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女兒多多從多年前同黃磊參加《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被觀眾所熟知,因其獨立懂事圈了一波粉,而今,多多已經從當年的小姐姐長成了現(xiàn)實版的“小仙女”。 近日黃磊發(fā)了一篇長微博,來紀念多多的第一次舞臺劇表演,讓大家對于多多的認識又多了一層。 這個從小在舞臺邊長大的小女孩,如今也亭亭玉立,能夠自己登臺完成一場屬于自己的劇。給其“小仙女”的稱號又增加了鮮艷獨特的一筆。 多多自幼就氣質出眾,多才多藝。她自幼講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可以獨立閱讀原版英文小說,彈起鋼琴的模樣也是十分動人。 不僅如此,畫畫、烘焙小蛋糕小點心、甚至是服裝設計、走秀等都不在話下。 擁有如此出眾的女兒,自然是黃磊和孫莉的驕傲,而這對夫婦教科書般的育兒經,同樣值得每一位家長去學習。 很多家庭都處于這樣的情況:覺得日子過久了,每天都是一樣的重復,家長重復的上班下班,孩子重復的上學放學。 漸漸的,這樣的生活變成了習慣,生活也自然變得了然無趣。 而打開孫莉的微博,隨處可見的卻是這樣的日常: 多多自己動手在家做起了烘焙小蛋糕、甜甜圈,或者是在酷暑自己做了小冰棍,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家人們吃的也自然開心; 又或者,多多帶著妹妹一起畫畫,或者做手工,涂鴉,在布上、紙上肆意揮灑自己的創(chuàng)意; 多多對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是疼愛有加,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勤動手,為自己的小弟弟親手織一頂小帽子。 與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天天與電子產品為伴的孩子不同,多多的生活中仿佛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并沒有變成抱著手機的“低頭族”。這與多多豐富的內心精神世界是分不開的。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培養(yǎng),讓孩子內心充實,擅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這樣,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沉迷網(wǎng)絡、沉迷手機。 父母要激發(fā)孩子對生活的熱愛,使他們發(fā)現(xiàn)平凡生活中的情趣,感受藝術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你的生活是否還有儀式感? 黃磊家的生活是這樣的: 每到家庭中每個人的生日,大家都會彼此陪伴度過,充滿歡樂的氣氛;結婚20多年依然甜蜜,會享受二人的結婚紀念日,即使再忙,也會給心照不宣的為彼此留下一點時間; 每年過年的時候會更熱鬧,黃磊會帶著多多自己寫對聯(lián),寫福字,寫上對一家人新年的祝福; 端午節(jié),多多會陪在奶奶身邊,讓奶奶教自己親手包粽子,淡淡的粽葉香,濃濃的親人情;萬圣節(jié),多多會帶著自己的小伙伴在家里,全部都自己構思,一起動手設計、布置一個獨特的場景,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即使是在黃磊工作的日子,他也會盡力盡早完成工作,回家為家人做上一桌簡單而又溫馨的飯菜,陪孩子們聊聊今天有趣的事,同樣也是幸福的一天。 儀式感不一定要多么隆重,不一定要讓別人都看見,也不一定非要在特定的日子里才發(fā)生。 它可以是每天的一句早安晚安,可以是每天回家的一個擁抱,也可以是一桌簡單而又溫馨的飯菜。 有人說“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yǎng)?!钡拇_,儀式感可以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驚喜和歡樂。 更多的,還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感,同時這些看似平淡的日子也會為父母和孩子增加共同的美好回憶。 褪去明星的光環(huán),他們也只是普通的一家人。黃磊心疼孫莉,便心甘情愿為她做飯20年; 黃磊疼愛女兒,便只要工作結束立馬回家陪伴孩子;黃磊熱愛家庭,便一有假期,就帶上全家人去旅行度假,讓孩子在旅途中認識世界、開拓視野。 他們用行動為孩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心中一定是充滿了陽光、善良、溫暖的,被愛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去愛人。 多多愛姥姥,愛奶奶,愛爸爸媽媽,也學會了照顧弟弟妹妹,她會用屬于她的方式表達著她的愛。而這一切,都是幸福的家庭帶給她的最好的教育。 幸福的家庭其實都很簡單,不過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共同愛孩子。正如黃磊的兩個女兒名字一般,一個“慈”,一個“愛”,把“慈愛”都放在心中,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多多不僅性格溫柔善良,她的才華和氣質更是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 小學二年級,多多便和爸爸共同出版翻譯作品《圣誕老爸的來信》; 三年級編排劇目《灰姑娘》; 隨后又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翻譯、配圖了英文詩; 可以在舞臺上與世界知名導演流利交流…… 這些不僅僅源于多多接受的良好教育,更多的是父母的榜樣作用和對她的嚴格要求。 黃磊的學識有目共睹,多多在他的影響下,也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經常是走到哪就讀書讀到哪,各種類型的書都會涉及,讀書的益處也已經散發(fā)在了她的氣質里。 而孫莉對多多的要求也相對嚴格。在多多偷懶不想練鋼琴時,孫莉則會耐心的教導并指正她,讓她養(yǎng)成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克服懶惰的好習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為孩子做好榜樣,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孩子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