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總在風雨后 ——寫給臨近高考的學子們 文/蘇正杰 十二年了,你起早貪黑; 十二年了,你寒窗苦讀; 十二年了,你不知疲倦。 為的是你一直有個夢想,夢想屬于你的詩和遠方。 十二年里,你成天埋頭于書山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確實很苦、很累。面對一次次不如人意的考試成績,你也許有疲憊不堪、前途迷茫之感,你有時確實想過放棄。但你也知道,這十二年里,不知傾注了父母和老師們多少關(guān)懷和溫暖,他們流淌著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著你,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你能自己走上自己理想的人生之路。他們時時刻刻地流露著對你的期待,期待你能用知識武裝大腦,用你的雙手去描繪自己美好的生活。 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guān)注你的人的面前,你又有什么理由去說放棄呢?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和民族,他們爬雪山過草地,拋頭顱灑熱血,不顧生死,勇于與強敵抗爭到底,終于換來了今天強大的中國。更何況你面對的是高考,高考僅僅只是你人生路上的第一次考驗,何談苦呢? 臺灣女作家三毛有一句話:“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為空白?!背晒ε癫⒉淮骨嗨械娜?,但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有一次和班上幾個同學一起聊天,他們談起他們近段時間復習的感受和收獲。他們說:“復習并沒有什么大的進步,但確實已掌握了一些平時不懂的知識。”對此,我想說,即使他們不成功,他們也沒有成為空白。因為,他們在勤奮的學習中或多或少的有了收獲。 世上不過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不過是只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努力,通過毅力化平淡為輝煌的。毅力在效果上有時能同天才相比。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再聰明再優(yōu)秀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總是有限度的。我們都讀過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老人桑提亞哥盡管他是最好的漁夫,但也不能讓魚來上鉤。即使釣上了魚,也被鯊魚吃個精光??墒抢先藳]有沮喪,沒有倦怠,他繼續(xù)出海,繼續(xù)向鯊魚挑戰(zhàn)。與鯊魚的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斗后,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條白骨,只帶回了殘破不堪的小船和耗盡了精力的軀體。有人說老人桑提亞哥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就是指人失去了繼續(xù)斗爭的信心和勇氣,心甘情愿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只有自己向自己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xù)斗爭,繼續(xù)向目標邁進的人并沒有失敗。桑提亞哥老人總懷著無比的勇氣走向深不可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zhàn)勝的。 我認為,勝利就是戰(zhàn)斗到最后的時刻。在人世間,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強者卻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面,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面。強者恨鐵不成鋼,弱者自暴自棄。我佩服桑提亞哥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饒的斗爭精神。 《愚公移山》,這是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lǐng)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于在自己的努力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無論怎樣艱難,只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 一個人的成功是靠不懈的努力拼搏而獲得的??可缴綍?,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在高考來臨之際,你就要經(jīng)受高考復習的磨煉,敢于面對復習中的困難,使自己不斷堅強不斷成熟,拒絕外界的誘惑,拒絕消極頹廢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奮力向高考沖刺。 要成功,先發(fā)瘋,頭腦簡單向前沖。如果你耐不住寂寞,好逸惡勞,醉生夢死,成天沉迷于手機,上課打瞌睡、看網(wǎng)絡(luò)垃圾小說等。難道這樣的人也會成功嗎?高考畢竟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考試,是一個人一生的一次重大抉擇,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認真對待。所以,當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要焦躁,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相信自己,一切都能過去。逼急了,好漢可以上梁山,逼急了,你就可以上大學。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時世造英雄,窮則思變,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你要知道,主宰你世界的是你,放棄你世界的仍然是你。 搶時間,抓基礎(chǔ),勤學苦練;樹信心,誓拼搏,沉著冷靜。你要不易其志,不失其正;你要不拘其法,不畏其難;你要思行合一,守正出奇;你要剛?cè)岵?,曲直向前。拿出你嘗試的勇氣,拿出你青春的熱情,讓你的青春飛揚!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后! 作者簡介 蘇正杰,貴州思南人?,F(xiàn)為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語文教師。作品有詩歌、散文、小說、通訊等散見于報刊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