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超速預警!一言不合就飆車的18歲北京老司機丨馬路安全屋

 為什么73 2021-04-09

原創(chuàng)錢三 馬路故事 昨天

馬路安全屋,以身邊小事,說安全大事。

你之安全,我之所愿。


列位好,我是錢三兒。

問大家一個問題:見過速度超過二百公里每小時的電動自行車嗎?

騎著它在城里飆上一把又是種怎樣的感覺和體驗?

看到這里,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朋友一臉懵,而有些人則嘴角上揚,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今天說的話題,就是非法改裝的超標電動車,以及鐘情此道、沉迷其中的地下非法飆車黨,還有以此為生、罔顧法律與人命的改裝產業(yè)。

先從我接過的一樁活兒說起。

那是在2019年,一位曾經的老客戶,介紹他的鄰居康先生來找我。

康先生找我的目的,是想讓我?guī)退{查自己的兒子,小康。

為啥要調查自己的兒子呢?

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親,他很擔心兒子小康最近可能沾染上了吸毒的惡習。

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小康找他媽要錢的金額和頻率都比之前突然大了許多。

康太太本就溺愛兒子,基本上他的所有需求都是無條件滿足,所以她一開始并沒有當回事兒。

但小康的胃口越來越大,他最后一次找康太太要錢,一開口就是四萬。

康太太當時覺得這個數(shù)目有些大,于是就隨口問了句兒子你要這么多錢干啥用?

結果小康回了句你管我呢,反正肯定不去吃喝嫖賭干壞事兒,你愿給就給,不愿意就拉倒,我自己想辦法。

小康自從長大之后,跟父母親說話的口氣從來都是這樣,所以康太太只是嘆了口氣,也沒往心里去,就把自己手頭的現(xiàn)金和微信零錢里的錢湊了湊,一共是三萬八千多塊,全給了小康。

小康走后,康太太開始犯嘀咕——剛才她在給錢的時候,驚訝地發(fā)現(xiàn)短短一個月不到,自己微信零錢里不到八萬的余額竟然全都花光了,這些錢都干啥了?

她把最近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轉賬記錄詳細捋了一遍,發(fā)現(xiàn)自己正常的開支只有不到兩萬,而剩下的錢全都給了小康。

她趕緊又仔細地匯總了一下,發(fā)現(xiàn)就在過去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小康前前后后向自己要的錢,加起來得總共得有十四五萬了。

聯(lián)想到兒子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回來得很晚,而且平時白天在家時也總是顯得無精打采、哈欠連天的樣子,她越想越后怕,趕緊把這事兒告訴了康先生。

康先生聽后也是大吃一驚,他平時忙于應酬,很少過問小康的事情,聽妻子這么一說,他馬上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馬上就猜測兒子是不是在外面結交了壞朋友,染上了吸毒的惡習。

畢竟除了吸毒之外,他實在想不出來還有啥事情能這么燒錢。

另外,知子莫若父,按康先生的說法,小康四年級開始抽煙,六年級開始搞對象,初二就有了性經驗,十八歲之前可以說什么刺激玩什么,常見的東西他幾乎都玩遍了,所以他真要是走向吸毒的道路,也不能算太稀奇。

于是他專門找了個時間,想跟小康好好談談。

可當他旁敲側擊地說到“吸毒”兩個字的時候,小康瞬間就怒了,說爸你想什么呢?難道我在你心目中就是這樣的人嗎?

