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有話說 你還記得寒食節(jié)么?唐人對寒食節(jié)很重視,留下了許多吟詠寒食節(jié)的佳作。 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掃墓祭祖,插柳蹴鞠,既有春的熱鬧也有幽古之情。 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它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值得諸位留意。 今天,王和尚選擇唐人四首絕句,輔以簡評。或諷刺時事,或抒發(fā)傷懷,或追逐希望,或?qū)憫n愁別緒,哪一首觸動了你的心? 寒食節(jié)不可無詩,更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細細品讀。 王和尚解詩:寒食節(jié)四絕句 01.犀利諷刺,不露痕跡: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寒食節(jié)”最著名的絕句之一,作者韓翃系唐中期“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詩語言華美,狀景細膩,議論精巧,含蓄蘊藉,深有神韻。這首詩在當時即廣為傳頌。 寒食節(jié),正是百花盛開之時,柳絮飛舞,落英繽紛,故而詩起句說“春城無處不飛花”。“無處不”即寫出滿城飛絮,一派暮春明媚之景。首句是全景,二句鏡頭拉近,東風(fēng)吹拂之下,御柳搖曳。點出“御柳”,即寫出皇家宮苑之景。而“飛花”也是“御柳”之柳絮,寫出皇家福澤萬方之意,為二聯(lián)蓄勢。 寒食節(jié),家家禁煙,不許生火做飯。而在暮色之中,一支支點染的蠟燭,飄散著裊裊輕煙,分別傳入一戶戶王侯權(quán)貴之家。百姓不準熱食物,而皇帝卻可以給寵臣賜火,這其中的諷刺含義不言自明。 “五侯”用漢代典故,東漢末年,主少國疑,宦官把持朝政,漢桓帝曾一日給五個宦官封侯,是為“五侯”。唐朝中后期,皇帝大多寵信宦官,閹寺把持國政,作威作福,韓翃此詩正是諷刺此事。 這首詩在章法非常值得推敲。首句說“無處不飛花”乃是寫“同”,全城人家都籠罩在春色之中,看似沒有區(qū)別,其實不然,“輕煙散入五侯家”乃是寫“不同”,唯有勛貴近臣才能享受此等特權(quán),對比之下,更有諷刺力量。 有趣的是“漢宮傳蠟燭”,以小見大,微露針刺,卻犀利無比。而“輕煙散入五侯家”,未寫人,也未寫馬,卻很有畫面感,讀來也如在目前。這兩點也是此詩精到之處。 02. 悲嘆和風(fēng)骨: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節(jié)的由來,據(jù)說是晉文公為悼念介子推而來。春秋時代,晉文公避禍流亡國外,近臣介子推忠心輔佐,任勞任怨。等晉文公當國后,封賞當年追隨他的功臣,卻把介子推遺忘。后來,介子推隱居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他出山,就下令燒山,但是介子推卻堅守不出,被燒死山中。晉文公為了悼念他,就下令燒山之日起,三日內(nèi)禁火冷食,故稱“寒食”。 而大歷詩人孟云卿此詩卻深入一層,更寫出窮愁悲慨之意。孟云卿,唐玄宗天寶年間屢試不第,后流落荊州,終生棲棲南北,仕途失意。這首詩即寫于他流浪江南之時。 江南二月,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繁花似錦,而他卻遠離家鄉(xiāng),獨自漂泊,與節(jié)日期間更增孤獨悲傷之感。首聯(lián)對比寫起,異鄉(xiāng)美景更讓他傷心難過。“滿”和“遠”對比強烈,讓人傷情。 他流落江南,貧居斷炊,生活非常窘迫,連口熱飯都吃不上。禁煙無火,豈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是他日日都如此!詩的第二聯(lián)平易中見深刻,直率中含悲憤,更見郁悶和不平之意。 有趣的是,作者在結(jié)句中說“不獨”,即不僅僅之意,這也從反面寫出他對介子推的欽慕之情。介子推不慕名利,堅守氣節(jié),作者貧窮潦倒,滿腹悲憤,與介子推的耿介高潔有幾分相似,故而他的詩孤憤中也有傲然不屈之意。 03.另辟蹊徑,寒食日題杜鵑花 唐·曹松 一朵又一朵,并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曹松是唐晚期詩人,他的名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歷來為人傳頌,此句字字千鈞,擲地有聲,沉痛且無奈。曹松一生不滿現(xiàn)實卻又熱衷功名,71歲才考中進士。他一生奔波勞苦,是什么力量在支撐他呢?從《杜鵑花》這首絕句,可看出他的倔強與希望。 寒食節(jié),家家禁火,不見炊煙,處處顯得蕭條冷落,唯有杜鵑花依然開得鮮艷如火。“一朵又一朵”辭句雖白,卻寫出杜鵑花競相綻放的熱鬧場景,尤其“并開”二字,更寫出杜鵑花蓬勃的生命力。 此時此刻,在陰冷凄苦的環(huán)境中,唯有杜鵑花,絲毫不受約束,花開如火,給作者帶來溫暖和生機,這不是他心中常存的希望與光明么? 王維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古人節(jié)令詩,或?qū)戯L(fēng)俗民情,或?qū)戨x愁別緒,曹松卻獨辟蹊徑,以杜鵑花的紅艷熱烈來寫自己的熱情與倔強,此老心境如此,難怪老年還能參加科舉考試,如此堅持不懈,實屬不易。 04.凄迷惆悵含蓄悠遠 寒食夜 唐·韓偓 惻惻輕寒剪剪風(fēng),杏花飄雪小桃紅。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細雨中。 這首詩寫寒食節(jié),也別具一格。作者韓偓,是晚唐著名詩人,他的姨夫是大詩人李商隱。韓偓少有才名,李商隱曾夸贊他“雛鳳清于老鳳聲”,他的詩辭藻華麗,擅寫閨閣艷情,故稱“香奩體”。這首詩即如此,寫得凄迷惆悵,含蓄意遠,耐人尋味。 寒食之夜,細雨飄灑,微風(fēng)惻惻,雨滴沁涼,風(fēng)如嘆息。起句之景即寫出一派冷清蕭索之感。杏花如雪,在空中飄舞,桃花綻開花蕾,在雨夜瑟縮著。紅白相間,滿地凌亂,落花風(fēng)雨,豈不像他此刻的心情么?幾許惆悵,幾許寂寞,讓作者感到獨孤和冷清。 夜色漸深,朦朧中看不清事物,唯有秋千在風(fēng)中微微晃動。那秋千上的女郎呢,早已不知去向,雨中她曾住過的樓閣,仿佛很近,又仿佛很遙遠。作者沒有一筆寫情緒,卻用景點染出他惆悵寂寞的心情,因而顯得含蓄凄迷。 或許,作者此刻什么都沒想,既沒有掛念秋千上的女郎,也沒有尋找她的蹤跡,他只是呆呆地佇立,那個閣樓就像他的渴望,他的理想,他的希望一樣,在細雨中朦朧模糊,可望而不可即。 詩之美在于含蓄,在于點染,沒有一筆寫作者心情,卻把讀者帶入“境”中,去感受和懸想,如此,才更有詩的韻味和美感。 ![]() 頭條新聞 傳統(tǒng)詩詞圈會好么?五大弊病困擾當今寫詩人,一個愛詩人的直言 跟杜甫學(xué)寫詩,王和尚細講律詩寫法,記住三要點,可寫出絕妙律詩 ![]() 不拜師 不收徒 不斷讀書 不崇古 不媚俗 不違初心 六不和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