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平時學習也挺刻苦的,怎么一到考試成績就特別差呢? 難道是因為孩子考試的時候太過緊張了? 其實,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很多孩子學習的確非常用功,但是考試的時候,成績卻和預期的分數(shù)差了十萬八千里。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那么則說明在學習方面,他很有可能做了很多“無用功”。 什么是“無用功”? 我們都知道,學習講究方式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說白了就是學習能力。 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差,那么在學知識的時候,孩子很難吸收,應用能力也會相對較差。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無用功”都是因為學習能力差,各位家長可以對照下面的不同情況,來判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我們都知道,學習能力主要指的是:思維能力、注意力、觀察力、空間感知能力等。 其具體的表現(xiàn)就在于孩子的聽、說、讀、寫、計算、推理等方面。 所以,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平時會有下面幾種表現(xiàn):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上課或者做家庭作業(yè)的時候,很難一直保持專注力,非常容易開小差,導致效率低下,作業(yè)完成用時過長等。 2、閱讀的時候出現(xiàn)跳字、錯行等現(xiàn)象 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無法通讀成篇的文章,經常出現(xiàn)跳字、錯行的現(xiàn)象,有時甚至無法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 3、孩子敘述能力較差 很多孩子在敘述某件事的時候,會不知道該怎么開口,甚至很少能夠完整地講完一件事。 4、學過的知識很快就會忘記 老師在學校里教過的知識,孩子總是記不住,反復學習后沒有效果。 5、社交能力較弱 不太善于跟其他小朋友溝通,也很難融入到一個集體中去,總是等著別人來和自己說話。 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看3種經過家長驗證,能有效提高學習能力的技巧吧! 技巧一:“讀、說、寫”練習法 什么叫做“讀、說、寫”練習法呢?顧名思義,“讀”就是“閱讀”,“說”就是“表達”,“寫”就是“寫作”。 大量的閱讀能夠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換句話說,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差不了,畢竟最好的記憶方式就是理解式記憶。 再來說說表達,孩子之所以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靠的就是大腦的“組織能力”,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最后是寫作,我們可以從日記開始,讓孩子嘗試記錄一天的生活和感受,時間久了,孩子對于信息的整合和總結能力自然就會提高了。 這三種小方法共同的作用,就是鍛煉孩子,讓他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快速理解知識,并且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分類,便于自己記憶和運用。 技巧二:舒爾特方格法 舒爾特方格法,是世界上相對專業(yè),且獲得了很多人認可的注意力訓練法,普遍適用于飛行員和航天員的訓練,也是學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訓練法。 家長可以購買專門的舒爾特表格,也可以自己畫一些給孩子練習。 長期練習,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幫助孩子投入到學習中去。 技巧三:角色互換法 很多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也就是說需要老師和家長帶著一起學,但即便是這樣,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未必會很高。 可如果讓孩子變換角色,變成老師或者家長,孩子的學習就會化被動為主動了。 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扮演老師的角色,然后將所學到的知識講給家長聽,這樣孩子就相當于又學了一遍。 其實,任何技巧都不是絕對適用于每個孩子的,關鍵是我們作為家長要觀察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以及發(fā)現(xiàn)他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和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