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長征是一段充滿血與火的艱難歷程,數(shù)以萬計的紅軍將士將自己的生命遺留在征途中。當初中央紅軍長征之初約有8.6萬人,到達陜北是已不足一萬人,因兵力銳減,很多部隊的建制都被裁撤。 中央紅軍當初有五個軍團參加長征,如紅八軍團,因在湘江戰(zhàn)役中的嚴重損失,在1934年11月17日被裁撤,此時他成立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到了陜北,紅三軍團的番號也被取消,部隊歸屬紅一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的紅四師。 紅四師師長就是前面文章提到的陳光,在這里不再多說,與他搭檔的政委就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他就是彭雪楓。 有勇有謀的紅軍名將 在紅軍高級將領(lǐng)中,參軍前受過高等教育的確實不多,當然除了黃埔畢業(yè)的。而沒受過軍事教育的彭雪楓算是一位儒將了。 彭雪楓的祖父彭如瀾是私塾先生,所以他從小受到很好的儒家教育,后就讀于鄭平小學,畢業(yè)后又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24年南開中學遷至北京南郊,改名為“育德中學”。 育德中學在鄧中夏的影響下,創(chuàng)建了黨支部,成了當?shù)氐母锩顒又行?,彭雪楓就是在這里開始接觸共產(chǎn)主義,并于1926年10月加入我黨。 從1926年到1930年,彭雪楓曾在北平、天津、開封、煙臺、青島多地從事學運、工運、農(nóng)運、兵運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革命斗爭經(jīng)驗。 1930年5月,彭雪楓加入何長工領(lǐng)導的紅五軍第五縱隊,一參加紅軍就擔任縱隊直屬隊的黨代表,一年后就升為紅二師政委。 彭雪楓學識淵博,斗爭經(jīng)驗豐富,領(lǐng)兵打仗有一套,本職工作搞政工宣傳更是好的無法挑剔。所以彭政委在紅二師的威望越來越高,引起師長郭炳生的不滿,再加上他對革命前途產(chǎn)生悲觀情緒,后來經(jīng)趁著彭雪楓外出帶兵叛逃。 彭雪楓聞訊后騎馬緊追,一番慷慨陳詞后,讓不明真相的戰(zhàn)士們認清郭炳生的陰謀最終回歸部隊,僅有郭炳生帶著幾個親信脫逃,因這次功勞,彭雪楓榮獲一枚紅星獎章。 敢和主席拍桌子的新四軍名將 長征中彭雪楓擔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到達陜北后成了紅四師政委。 在紅三軍團整編時,主席親自找他談話。談話中彭雪楓認為紅三軍團縮編后,原有的干部都用不完,還要從紅一軍團調(diào)派干部,對于這一點他堅決反對。 對于彭雪楓的堅決態(tài)度,主席也有些不高興,氣得拍桌子說:“你這是山頭主義”,當時彭雪楓也猛一拍桌子,說道:“我這里只有山頭,沒有主義”。 看到主席被他的反應愣住了,彭雪楓也反應過來,互拍桌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然后他平靜心態(tài)后慢慢向主席解釋,慢慢的主席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認為彭雪楓說的很有道理。 最后頂撞主席的彭雪楓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后來還受到主席的點名表揚。 抗戰(zhàn)爆發(fā)后,彭雪楓奉命領(lǐng)著兩個班,來到河南確山縣竹溝,創(chuàng)辦了新四軍教導隊。在張震的協(xié)助下,兩人組建了新四軍游擊支隊。 游擊支隊幾經(jīng)改編,到了1940年底成了八路軍第五縱隊。皖南事變后,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第五縱隊改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擔任師長兼政委。 當初第四師在淮北平原上與日偽軍作戰(zhàn),因沒有騎兵吃了大虧。為了提高戰(zhàn)斗力,彭雪楓決定必須創(chuàng)建一支精干的騎兵部隊。 建騎兵部隊要有馬,為了買馬彭雪楓從四師官兵中的菜金中,擠出30000淮北幣。為了讓騎兵有一把趁手的武器,他還親自帶頭,設計出“雪楓刀”,這雪楓刀比日軍馬刀長五厘米,精鋼打造,修長鋒利,與日軍騎兵對戰(zhàn)非常有利。 1942年夏收時,新四軍四師騎兵部隊第一次對戰(zhàn)日本騎兵,僅用9分鐘,就將300多日本騎兵斬殺大部,其余落荒而逃,經(jīng)此一戰(zhàn),四師騎兵團名聲大震。 以后只要有騎兵團參戰(zhàn),戰(zhàn)果畢將輝煌。當時新四軍都知道彭雪楓的第四師有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社和騎兵團。 將星隕落 隨著騎兵團的不斷壯大,打回津浦路西恢復豫皖蘇根據(jù)地的條件日漸成熟。1944年8月,彭雪楓奉命西征,四師兵鋒劍指,不斷收復失地。 9月11日,在夏邑縣八里莊,四師又大獲全勝,還俘虜了敵軍支隊司令員李光明,但在戰(zhàn)斗即將結(jié)束時,在前線親自指揮戰(zhàn)斗的彭雪楓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時年37歲。 對于這一位將星的隕落,大家都很心痛,主席聞訊噩耗后,驚得連手中的筆都掉了。 后來在彭將軍的追悼會上,主席含悲親自撰寫挽聯(lián): “二十年艱難事業(yè),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chǎn)黨人好榜樣;千萬里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這是主席一生寫過的最長挽聯(lián)。 彭將軍犧牲時,夫人林穎已懷有身孕,在將軍追悼會不久,兒子彭小楓出生,他雖然沒有見過父親,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繼承了父親的優(yōu)秀革命傳統(tǒng),參軍幾十年后成為第二炮兵政委,2006年成為一名上將。 |
|
來自: 新用戶41015886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