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菲絮 編輯|橘子 近日, 童模妞妞登上了微博熱搜。 她媽媽呵斥她、踹她,她不哭不鬧,等打罵結(jié)束,繼續(xù)工作。 乖的讓人心疼。 “打起精神來!” 啪的一聲,衣架落到妞妞身上。 妞妞立刻無比乖巧地微笑站好。 打招呼,轉(zhuǎn)圈圈。 顯然,媽媽的這種“馴養(yǎng)”方式,她已經(jīng)習慣,并且麻木。 她才3歲。 短短幾日,事件持續(xù)發(fā)酵。 當?shù)貗D聯(lián)著手介入,查證妞妞家長是否存在家暴行為; 110家淘寶童裝店主聯(lián)名呼吁,要求規(guī)范童模拍攝行業(yè),推動童模保護。 淘寶官微回應(yīng):“憤怒之后,我們更需要行動。”隨即下架由妞妞拍攝的童裝照片。 隨著不斷曝光的視頻和行業(yè)內(nèi)幕,“童?!眰儭⑼<议L以及這個職業(yè)也被推上了輿論浪潮。 這個從前鮮少被關(guān)注的群體,被迫置于聚光燈下接受全網(wǎng)審視。 童模行業(yè)的存在,有其必然性。無論是兒童產(chǎn)品的宣傳、還是影視行業(yè)的需要,童模不可或缺。 電商時代,童模產(chǎn)業(yè)更是蓬勃發(fā)展的行業(yè)。火熱的童裝市場,對童模的需求更是水漲船高。 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對童模、童星的熱衷和向往,使這個行業(yè)快速壯大起來,并衍生出童模攝影公司、培訓(xùn)機構(gòu)、經(jīng)紀公司等一系列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 湖州織里是全國聞名的“童裝之都”,有童裝類企業(yè)1.3萬多家,童裝銷量占全國市場一半以上。 這里有上千個童模,最小的三個月,還穿著紙尿褲。 這些還沒來得及長大的孩子,在家人的帶領(lǐng)下,背負著改寫家庭命運的使命,從各地涌來,爭當童模,逐夢童星。 毋庸置疑,有些孩子天生適合成為藝人。 他們天生擁有超強的表演力,夢想在璀璨的聚光燈下,受萬眾矚目。 但是,對于更多的孩子,當童星或是童模,完全是父母的決定。 記者問三歲的妞妞: “你喜歡拍照嗎?”“不喜歡?!?/span> “你喜歡穿漂亮衣服嗎?”“不喜歡。” 親子學樂轉(zhuǎn)發(fā)過一則長篇報道《逐夢童模鎮(zhèn):媽媽,我們明天幾點拍照?| 見識》一個日入三萬的知名童模谷歌。 媽媽問她:“你好好說,你喜歡拍戲還是拍平面?”” “我什么都不喜歡?!?/span> “你喜歡干嗎?” “我喜歡像我同學一樣?!?/span> 像同學一樣,做一個普通的小孩,過著屬于自己的童年。 可是,媽媽們不允許。 或是望子成龍的期待, 又或是萬眾矚目的虛榮,與日進斗金的誘惑。 童模到底有多賺錢? 用網(wǎng)友的話來說,就是“一年能開奔馳,兩年換賓利,三年住別墅?!?/strong> 對于大多數(shù)童模講,這個或許有點夸大。按照童模的名氣大小,拍攝一件衣服價格通常在60-120元不等,童模們一般一天可以拍70多件,多的甚至能拍到100件。 報道指出,織里童模們按衣服件數(shù)結(jié)算工資,當天童模谷歌拍了264件,每件120元,她當天的收入是31680元。 所以,“抓緊時間,再拍一套!” 拋開行業(yè)高收入,理性看待童模職業(yè),童模對提升孩子氣質(zhì)、自信方面,確實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作為童模的父母,他們幾乎全職陪伴孩子,為孩子也做出了很大犧牲。 可同時,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父母,完全停不下來……他們忘記了初衷,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更忘記了孩子的幼小,任由對金錢的貪婪撕碎孩子的童年。 不亞于成人的工作強度。 在父母飽含無限希望卻又被金錢扭曲的愛中,孩子們承受著超常的負荷。 妞妞媽媽曾在朋友圈寫道:“妞妞曾經(jīng)4天拍了400件衣服,平均每天拍100件,最多的一天拍了119件?!卑?分鐘一件,年僅3歲的妞妞一天工作接近10小時。 谷歌那天拍了264件衣服,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到凌晨2點。谷歌這樣的工作強度,絕不是個例。在我們不了解的童模行業(yè)中,很多孩子的工作強度絲毫不亞于成人。 