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率領部隊在大汾鎮(zhèn)遭到蕭家璧所部襲擊,身邊只剩下30多人,這是主席革命生涯中最艱的時刻。完成對袁文才和王佐所部改造,是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關鍵一著。 同志們啊,干工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井岡山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10月7日,工農革命軍分兩路向茅坪進發(fā),毛澤東、何長工率領軍官和衛(wèi)生隊走雨露石、大蒼、荷花形、馬源的近路直插茅坪,陳晧率領團部和一、三營走礱市、葛田、大隴進茅坪,兩支部隊最后在馬沆坑村會合后進入茅坪。 在當天,工農革命軍在茅坪的攀龍書院里創(chuàng)辦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所醫(yī)院——茅坪后方醫(yī)院,院長曹嶸,黨代表趙發(fā)仲。與此同時,革命軍還在茅坪建立了后方留守處,設在象山庵,主任是副師長余賁民。 對毛澤東同志的住址安排,袁文才經過反復考慮,最后確定安排在茅坪村中央的老中醫(yī)謝慈俚家的樓上(即現在的八角樓)。這樓上原來住的是賀敏學。在這里,毛澤東結識了賀敏學的妹妹賀子珍。 工農革命軍在茅坪安家后,部隊傷員得到了及時救治,后方非戰(zhàn)斗人員也不用再跟隨部隊轉戰(zhàn)奔波,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開展了游擊斗爭,先到達湖南省酃縣的十都,隨后移師水口。在水口村,師長余灑度和團長蘇先俊開小差離開部隊(余灑度投靠了蔣介石,后來因為貪污軍餉、販賣鴉片被處以極刑;蘇先俊到長沙后出賣我黨的郭亮同志,1930年被我軍擊斃)。 這個事件的發(fā)生,促使毛澤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組織開展了建黨活動,在水口村發(fā)展了6名新黨員,帶領他們莊嚴宣誓,史稱“水口建黨”。 10月22日,這支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到達遂川縣西部的大汾鎮(zhèn)時,遭到了遂川縣靖衛(wèi)團蕭家璧的突然襲擊,三營失散后去了桂東,一營被擊潰。毛澤東身邊只剩下30多人,后收集流失人員總共才聚集了200多人,這是毛澤東一生革命征程中最艱難的時刻。 部隊在向荊竹山前進時,巧遇到了王佐部隊的偵察隊長朱恃柳。原來王佐向來敬重袁文才,通過袁文才的介紹,了解到毛澤東率領的是窮人的隊伍,就派出朱恃柳四處打探毛澤東的消息,沒有想到不期而遇,就直接邀請毛澤東進駐大井。 為了在部隊上山后能和王佐所部搞好關系,防止違反群眾紀律的事情發(fā)生,毛澤東在部隊出發(fā)前,在荊竹山前“雷打石”處向大家講話,第一次提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三大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籌款要歸公;第三,不拿百姓一個紅薯。” 10月24日,革命軍經過雙馬石、菖蒲洲到達大井,受到王佐農民自衛(wèi)軍的歡迎??紤]到日后的工作,毛澤東立即決定贈送給王佐所部七十條槍,并派人到茅坪找余賁民提取。王佐大喜,馬上當場贈送五百擔稻谷接濟革命軍。 隨后,毛澤東指揮部隊和王佐一道,消滅了王佐的死對頭、拿山的保衛(wèi)團尹道一所部。隨后,王佐邀請革命軍進駐自己的根據地、比大井廣闊得多的茨坪。 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革命軍進駐茨坪。茨坪,也叫仕坪,一種說法是這里盛產柿子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這時在明朝時出了個中過探花的讀書人。 11月初,毛澤東率部返回茅坪,在茅坪附近的象山庵召開會議,確定了重建和恢復邊界黨的組織,以及開展武裝斗爭的策略方針。會議結束后,寧岡、蓮花、永新等縣開展了打土豪分浮財的群眾游擊暴動,在斗爭中恢復和重建了黨的組織。因此,象山庵會議是毛澤東開始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一環(huán)。 隨后,革命軍組建了軍官教導隊,創(chuàng)建了桃寮被服廠,在步云山開始練兵,完成了對袁文才和王佐部隊的改造。1928年2月上旬,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wèi)軍升編大會在寧岡大隴的朱家祠前舉行。工農革命軍一團團長張子清代表前委主持大會,宣布袁、王兩支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下轄兩個營,共計500余人,任命袁文才為團長,兼第一營營長;王佐為副團長,兼第二營營長;何長工為團黨代表,賀敏學為團黨委書記,從第一團派來的游雪程、徐彥剛、金蒙秀、熊壽祺、陳東晶、康健、肖成俠分別在一二營擔任連、排長或黨代表。 黃其軍 作于2021年4月6日(古歷辛丑年二月廿五) |
|
來自: 新用戶6688532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