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讓我甘拜下風的,居然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養(yǎng)肝法。 20年前,大學畢業(yè)之后,我去了黑龍江饒河的一個小山村義診,村里有一位赤腳中醫(yī),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就和他暗暗較上了勁。 他憑借幾十年的經驗,而我憑借扎實的基礎知識,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幾個月下來,你來我往,不分勝負。 最后村里來了一位村民,說自己肝不好,具體的癥狀就是面色暗沉、皮膚油膩、臉上愛長痘痘、吃飯厭油膩,指甲不平整、有豎紋、易斷裂,睡眠也不怎么好。 我當時沒怎么在意,因為養(yǎng)肝有很多出名的中藥,像柴胡、郁金、香附、龍膽草等,我給他開了方,可是用了半個月,效果泛善可陳,我又換了幾個方子,還是不盡人意。 最后沒辦法,村民只好去找這位赤腳中醫(yī),沒想到,赤腳中醫(yī)給了他一個方子,連藥都不用熬,泡水喝了半個月,村民就像換了個人,年輕了好幾歲。 赤腳中醫(yī)的方子是:菊苣,梔子,蒲公英,茯苓,桑葉,葛根,桔紅,百合,淡竹葉。 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過了很多年,我才明白這個方子的深意: 1,它不用熬藥,是因為本身就是個茶療方,用的全是藥食同源的植物。 2,中醫(yī)講,食補優(yōu)于藥補,這個方子沒有副作用,還不傷正。 3,藥物是經過肝臟分解代謝的,所以養(yǎng)肝,吃藥是下下策。 這個方子里,菊苣是維吾爾族的慣用護肝之物,有青頭立木之效,梔子清三焦之火,肝火就更不在話下,剩下像桑葉、蒲公英、茯苓、桔紅、淡竹葉、百合也都能保肝護肝、解毒排毒。 后來,我也把這個方子應用到了臨床中,患者用了反饋都特別好,但是有一部分人說自己工作比較忙,每次喝都要抓配很不方便,問我有沒有成品? 最后我干脆找了一種菊苣梔子茶,成分和上面的方子一樣,做成了獨立的小袋,即用即取,非常方便。 |
|
來自: 沙澧閑人個人館 > 《肝膽及抑郁,胸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