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肖培東 教學背景:2019年11月9 日,河南濮陽市第一中學 一、“老王”和“我們”——梳理文章內(nèi)容 學生課前認真地讀了一遍文章。 師:好,同學們,上課! 生(齊):起立!老師好! 師:請坐?。ㄉ酝#﹦偛拍銈兒拔沂裁矗?/span> 生(齊):老師! 師:那請問,“老師”的“老”和文章中的“老王”的“老”有什么區(qū)別?(學生小聲討論,似有不解)“老王”和“老師”,這兩個“老”有什么區(qū)別?以你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看。 生1:老師,這個“老”是那個經(jīng)驗,然后,比我們學識更多;“老王”的話,是指他的歲數(shù)老。 師:嗯。誰再來說說?(走向一舉手的男生)你姓王嗎?(生笑,搖頭)生活當中,你的王姓同學,你們會不會叫他“老王”?” 生2:不會。 師:你什么時候有可能叫你的王同學“老王”呢? 生2:嗯,年紀大的時候。 師:哦,年紀大的時候。你上了年紀了,他也上了年紀,對吧?好。 生3:關系好的也可以叫他“老王”,一般關系不好不能叫。 師:剛一見面就叫人“老王”,別人會嚇一跳的。誰再來說? 生4:我覺得吧,關系好的時候叫他“老王”,關系不好叫人“老王”會覺得比較尷尬。 師:嗯,那一個人做老師,這個“老”跟年紀大小有沒有必然關系? 生4:沒有,有些老師很年輕的。 師:你們都見過很年輕的人也做老師了,能者為師,我們也是叫他們“老師”的。(學生點頭)喊別人“老王”,大家覺得,第一,得年歲大,有一定大的年齡了,第二呢,彼此關系要—— 生(雜):要親密,要很好,要熟悉。 師:彼此關系好,熟悉,比較親密的,對不對? 生(齊):對。 師:那你看看《老王》這篇文章當中,哪些語句寫出了楊絳一家和老王關系好的?(一男生舉手)那個男同學舉手了。(旁邊一女生舉手后又猶豫地放下)好,你能把這個機會讓給你旁邊的女同學嗎?(生笑)女同學,你能不能讀讀文章中寫他們關系挺好的句子? 生5(讀):那時候我們在干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 師:楊絳送魚肝油給老王,關系好。那個時候,一瓶魚肝油有多么貴重!老師也說不清楚那種貴重,回去問問你們爺爺奶奶。請坐!還有嗎?你來說。 生6:文章第一句就是。(讀)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師:關系好,哪個詞? 生6:“常坐”! 師:還有呢? 生6:“他蹬,我坐”,我們“說著閑話”。 師:嗯,“一路上”說著閑話。(重讀“一路上”)還有沒有?關系好。 生7:在第6段?。ㄗx)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蔽乙欢ㄒo他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師:哎,這就是關系好。你對我,我對你,都很好。還有沒有? 生8(讀):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師:送雞蛋,送香油,那個年代極其貴重稀罕的東西,關系好。還有沒有?你來說。 生9(讀):后來,我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多年了。 師:這怎么就關系好了? 生9:就是可以問他住哪兒,關系好的才問! 師:關心老王,關系好。還有嗎? 生10(讀):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送冰,愿意給我們家?guī)?,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著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師:真好。大家都看到了,文章中老王有“三送”,而“我們”呢,也盡量地在接濟他。在那個年代,他們的關系真是特別好。這種感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關系好,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都是—— 生(雜):好人。善良的人。 二、閑話重千鈞 師:好,兩個好人在文章的第一段話里就遇上了,他們一路上還說著閑話。大家都喜歡這段話,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生(齊):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學生讀得拖腔拿調(diào)的,此時教師板書“閑話”) 師:讀書能不能讀得正常一些?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在讀,要像我們平時讀文章一樣連貫,有節(jié)奏。(師示范讀)“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來,你來讀。 