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旅客進出站被風(fēng)雨冰雪滑倒,烏魯木齊站在1963年通車以后,加蓋的上下站臺的盤路風(fēng)雨棚) 因為在鐵路工作的原因,經(jīng)常去烏魯木齊火車站去坐火車。改革開放以后的幾十年里,烏魯木齊的城市發(fā)展建設(shè)的很快?,F(xiàn)在的烏魯木齊火車站是原來在荒灘上的二宮站,早已是高樓林立。 原來去的烏魯木齊火車站是現(xiàn)在的火車南站,卻很少去了。從鐵路局去火車南站,刀郎唱紅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歌曲里的2路公共汽車,也因為快速公交BRT的開通取消了好多年了。 那時候的2路公共汽車可是很紅火的一條線路呢。1973年以后,我在烏魯木齊二宮的鐵路技校上學(xué),比鐵路局到火車南站就多了一站路,可是就比鐵路局站多了五分錢,鐵路局是兩毛五分錢,二工站是三毛錢。為了節(jié)省這五分錢,我們有時候就走到鐵路局在坐汽車。別看這五分錢,但是對于我們這些窮學(xué)生來說,也是能省就省的。有時候干脆就在售票員的眼皮子地下,公然逃票。 1974年那一年的冬天特別的冷,幾股寒冷一來,氣溫竟然降到零下40度了,我們教室里,雖然暖氣燒的很熱,但是穿著棉鞋還凍腳,老師每講一段時間的課,就要讓我們跺一會兒腳。街道上的雪凍成了冰,跟鏡子似的,行人小心翼翼還免不了摔跟頭,過往的汽車也不時有在道路上打滑失控轉(zhuǎn)圈圈的。 元月份放寒假的時候,正是數(shù)九寒天,距春節(jié)也就還有十來天了。我們約有一多半的同學(xué)家在吐魯番、鄯善、哈密、柳園、和疏勒河住。歸心似箭,老師一宣布放假,我們就立馬趕去南站坐火車回家。 (烏魯木齊站發(fā)售的硬殼火車票) 回家時間最好的火車是上午開往北京的70次列車,大概是10點鐘30分左右發(fā)車。 天氣寒冷,那時候的公共汽車又小又少,本來就十分擁擠。乘公共汽車的人比平時多了很多,就更加混亂不堪。有時候還會混雜著小偷,但是他們一般不敢招惹我們,一則我們本來身上就沒有幾個錢,二來我們一上車就是一大群,他要是敢偷,我們就給揍扁他。平時我們星期天去市里玩,就跟小偷交過手,很給乘客解氣。所以有些售票員對我們的見義勇為很是敬佩,我們逃票她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好不容易擠上車,誰知道那車過了紅山,因為前頭有兩輛汽車在雪地里打滑,撞到了一起,堵塞的交通,等了好長時間。開到冷庫后又發(fā)生故障,怎么也發(fā)動不著了。我們一看公共汽車一時半會走不了,就著急了。那時候火車很少,錯過了就要等好長時間的。好在距離南站已經(jīng)不是太遠,大家算算時間還來得及,干脆就小跑著去南站了。 真的很不錯,幸虧我們年輕力壯,又沒有什么行李包裹,學(xué)校又開展冬季向著北京跑的活動,每天早上圍著操場跑步鍛煉,要累計跑夠火車從烏魯木齊開往北京的3774公里,才算完成任務(wù),加上我們對于南站輕車熟路,也用不著去檢票口和旅客爭,順著小路就上了站臺,我們混上了火車的時候,還有不少旅客正在進站呢。那時候的新疆人回一次內(nèi)陸老家過年,十分的不容易。又是春運期間火車票太難買了,有的人要排好幾天的隊才能買的火車票,也有的人不知道托了多少人才買到票,為此,我為自己是鐵路子弟還有成為鐵路工人,得意了好一陣。 當(dāng)時在烏魯木齊上班的鐵路職工,只要認識幾個地方上的朋友,本來關(guān)系很不錯,但是一提到春運火車票,就會有一肚子的苦水。地方的朋友,和地方朋友的朋友,在春運的時間,都希望能幫忙買到火車票??墒腔疖嚻碑吘褂邢?,面對著地方朋友求購火車票的望眼欲穿,那些在鐵路上工作的人有時候也是無能為力,慚愧萬分。 那時的火車都是綠皮的,超窗的密封不是很好,車上的暖氣要等到每個車廂的自備鍋爐燒熱才會供暖,但是人多,一始發(fā)就超員,沒有人會感到冷。 (春運 王福春攝影) 回內(nèi)陸老家過年的旅客真是多,擠到站臺上的人,也不知道誰有票誰沒票了,一窩蜂的往火車上涌。上了車的人,立刻就會打開車窗,招呼更多的親朋好友從車窗爬上火車。 那時候人們坐火車出一次門很是不容易,一個人出行,很多人前來送行,站臺上隨處可見有人在叮囑,握手、擁抱、流淚。 等到火車慢慢開動的時候,鄰座有一個小孩在拼命地哭,外面站臺有人在叫喊。原來這個孩子的家長把他從窗戶推進來,但是自己卻沒有能爬上來。這可怎么辦,很多人都為這個小孩子著急。后來列車員來了,問清楚情況以后,把小孩子帶到了乘務(wù)間,一邊安慰小孩別哭,一邊告訴小孩,保證在前方停車的吐魯番站送他下車,在那里車站的客運服務(wù)員會和烏魯木齊火車站聯(lián)系溝通,知道他家大人坐后面的哪趟車,再把小孩子送上車的。 我對面的旅客也是火車開了許久,從別的車廂擠過來的。他放好了行李,喘過氣來,才告訴我們他為了趕上這趟火車驚心動魄的歷險記。 他是個單身,回河北保定老家探親看望妻兒父母的。好不容易買上了火車票,早早準備好了新疆的葡萄干等特產(chǎn),害怕誤了車,就一大早出去等公交車去火車站。 大概8點多他就坐上去火車站公交車,上車的人很多,又一路堵車,走到黃河路站見到有好多車輛因道路很滑擠成了一團,無可奈何,再也走不動了。他一看公交車不走了,就急了,趕緊下車去擋出租車,但是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就拎著手提包往火車站跑。 他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終于到了火車站,這時距發(fā)車還有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檢票員已經(jīng)準備關(guān)閉旅客進站的通道了。他看見有的人一時緊張,不知道火車票放到哪里了,正在緊張的渾身上下到處翻找。自然不敢怠慢,把火車票緊緊的攥在手里,努力快步跑上火車站站臺,站臺上這時候滿滿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往車廂上擠的,也有送行的,還有和他一樣來晚的。他也不管是哪節(jié)車廂了,只要能上去就行。他拼了命往前面擠,還有好心人在后面把他使勁往車廂上推。他上了火車他渾身一丁點力氣都沒有了,只是張著嘴巴吸氣,像一條離開水的魚...... 時代在飛速進步,如今坐火車一票難求已經(jīng)成了歷史。雖然火車站仍然是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群,那種進站上車像沖鋒打仗的情形已經(jīng)沒有了,那種像生離死別一樣送行的情形也不多見了。當(dāng)然人們自由出行,說走就走也已經(jīng)成了平平常常事情,火車票早早的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定好了,只要拿著身份證,就可以輕松進站。
我想,如果有緣,我再遇見那位回家探親的單身(恐怕他已經(jīng)退休了),那位坐火車留下恐怖印象的小孩子(他應(yīng)該是一位成年人了),談起這些往事,一定會感慨萬分的。 202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