dāng)緣分盡了,他們要離開的時候,我們便灑脫的放手吧。 一個人,能夠瀟灑的放手,是一份智慧。 因為他能夠看透人情、事物的本質(zhì),知道哪些人,一旦選擇了離開,就沒有了挽回的余地。 緊緊地抓著不放手,結(jié)果,只能是令對方厭惡,令自己心中千般結(jié),沉淪苦海,不能自拔。 人生若白駒過隙,得撒手時且撒手,才能享受更精彩的人生。 你要學(xué)會清空你的杯子。 一個人的杯子,如果是滿的,那就倒不進去任何東西了。 只有先清空你的杯子,你的杯子里,才有機會倒進或清涼的水、或醇香的酒。 得失隨緣,不強求,既是放過自己,也是放過了別人。 放過自己,接納短板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短板。 人生的痛苦,莫過于總是盯著自己的短板,與自己死磕, 結(jié)果,浪費了時間與精力,也讓自己久久地活在自責(zé)、自卑之中,無濟于事。 其實,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正是人生中有不完美,我們才能感受到美好的可貴。 人生中,若萬事如意,沒有一絲一毫的不順心,那么,我們的人生,該有多無聊啊。 老子說:“有無相生?!?/span> 沒有綠葉,又何來紅花的嬌艷呢? 面對短板,我們不必太過厭惡,而是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短板。 “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是公平的。既然上天給了你“短板”,那么,上天,也會給予你“長板”。 你要做的,不是糾結(jié)于“短板”,為自己的“短板”苦惱,而是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板”,讓自己的“長板”發(fā)揮出最大的能量。 如此,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fù)責(zé)。 放過自己,放下糾結(jié)想不通的事情,就放下吧。 經(jīng)歷過糾結(jié)的人,就能夠知曉糾結(jié)中的痛苦。 有時候,遇到一件事情,不知道自己該以何種態(tài)度去看待,于是越是難以下定論,就越是著急,越想要有個結(jié)果。 直到想得頭痛難忍,才作罷。 等到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頭看,才會笑話當(dāng)初的自己,是有多傻。 本是一件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不論持何種態(tài)度,都無傷大雅,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span> 喜歡思考事物的本源,是好事,可以增長自己的智慧。但是倘若過分執(zhí)著,糾結(jié)于細(xì)枝末節(jié),讓自己痛苦不堪,便是不明智了。 我們常常說,要放過別人。其實,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放過自己。得不到的,且放手;自己的短板,且看淡,轉(zhuǎn)一個彎,去發(fā)揮長處;想不通的,且放下。 一個人,能夠?qū)W會放過自己,對自己多一份善待與寬容,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