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當了20年獨生女的你,突然有一個弟弟是什么感覺?你會如何?當你正憧憬著自己的未來,朝著夢想努力時,爸媽卻突然離世,留下一個乳臭未干、感情淡薄的弟弟給你,你怎么辦?張子楓擔任女主的電影《我的姐姐》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中張子楓飾演的女主安然,出生在計劃生育的年代里,是家中獨女,因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被忽視。成年后安然反抗著被原生家庭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命運,一心要逃離小城市的生活環(huán)境,去北京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在安然小時候,父親一直想再生一個男孩,為了逃避檢查對外謊稱女兒有小兒麻痹,還勒令她裝瘸子。一次安然在家里偷偷穿上了裙子,被計生委的人撞見,氣急敗壞的父親對安然大打出手。 高考時安然報考了北京一所大學的臨床專業(yè),卻被父母偷改了志愿,當了護士。理由是“一個女孩子,不用那么在意前途,早早畢業(yè)嫁人就行”。安然長大后,“二孩政策”開放,父母終于如愿有了兒子,老來得子,也把愛全部給了弟弟,年齡的差距和愛被剝奪,自然讓姐弟倆沒有什么感情。 一場車禍令父母意外離世,葬禮過后,七大姑八大姨都圍了過來,要求安然承擔起姐姐的責任:他可是你親弟弟,你不帶誰帶?你弟弟很乖,很好帶的!安然非??咕埽o弟弟找一個領(lǐng)養(yǎng)家庭。在找到之前,她只能一個人先帶著弟弟生活。在與弟弟相處中,逐漸有了羈絆,她面臨撫養(yǎng)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北京考研)的抉擇…… 《我的姐姐》的題材非常與時俱進,集合了很多當下最熱的社會議題,最直觀的就是,計劃生育政策給中國家庭給女孩帶來的創(chuàng)傷。2015年二孩政策開放后,許多夫妻不顧孩子的意愿生了二胎,隨后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這些夫妻因經(jīng)濟、年齡、健康、意外事故等原因無法撫養(yǎng),于是責任便被轉(zhuǎn)嫁到長子長女身上。雖然他們已經(jīng)成年,依然難以在社會立足,又突然被強加撫養(yǎng)一個年幼弟弟或妹妹的責任,矛盾由此激化。最近幾年,類似這樣的社會新聞不斷出現(xiàn)。 與此同時,電影用很多閑筆和碎片串起了幾代女性的一生,電影中安然的姑媽,就背負著過往傳統(tǒng)女性的價值觀念,家中最好的資源都給了男孩,姐姐理應(yīng)成為家庭生存的犧牲品,弟弟前進的墊腳石。姑媽那一輩的女性,就如同《大江大河》里的宋運萍為弟弟讓出自己讀書的名額,又為了丈夫放棄自己繼續(xù)進修的機會,令人痛心。 安然生活在“Me too運動”聲浪四起的當下,這一輩姐姐自我意識覺醒,不愿背負道德的枷鎖,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努力反抗,在面臨輿論譴責的同時,同樣也要面對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血緣羈絆。姑媽是上一代女性,溫柔順從,姐姐是現(xiàn)代女性,叛逆自我。兩代人,一種困境,重男輕女,姑媽選擇了犧牲隱忍,而姐姐激烈反抗。 電影中也有細節(jié)詮釋得很到位,比如她姑媽和她在一起吃西瓜,姑媽會把西瓜瓤挖出來給安然吃,自己吃剩下的瓜邊。也是這場戲讓兩個人從彼此對立到達成和解,姑媽最終選擇理解姐姐,自己在年輕時中斷的夢想,不該讓年輕人重蹈覆轍。女性之間的溫柔以待,共情痛苦,也被刻畫得飽滿真實。 另外女制片人,女導演和女編劇的關(guān)系,和女性視角的表達,也讓本片的許多細節(jié)非常細膩,讓影片在劇作上更能貼近真正的女性日常生活,與女性準確共情。如果不是感同身受怎會如此懂得?雖然有諸多優(yōu)點,但電影也因集合了太多的強情節(jié)元素,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弟弟突然從“熊孩子”變成了“小天使”,而安然被弟弟的可愛、無辜、懂事打動了,姐弟之間情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產(chǎn)生了更深的牽絆,同時也顯得非??桃馍壳?。 尤其弟弟的臺詞和行為太假,比如“你等等我不行嗎?”“姐姐我只有你了”“姐姐,你是不是真的很想去北京?!?/span>句句精準到位戳人淚點,完全不像不是小孩說的。姐弟倆的關(guān)系變化有些理想化,如果放在現(xiàn)實的語境下,父母老來得子,一定是對幼子溺愛有加,成為一個不太招人喜歡的“混世魔王”。 好在電影里的弟弟太可愛,所以依然抓人,但不能因為弟弟可愛、懂事,姐姐突然從被動變?yōu)橹鲃?,一代又一代的痛苦疊加,最后卻安慰自己,這就是姐姐該做的事情嗎?從被逼迫到自愿,這樣的人物弧光并不值得鼓勵。 當然最受到爭議的還是電影的結(jié)尾,影片最后安然給弟弟找到了不錯的領(lǐng)養(yǎng)家庭,卻在簽字時遲遲沒有落筆,她帶著弟弟跑到一片草坪上踢弟弟最喜歡的皮球……顯然姐姐無法按原計劃去北京上全日制脫產(chǎn)研究生了,因為要照顧弟弟。雖然導演選擇了這樣一個半開放式的結(jié)局,但親情綁架讓人嘆氣。雖然目前現(xiàn)實環(huán)境,也能理解院線片的處理就是這樣,但看的時候不免還是會期待,姐姐能否挑戰(zhàn)公序良俗,破處道德的枷鎖。 在主題曲《姐姐》中有這么一句歌詞:“哦!姐姐,你去飛啊,放開我的手,就不會累了。哦!姐姐,帶我回家,牽著我的手,你不用害怕?!?/span>安然是姐姐,但她更是她自己,她不該被束縛,也讓不該為了弟弟放棄自己的人生,獨生子女帶來的遺留問題也不應(yīng)該由姐姐來承擔。 即便有遺憾,但《我的姐姐》在內(nèi)陸大銀幕還是非常驚艷的,讓觀眾得意注意那些被忽視的女性生活。影片里的姑媽曾經(jīng)堅定地認為,姐姐理所應(yīng)當就是要為家庭付出的。 直到最后,她才明白: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里。女人們不用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代代地重復一模一樣的命運。 姑姑最后對姐姐說了一句話:“姑姑沒把你帶好,以后的路,你自己好好走。” 撫不撫養(yǎng)弟弟,希望都可以是姐姐自己選擇的。希望有一天女性不必為身為女性而感到抱歉,她們也可以走一條不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