稀少的娛樂,不足的睡眠、無規(guī)律的飲食; 無數(shù)次、高頻度的閃光燈; 冬天穿短褲,夏天穿棉衣,還要不斷凹造型; 要學會快速調(diào)整工作狀態(tài),爭取秒變造型, 還要有“輕傷不下火線”,“要讓客戶滿意”的職業(yè)意識。 成年人尚會吐槽“996”,但孩子們卻只能在合法監(jiān)護人的管教下,默默忍受。 作為童模,孩子的成長要迎合行業(yè)需求。 童模行業(yè)有不成文的標準,“一米三生意減半,一米六直接pass”。為了保持身材和抑制發(fā)育,很多家長都會刻意讓孩子少吃、晚睡。 谷歌今年10歲,上午7點起床上學,下午4點半放學,放學后媽媽再帶她去拍攝,“常拍到晚上十一二點。趕上旺季周末,夜里一兩點才收工”。365天,她有300天在拍攝,這樣的日子,她過了7年。 “早睡早起?” “我也想啊,可是媽媽不允許?!?/span> 太快太早的“社會化”,蠶食了本該屬于童年的天真和無忌。 2017年,一段采訪童模的視頻一度引發(fā)網(wǎng)友關(guān)注。 這個懂事的童模樂樂,已經(jīng)成為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 這位擁有超高顏值、酷炫總裁范兒的童模——葉祖銘。 他對自己的商業(yè)價值很清楚,他對“童?!边@件事情的認同感來自于“來錢比較容易”,他也清楚地衡量了網(wǎng)紅與明星的區(qū)別,“網(wǎng)紅比當明星更容易、輕松一些?!?/span> 美國兒童專家用心理學術(shù)語解釋稱,兒童有一種融進集體的自然心理需求和攀比心理,年齡小的孩子經(jīng)常模仿大孩子或者成人的行為模式,這些特點都促成了兒童早熟的趨勢。 T臺上,童模們悉心裝扮的面容上顯露出與實際年齡迥異的表情和神態(tài)。 2018年微博之夜,假笑男孩Gavin Thomas上演“經(jīng)典假笑”。 過后秒變“嚴肅臉”。 審美、言語、處世中透出得“早熟”,讓人心疼,也令人惋惜。他們還是孩子,卻過早地窺見了的成人世界的“光怪陸離”。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說,“我們必須記住,現(xiàn)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現(xiàn)代成人的范例。談?wù)撐覀兿M⒆映蔀槭裁矗鋵嵤窃谡f我們自己是什么。”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美國童星麥考利·卡爾金,10歲時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鬼當家》,一夜爆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童星。 《小鬼當家》里,麥考利飾演的小男孩Kevin,有著疼愛自己的父母,當他孤身一人、迷惘無助的時候,他的家人最后總會趕到他的身旁。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麥考利并沒有那樣的幸運。 在7個兄妹中,他是父母最得意的一顆搖錢樹。 一夜爆紅后,父母不斷抬高片酬,甚至以罷演威脅制片商,打離婚官司,為爭奪麥考利賺取的巨額財產(chǎn)而交戰(zhàn)不休。 巨大的輿論壓力下,15歲的麥考利,正式宣布退出了影壇。 童年得志的壓力、家庭的悲劇,青春期的麥考利漸漸走上了歧途,生活放蕩、吸毒、酗酒…… “一切終于結(jié)束時,我心想,就這樣了,我希望爸媽賺夠錢了,我再也擠不出來了?!?/span> 我們希望,更多的童模被看見。 希望他們擁有一個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愛的拍攝環(huán)境。 希望家長們在忙碌的趕場接單中,能夠暫停片刻,思考自己的初衷。 孩子的成長是個逐漸社會化的過程。 請不要以愛之名,無視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不顧孩子身心健康,甚至違背孩子正常成長規(guī)律,一味把孩子推向商業(yè)化的社會。 我們更希望,把屬于孩子的童趣、童樂,童真,還給孩子。 童年的美好回憶,不應(yīng)該是穿不完的衣服、拍不完的照片、做廣告,接代言…… 我們有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有權(quán)利去探索自己向往的世界。 孩子是我們的骨肉, 卻不是我們的附屬品。 聚光燈下, 衣服永遠拍不完, 錢永遠賺不夠, 可是孩子的童年, 只有一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