父子倆一言不合大吵一頓,最后小康摔門而去,一連好幾天都不回家。

而小康生氣離家出走之后,康先生越想越生氣,結果突發(fā)心臟病,被120急救車送進了醫(yī)院。

得知康先生住院,我那位老客戶作為多年的鄰居前去看望,當他了解內情之后,就向康先生推薦了我。

聽康先生向我倒完苦水,我安慰他先別著急,這事兒不難查,不過我丑話得說在前面,到時候真要查出小康是吸毒了,那你必須同意我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

關鍵時刻康先生還算拎得清,他向我表示,即便我不去向警方舉報,他也會去的,對于這種違法犯罪的行為,自己絕對不能姑息。

簽完委托協(xié)議,收了定金,我叫來我徒弟一二三,跟他安排如何開展調查。

我先是把委托人的情況簡單跟他介紹了一下,然后讓他先去針對小康的社會關系做外圍調查,看看能不能通過同學或朋友的關系,跟小康搭上線。

小康從小學習就不行,所以沒上大學,初中畢業(yè)后進了一所職高學汽修。

而熟悉我們師徒的朋友都知道,一二三童鞋也是個沒上過大學的,初中畢業(yè)后同樣上的職高。

不過他學的是西廚,如果沒被我慧眼識珠,收為徒弟,估計他現(xiàn)在頂多就是在某個星級酒店的后廚,天天跟什么黃油奶油橄欖油、比薩意面煎牛排打交道。

有同樣職高學歷背景,再加上一二三比小康大不了幾歲,只要他能通過同學朋友的關系跟小康搭上線,取得他的信任,跟他交上朋友應該不是什么難事兒。

而只要一二三跟他結識上,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要說這世界有時候還真是小,一二三雖然跟小康上的不是一家職高學校,但他在自己學校的同學群里一打聽有沒有人認識XX職高康XX的人,馬上就收到許多條回復。

其中有個自稱是小康的前女友的學妹,她問一二三:學姐你怎么回事兒,是不是也讓那個渣男給騙了?

哦,忘說清楚了,一二三在他們學校群里有倆號,其中的小號的昵稱和頭像都是女的。

一二三趕緊套話,很快就跟小康前女友結成了戰(zhàn)略同盟。

接下來,一二三問小康的前女友,知不知道他吸毒的事兒。

小康前女友發(fā)過來一個震驚的表情,然后說他吸個屁的毒,他哪有錢???

一二三說他這倆多月都從他媽手里拿了十幾萬了,還能說沒錢?那他的錢都干啥去了。

小康前女友說學姐你是剛認識他么?他的錢自然都是拿去玩車改車了,這個死直男,腦子里天天就是車,連老娘我的生日都忘記,你說他是不是渣男?

一二三也是愛車之人,知道改裝車在花錢方面的確是個無底洞,心說原來是虛驚一場,看來這小康并不是在吸毒。

接著他又跟其他認識小康的人先后進行了溝通,得到的說法都差不多,于是他就把調查的這一結果告訴了我。

我當時正忙,一聽這個消息,也沒多想,立刻就給康先生去了個電話,把這一發(fā)現(xiàn)先行通報一聲。

結果康先生一聽,立馬就說不可能,小康半年多前剛拿駕照后不久,就因為酒駕被吊銷駕照,五年內不得再申領駕照,他去玩哪門子改裝車?。?/p>

康先生的話讓我頗為尷尬,道過歉掛了電話后馬上就給一二三打過去罵他,你小子到底怎么搞的調查,一個連駕照都沒有的人怎么玩改裝車?難道改好了他在后面推著跑嗎?

一二三一緊張又開始大舌頭,說獅虎獅虎你別急,之前的確是我搞錯了,我剛剛查清楚了,小康玩的不是汽切,而是電動切,小流電動切。

盡管他大舌頭咬字不清,但我還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小康玩的是小牛電動車。

圖片

爆改的小流電動切

我跟一二三說你趕緊搞輛二手小牛,打著找小康改裝的旗號,想辦法通過你的同學關系找到他。

他花這么多錢去玩改裝,肯定已經不是光自己玩兒了,我懷疑他很可能想著靠這個掙錢了。

如果真的是那樣,危害可就大了。

故事說到這里,很有必要跟列位講一講當今地下非法改裝電動車的現(xiàn)狀。

中國曾經有個稱號:自行車王國。

圖片

八十年代中國早高峰

但伴隨著經濟發(fā)展,公共交通及汽車行業(yè)日益發(fā)達,這個稱號逐漸變成了歷史。

然而哪怕汽車再多、馬路再寬,人們對于輕便快捷的兩輪代步工具的強勁需求也不會消失。

不過在坐慣開慣了車之后,誰也不樂意再騎普通的自行車了——那玩意兒不但得靠倆腿使勁兒蹬,而且價格太便宜,騎出去實在沒面兒。

于是電動自行車應運而生。

一開始的電動自行車,完全就是出于騎行省力而發(fā)明的,產品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在普通自行車的車架上加上電瓶和電機而已。