生11(讀):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有感情) 師:你想讀出一種什么味道來? 生11:親密,親近。 師:熟人,親近的感覺。還有嗎?你來?!?/span>他蹬,我坐”, 讀。 生12(讀):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有節(jié)奏,有感情) 師:你覺得這一次感覺是什么呢?除了“親密”之外。 生12:還有一種溫暖。 師:嗯,溫暖。還有誰再來讀一讀?這位同學。 生13(讀):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輕快) 師:想象這個鏡頭,你覺得這種感覺非常的—— 生13:溫馨,輕松。 師:溫馨,溫暖,輕快?!耙宦飞稀闭f著“閑話”!同學們,可以和別人一路上說著閑話,那楊絳先生和老王都說了哪些“閑話”?哪一段寫了他們說的閑話? 生(齊):第二段。 師:自由讀一下。 生(自由讀):據(jù)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后,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師:這段話,其實就是我們一路上說閑話說出來的內(nèi)容。那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來還原一下當時的說話場景。如果是直接描寫對話,這一段話應該怎么寫的呢?來,現(xiàn)在,我就是楊絳,你,是老王。哎,誰愿意扮演老王?(環(huán)視,無人舉手) 師:窮一點、苦一點就不愿意做了?誰愿意做老王這個好人?(一男生舉手)來,我是楊絳,我坐你的三輪車。你蹬,我坐,咱們開始聊天。 (師生模擬場景對話) 師:老王,你怎么成了單干戶了?(溫和,關心) 生14:我那時候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嘆息狀) 師:再加一句。 生14:唉,人老了,沒用了!(感嘆狀) 師:哎喲,你太聰明了,課本上沒有這“唉”字,你怎么就知道加上呢? 生14:他在感嘆自己。 師:有道理。會讀書的孩子,他會在書本中還原出當時的對話。我們再來一遍好不好?記住,說得要更像老王一點。 師:老王啊,你怎么成了單干戶了呀?(溫和,關心) 師:老王,你現(xiàn)在靠什么活命的???(關切) 生14:蹬三輪。(傷心) 師:盡量用課文中的原句原詞語。再來一遍。(模擬)老王,你現(xiàn)在靠什么活命的啊?(關心) 生14:靠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酸楚) 師:哎,老王,你家里還有什么人?(關切) 生: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哎,就沒有什么親人了。(痛苦) 師:聽清楚了嗎,同學們?(同學深有感觸)如果楊絳先生直接呈現(xiàn)兩人一路上的對話,她可能是怎么寫的? 生(雜):“我”怎么怎么問,老王怎么怎么說。 師:老王怎么說呢?楊絳先生直接寫對話,老王會是怎樣說的?我們可以補充、填上一些形容詞來說。說說老王怎么樣地說的。 生15:老王感嘆地說。 生16:老王搖搖頭,遺憾地說。 生17:老王悲傷地、痛苦地說。 師:好,請你來?,F(xiàn)在,你是老王,我關切地問你了。 (師生模擬對話,還原直接寫對話) 師:老王,你怎么就成了單干戶了?這時老王遺憾地說—— 生17:我那時候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遺憾) 師:他又搖搖頭,萬分感慨地說—— 生17:唉,人老了,沒什么用。(感嘆,無奈) 師:老王,你就靠什么生活的呀? 生17:靠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悲傷,酸楚) 師:老王悲傷的聲音在空氣中飄蕩?!拔摇庇謫枺骸袄贤?,你家里都有什么人?” 生17:有個哥哥,不過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有什么親人了。(痛苦,全班同學開始入境) 師:這里老王應該就是這樣“悲痛地”說的。同學們,那如果楊絳先生直接就這樣寫,是不是更好一些?表情達意更加直接一些?“他悲傷地說”“他臉上現(xiàn)出了無比的痛苦”……楊絳直接這樣寫,是不是會更好呢?她為什么在文中用轉(zhuǎn)述來表達?想想看。(學生思考,有學生小聲說“更有感情”)直接對話描寫是不是情感更明顯,更直接呢?那么,轉(zhuǎn)述的目的是什么? 生18:轉(zhuǎn)述,就是第三人稱帶入來寫。它能在腦海里浮現(xiàn)那種情景,能夠感受到…… 師:直接對話描寫是不是有利于更好地浮現(xiàn)出情景?(同學們點頭,表示同意)直接去描寫,寫出了人物的神態(tài)、語調(diào)等等,情境就出來了。楊絳為什么用轉(zhuǎn)述?她想做什么事情?