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這樣做可能使孩子在行為標準上造成混亂。就是說,會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不會被打罵、訓斥,這既不利于錯誤的糾正,又不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第二、使孩子養(yǎng)成看家長臉色行事的壞毛病,并且不利于家長及時、準確地把握孩子的真實情況,不利于家長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進行教育。 第三、家長的不良情緒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境,會使孩子同時遭到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傷害,這不僅嚴重地影響著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甚至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傷害。 第四、如果家長帶著情緒教育孩子,會使家長的威信在孩子的心目中大大降低。這種威信的“降低”,往往又會對以后的教育人為地制造出種種障礙,正如有些家長所說的“孩子大了,反而越來越不聽話,就與這種“障礙”有關(guān)。 現(xiàn)代社會給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我們不能把這種壓力帶到家庭,更不能轉(zhuǎn)假給孩子。有些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老子在外面辛辛苦苦的賺錢供你讀書,你卻一點都不爭氣,看我怎么收拾你?!堄涀?你在外面再怎么辛苦,那是你的事,你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辛苦,讓他們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并由此激發(fā)他們刻苦學習、積極向上的熱情與動力,但不能把你的辛苦轉(zhuǎn)嫁給孩子。正如戴高樂將軍所說的:“不是孩子自己要求來到這個世界的?!焙⒆邮菬o罪的。所以說家長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是教育孩子方式中的大忌。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犯了一些我們也會犯的錯誤時,請不要大聲指責,但一定要給孩子指出來,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盡星避免以后犯同樣的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成年人都可能犯的錯誤,孩子怎能幸免?當然,對于原則性的錯誤不能遷就,否則會貽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