因為極大地緩解了蹬車的費力,而且速度相對自行車來說也快得多,所以電動自行車從問世開始,就迅速全面取代了普通自行車的地位,成為了國人家庭短途出行代步、買菜接娃的不二之選。

短短幾年時間,電動自行車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風行全國、占領市場,成了家神州大地家家戶戶必備的家當之一。

即便在汽車如此便宜和普及的今天,你家里可能沒有汽車,但一定會有電動自行車。

不過作為代步工具,電動車也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著它固有的缺點和不足。

概括來說,大概就是兩點——續(xù)航短、速度慢。

相信每一個深度電動車用戶對此都深有體會。

先說續(xù)航的問題。

對于這一點,尤其是早期技術的電動車,都采用粗大笨重的鉛酸蓄電池,標稱續(xù)航一般在30公里左右,但實際上一般能騎20來公里就需要充電,而在相對寒冷的北方,一到冬天,本就不高的續(xù)航里程還會大幅縮水。

對于那些每天需要騎電動車上下班或者接送孩子的剛需用戶來說,每天都得給車子充電、出門去個稍微遠點的地方就產生續(xù)航焦慮,而一旦騎在半路上沒了電,那酸爽,真是誰蹬誰知道。

這跟電動車發(fā)明的初衷可以說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再說速度的問題。

其實即便是早期那些最一般的電動車,最高速度也基本上都能達到30公里每小時左右。

個別車子輕、電控裝置先進的車型,甚至可以達到35或40公里每小時左右。

這個速度對于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的電動車來說,其實不能算慢了,因為那些專業(yè)的自行車選手正常的巡航速度也不過如此。

但拋開騎行和控車技術的高低,那些專業(yè)自行車選手騎車們騎車,首先都是在封閉的道路上,而且最起碼也得戴上頭盔,防止摔車造成傷害。

可在“一盔一帶”行動全國推廣之前,除了外賣和跑腿小哥們,幾乎沒有任何騎電動車的會主動穿戴任何的頭盔或護具。

話又說回來,人們對于速度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尤其是那些重度的電動車用戶,比如外賣或跑腿小哥們,時間對他們而言就是金錢,所以電動車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

當然除了這個群體之外,普通電動車用戶當中也有相當大的比例不滿意普通電動車的速度。

既然對電動車有這么多的吐槽,怎么辦?

一個字:改。

而國人永遠不缺這方面的聰明才智,更何況一個電動車而已,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跟普通自行車相比,無非是多了三大塊——電池、電機和控制器。

可以說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幾乎任何一個人都能改出續(xù)航大、速度快的車子。

所以他們玩改裝的圈子里有句黑話:買車不改,不如推下海。

續(xù)航不夠就換更大的電池,速度太慢就換功率更大的電機和更好的控制器。

圖片

加裝電池是基本操作

當然改車也不是想咋改就咋改的,有道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往往任何的一個改動,都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速度太快,原車的剎車就剎不住,需要改更大的剎車。

剎車太強了,輪胎就吃不消,所以得換更寬、抓地力更強的輪胎。

動力太強了,原車的車架就不夠用了,得對車架進行加強。

所以改車幾乎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樣的一個過程,每一個單純想改裝自己的電動車、希望它能變得騎得更快更遠的用戶,到最后就發(fā)現(xiàn)需要花的錢都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期。

我這么說,大家應該就能夠明白,玩地下非法電動車改裝,絕對是個燒錢的行為。

得有多費錢呢?