她究竟想讓我們讀者干什么? 生19:應該是為下文內(nèi)容做鋪墊。 師:這是真會考試啊。(眾笑)即便是為下文內(nèi)容做鋪墊,我們直接寫對話,就不能為下文做鋪墊了嗎?聽!直接寫對話的時候,老王內(nèi)心情感,是不是更能感受到了?那作者為什么用轉(zhuǎn)述? 生20:我覺得作者就是不想讓老王那個心情固定下來,而是讓我們自己去想。 師:會思考的同學。誰再順著他的思維說說? 生21:就是她想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去聯(lián)想。 師:也就是說,楊絳想把情感—— 生21:讓我們自己去體會一下,去感受。(其他學生有所悟) 師(面向全體學生):也就是說,楊絳想—— 生(雜):讓我們自己去感受。 師:嗯,藏起來,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她不想刻意地去表露這種情感,是這個意思吧?(學生點頭) 師:所以,楊絳的文字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看起來平平淡淡,但是如果你細細讀,你會讀出她的情感,其實是很豐富很深重的。讀這樣的一位大家的作品,我們一定要扣住她的語言,細細地品。舉個例子,來讀讀看,楊絳這寫的這一句話“有個哥哥,死了”。 生(齊讀):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了。 師:這句話,寫出了老王的孤獨,寫出了他的可憐,寫出了他家庭的寥落??墒悄憧矗瑮罱{沒有一個明顯的情感詞放在這里,但好好讀過,其實又是能體會到的。同學們,讀讀看。“有個哥哥”這句話怎么讀? 生22(讀):有個哥哥。(讀得平淡) 師:聲音是往上的,還是往下的? 生22:往……往下。 師:確定?你向別人說“我有個哥哥”,“哥哥”兩字是往上揚還是下沉?(學生齊說“上揚”)表開心,對吧。下一句話呢? 生22(讀):死了。(低沉) 師:馬上就從上面掉下去了。同學們,讀?!坝袀€哥哥”預備起! 生(齊讀):有個哥哥,死了。(前后感情有變化) 師:接下來呢,很悲痛的時候,老王又說什么了? 生(齊讀):有兩個侄兒。(聲音上揚) 師:有兩個侄兒,還不錯,家里畢竟還有其他人。但是下一句—— 生(齊讀):沒出息。(低落,痛苦) 師:又是什么呀?“沒出息?!保曇舻统?,苦痛)所以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這句話,是不是過山車一樣地讀?感情上上下下,起起落落,也就慢慢品讀出了老王內(nèi)心的苦痛。“有個哥哥,”大家還能為他高興,下一句卻是“死了”,正當很痛苦的時候,他又說“有兩個侄兒”,可惜“沒出息”。好好讀,隱藏的情感就在文字深處。自己讀! 生(自由讀,有感情):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了。 師:所以老王的苦,老王的窮,老王的孤,老王的痛,其實都在這平淡的文字當中。你得慢慢去品味。 師:前面有位同學說起了老王家住在哪里。哪個同學說的?(生9站起)你再讀讀。 生9(讀):經(jīng)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兒,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兒去。后來我在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師:又是一次閑聊。來,現(xiàn)在我是楊絳,你踩三輪,我問你?!袄贤酰鞘遣皇悄愕募??”你怎么說? 生9:住那兒好多年了。 師:平常我們都應該是怎么說的,同學們? 生(雜):會說“是的”。 師:“老王,這是不是你的家?”你怎么回答? 生9:是的,那是我的家。 師:是,那是我的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文中老王竭力在避開哪個字? 生(齊):“家”字。 師:他是怎么說的? 生(齊):住那兒多年了。 師:同學們,考慮一下,老王為什么不愿意說“家”而說“那兒”?你來說。 生23:因為他沒有親人,有親人才有家。 師:“家”這個詞對他來講是一種痛苦。有親人才有家!順著這位同學的話(繼續(xù)說)。有親人才有家,有什么才有家? 生24:家是港灣,有親人陪伴,有朋友陪伴才是家。 師:有溫暖,有陪伴,才是家。家是什么?你來說。 生25:家是避風港。 師:有一個避風港,有人暖被窩兒的才叫家。可老王什么都沒有,他都不好意思說“家”。所以這句話看似輕淡,老王心里卻充滿著無限的—— 生(齊):悲痛。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看?!八f——”預備讀! 生(齊):他說,住那兒多年了。(較緩慢,苦痛) 師:所以,同學們,這閑聊,有意思吧? 生(齊):有。 師:楊絳平平淡淡地寫,這些情感也淡淡地寫進去,我們讀的時候一定要細細地體會。 三、對話悟“愧怍” 師:好,那課文當中有沒有直接寫對話的地方? 生(雜):有,第八段開始。 