那最適合改裝的小牛電動車來說吧,想改得“差不多”點得花多少錢呢?

根據(jù)我和一二三當年的調查了解,少說也得一萬多塊。

圖片

某位小牛車主的改裝清單

只要你有錢,什么配件都能搞到

總之改到最后,可能除了那一套殼子,整個車全都是新的。

如果有天你看到身邊朋友騎著一輛低調的小牛電動,一問多少錢,然后對方告訴你光改裝就花了四五萬,千萬別太驚訝,在他們那個圈子里,這再常見不過了。

可能不理解的朋友會問了,這么改圖啥呢?

一輛電動車而已,再改還能改成啥樣兒?

這么問的朋友,你還是圖樣圖森破了。

如今類似小牛這樣適合改裝的電動車,出廠最高時速一般被限制在40公里左右,但隨便一改,就能輕松達到時速七八十公里,而那些極致改裝的產品,極速跑到200公里每小時也不是難事。

圖片

時速破200公里

這個速度上沒有贏家

200公里啥概念呢?

我國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120公里,而絕大多數(shù)的民用汽車,設計時速都不會超過200公里。

但是汽車有堅固的鋼鐵車身,有安全帶和氣囊以及各種主被動安全裝置,說白了就是俗稱的“鐵包肉”。

即便如此,汽車以上百公里的速度發(fā)生碰撞,車內人員都不一定能保住性命。

因為根據(jù)統(tǒng)計,絕大多數(shù)的汽車交通事故都發(fā)生在時速60公里以下,而汽車的安全配置也幾乎都是按照這個速度來進行設計的。

而那些玩地下非法改裝電動車的玩家,除了對速度的癡迷和不怕死的無知無畏精神,什么都沒有,是真正的“肉包鐵”。

別說時速200公里,即便是在每小時四五十公里的速度上發(fā)生事故,如果不戴頭盔護具,騎行者生還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圖片

遇到事故“腰折”的改裝小牛

人的頭蓋骨再硬,以那么快的速度碰到柏油馬路,也無異于以卵擊石。

說到這兒,朋友們可能又會問了,非法改裝電動車的人多嗎?

毫不夸張地說:非常多!

而且每個城市都有,并且多到已經形成了一條規(guī)??捎^的灰色產業(yè)鏈。

因為各地交管部門對于這些非法改裝的電動車持續(xù)打擊,所以無論是有改裝需求的買家還是提供改裝服務的商家,都很有默契地轉入地下,并組成了許多的網絡私密群組,在其中進行各種技術探討甚至交易。

圖片

地下非法改裝群里,天天都是類似的討論

作為一個新入門的小白,如果你沒有熟人引薦,根本進不了那個圈子。

而在這個圈子里,誰的車改得馬力大,速度快,那就是最牛最靚的仔。

甚至為了相互一較高低,還發(fā)展出了很“專業(yè)”的改裝電動車地下飆車比賽。

一群自認為很酷的追風少年們,在午夜空曠的街頭,一次又一次地朝著心目中的極速發(fā)起沖擊……

一二三按照我的要求,搞了一輛二手小牛電動,假裝想要改車,通過朋友的介紹,很快就和小康搭上了線。

一番了解下來,一二三深感震驚,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告訴我,小康自從駕照被吊銷之后,無論是汽車還是摩托車,全都沒法開了,平時出行只能是騎小牛電動。

但這讓一個習慣了速度和激情的問題少年很受不了,而且他出去跟朋友見面,別的人都開車,而自己騎一輛小電驢,面子上也掛不住。

所以他就對改裝電動車產生了極為強烈的需求——自己既然開不了車,那就靠速度把你們都比下去。

對于小康來說,改裝電動車就像吸毒一樣,一旦入坑,從此就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所有的零件都要最好的,而且他本身就有汽修方面的技術,所以只要是改,那就得改成最快最拉風的。

但改裝電動車和改裝汽車一樣,都是個無底洞,而且是要交學費的,沒有大把的錢投進去是根本見不到任何效果的。

這也是小康頻繁朝他媽要錢的原因,而且因為天天琢磨怎么改車飆車,經常徹夜不眠,很耗精神,所以白天的時候總是顯得無精打采。

不過付出總有回報,小康不但很快就改出了群里速度最快的車子,更是成了他所在的圈子里公認的“改裝大神”。

許多年輕小伙兒都找他幫自己改車,而小康也很是志得意滿,開始籌備自己的改裝工作室,想通過這門手藝來掙錢。

說實在的,在了解到個中真相之后,我反而覺得他還不如吸毒呢。

畢竟吸毒害的只是他自己,可他玩這種非法改裝電動車,并且玩得這么大,其社會危害性可就太大了。

我懷著很沉重的心情給康先生打電話,把他兒子小康的所作所為仔細說了一遍。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當康先生聽到小康不是吸毒而只是玩電動車之后,居然在電話那頭長噓了一口氣,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

我馬上意識到,在康先生的意識里,玩這種改裝電動車根本就不算事兒,沒準兒他還覺得兒子玩兒這個挺健康向上的呢。

有些不太愉快地掛了電話之后,就在我想著怎么勸說康先生把小康一手打造的地下非法改車組織向警方進行舉報的時候,一二三給我打電話,說小康出事兒了。

一個在他那兒改車的小姑娘,在夜里的環(huán)路上試車的時候,撞上一個騎著共享單車回家的下班族,結果導致那個上班族高位截癱。

而那個騎著時速一百多公里的小牛電動的姑娘,則因為沒有穿戴任何安全護具,當場死亡。

但事情沒有完,那位上班族的家人向小牛電動的車主姑娘索要高額的賠償,可是那姑娘因為沒有任何的保險,一直無法償付,所以對方一紙訴狀將她的家人都告上了法庭。

這下康先生就算是想繼續(xù)縱容小康也不行了,執(zhí)法部門迅速出動,收繳了小康所有的非法改裝車和零件,并對他進行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但是請注意,是行政處罰。

這也意味著,他只要繳納一定的罰款,充其量再被拘留幾天,然后他的人生就可以繼續(xù)。

可那些因為改裝車失去生命和健康的人,卻將永遠都成為真正的受害者。

后記:

非法改裝電動車的危害,絕對不是對騎行者不安全那么簡單。

它所帶來的危險,涉及到道路上的每一個交通參與者。

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這些非法改裝的電動車是沒有任何保障的,沒有牌照,駕駛者也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駕照,所以也就不會有保險。

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如果是合法的汽車和摩托車,最起碼會對受傷或有財產損失的一方有相應的保險賠償。

而非法改裝的電動車則不然,它沒有任何的保險,被撞的一方即便是想索要賠償,也只能是看運氣。

尤其是那些玩改裝電動車的大多都是些沒什么經濟能力的年輕人,說句難聽的,真出了事兒,他們可能連自己的醫(yī)藥費都沒有,哪有錢賠給對方呢?

更何況騎著那么快速度的車子,一旦出事兒,他們往往連“被索賠”的機會都不會留下,就魂飛天外。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非法改裝的電動車,就是城市交通安全的最大隱患和不安定因素。

那很多讀者朋友可能就會說了,既然如此,那公安機關加大查處和打擊力度,將這一非法產業(yè)徹底禁絕不久完了嘛。

然而現(xiàn)實沒那么簡單,這是一個很復雜很深層次的問題,絕對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在很多城市,尤其是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大城市,交管部門一直都在行動,而且很多地方的打擊力度更是大到驚人,甚至出現(xiàn)了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的管理措施。

以廣東省為例,像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市,一直都有“禁摩限電”的地方性法規(guī)與舉措。

尤其是最近網上爆出的東莞針對摩托和電動車等兩輪交通工具的粗暴執(zhí)法行為,不光是你騎著車行駛在路上會被查扣,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停在路邊、小區(qū)門口等地方的摩托車或電動車,也都會被執(zhí)法人員抬上卡車拉走。

圖片

圖片就不解釋了

這就有點過分了。

想必各位東莞的朋友們都深有體會。

關于這一點,我們不去多說,但無論怎么說,這種做法都是欠妥的。

首先,我們國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沒有對摩托車或者電動摩托車作出任何禁止性的規(guī)定。

而我們的根本大法《憲法》規(guī)定了一個根本性的法律適用原則,那就是“下位法不得違背上位法”。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是全國通行的上位法,而那些禁摩限電的地市所頒布的地方性法律法規(guī),都屬于是下位法。

另外,執(zhí)法機關強行查扣公民合法兩輪交通工具的行為本身,也有違背《物權法》規(guī)定的嫌疑。

而關于這一點,人民網在2月份的一份網評就很能說明問題。

圖片

請大家注意紅線標出的那句——倘若有的地方對摩托車、電動車一味限制、禁行,群眾無路可走的“一刀切”,如何讓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其實電動車的亂象說到底,根本上還是管理上的不合理造成的。

管理不僅僅是行政,更是一門藝術。

它不能簡簡單單只通過法規(guī)來實現(xiàn),而是要通過教育、民眾安全意識和素質的提升,以及更加人性化和精細化的管理舉措等等一系列的手段來達成。

但無論怎樣,所有的一切出發(fā)點與落腳點,都必須且一定是要從考慮人民群眾的福祉出發(fā)。

否則,像小康這樣的地下飆車大佬,還會不斷涌現(xiàn)。

前赴后繼。

PS:

本期安全提示。

注:只針對兩輪交通工具。

第一、杜絕無證駕駛

無論是騎摩托車還是電動摩托車,都要有駕駛證。

摩托車駕駛證分為三個檔次,D、E、F。

D證可駕駛包括三輪摩托車在內的所有摩托車

E證可駕駛包括兩輪摩托車在內的所有摩托車

F證可駕駛輕便摩托車(排量50CC及以下的為輕便摩托車,有些地方將電摩也歸入輕便摩托車管理范疇)

第二、所駕駛的車輛必須要有合法的上路手續(xù)

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安全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因為有合法的手續(xù),就可以辦理保險。

騎電動車在路上,跟行人發(fā)生刮擦碰撞的幾率很大,萬一發(fā)生事故,對方要向你索要賠償時,有保險和沒有保險是截然不同的。

有保險,意味著你可以不用自掏腰包,盡最大可能地降低損失。

第三、不要對車輛進行任何的非法改裝

尤其是電動車,目前市面上跟小牛類似的絕大多數(shù)“有改裝潛力”的電動車,它們根本就不是為了高速行駛而設計的。

強行地去追求速度的改裝,只會破壞原車的平衡,從而導致車輛的安全隱患。

要知道,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可以提供改裝服務的商家,他們只是賣電動車的普通商家而已,不但沒有改裝的資質,更沒有相應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他們的手上。

第四、一定要佩戴頭盔等安全護具

無論是駕駛摩托車還是電動車,最起碼的也要戴上符合安全規(guī)范的頭盔。

頭部是人最脆弱的所在,一旦受到撞擊,就會有生命危險。

就我多年駕駛摩托車的經驗來說,一定靠譜的頭盔,在關鍵時刻絕對能保命。

而且在公安部交管局關于推行“一盔一帶”的措施出臺后,騎車佩戴頭盔,已經是法律規(guī)定,你不戴,就是違法。

第五、選擇靠譜的頭盔等護具

頭盔不能亂買,那些幾十塊錢的三無產品,起不到對你寶貴頭部的任何防護作用。

如何選購靠譜頭盔呢?

首先是要相信品牌,另外就是要看你所購買的頭盔有沒有安全認證。

常見的認證標準有CCC認證(也就是3C),還有美國的DOT,歐洲的ECE和Snell,以及日本的SG等等。

如果你購買的頭盔上述任何的認證都沒有,那千萬別買。

別跟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本期的文章就是這樣,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贊在看和分享。

咱們下期再會,愛你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