師:喲,馬上找到了?;蛘哒f這寫了什么事情? 生(雜):老王送雞蛋,送香油。 師:這是最后一面。這個時候,楊絳先生不轉(zhuǎn)述了,而是很細致地寫出了雙方的直接對話了。哪個同學讀讀?“有一天——”你來讀。 生26(讀第八段):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有感情) 師:這是老王最后一次來見“我”,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 生26:病入膏肓了。 師: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形若僵尸了。這一次見面對話作者不用轉(zhuǎn)述了,而改成了直接的描寫。我們好好讀一讀?!拔页泽@地說——”,讀! (引導學生讀人物語言) 生(齊讀):哎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師:“我”吃驚地說。你們就讀“我”說的那句話。再來。“我吃驚地說”預備讀! 生(齊讀):哎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師:老王給我送來了雞蛋香油,“我”接了,里面有好多雞蛋。“我強笑說”,讀! 生(齊讀):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師:他只說—— 生(齊讀):我不吃。 師:“我”謝了,想給他錢,他趕忙止住“我”說—— 生(齊讀):我不是要錢。 師:“我”也趕忙解釋—— 生(齊讀):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師:我們好好地品味這樣幾段話。第一句話誰來讀?(對生9說)剛才你讀得不錯,能不能讓你的同桌也像你一樣讀得好?(叫起同桌)來,當時老王啊,直僵僵地站在家門口兒,“我”看到他,他就像棺材里倒出來似的。“我”吃驚地說—— 生27(讀):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驚訝) 師:嗯,讀得好。你在讀的時候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27:驚訝。 師:驚訝,吃驚,為什么? 生27:因為沒有想到老王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 師:老王當時的外貌特征,很可怕,直僵僵地,所以“我吃驚地說”。這個“吃驚”寫出了什么?“我”為什么吃驚地說? 生27:因為老王的外貌已經(jīng)很嚇人了。 師:這個“吃驚”還表現(xiàn)出“我”的什么呢?一個老朋友變成了這個樣子,就站在家門口。 生27:可惜吧。 師:他覺得有可惜。你覺得是什么? 生28:我覺得應該還有關心。 師:關心。還有沒有?你來說。 生29:既有心痛、擔憂,又有關心。 師:所以,千言萬語就化成了這句話,“我吃驚地說”,讀。 生29(讀):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讀出吃驚感) 師:這個“啊呀”一定要讀出來!好,下面一句話。老王給“我”送雞蛋,送香油?!拔覐娦φf”,請問這個“強”字能不能去掉? 生30:不能,這個“強”字有感謝、感動,又有那個難過。 師:百感交集的感覺。(對另一位同學)你覺得“勉強”的“強”放在這里還有什么感覺? 生31:作者對老王的那種難過,又有悲傷,但是又怕老王多心。 師:一個朋友,病成了這個樣子,還給你送雞蛋和香油,心里是很難過,但是又怕老王看了難受,因此,臉上擠出了一點笑容。所以,這個“強”字,就如同學說的,百感交集的味道就出來了。 師:再看。問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這時老王怎么說? 生(齊讀):他只說:“我不吃。” 師:注意,這個時候“老王說”的前面,楊絳多加了一個字,“只”說。請問,這個“只”字有什么作用? 生32:“只說”,就是他只說了三個字,說明他——(說不下去) 師:想一想當時的場景,一定要去設想那個場景。為什么是“只說”?你來說。 生33:“只說”,就是,他只說一句,其他的都不說。 師:那他為什么不多說一點呢? 生33:因為他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他的身體已經(jīng)不允許他這樣做了。 師(點頭):這個“只”字里面有沒有千言萬語? 生34:我覺得有的,這是最后一面了。 師:有,老王其實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最終只化成了三個字。所以這三個字,我們要好好讀讀。預備,讀! 生(齊讀):我不吃。 師:好!接下來,“我”給他錢,他趕忙止住“我”?!摆s忙”寫出—— 生34:他不要錢。 生35:他怕我誤會。 師:然后,“我”也是“趕忙”說。所以,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在整個直接對話描寫中,作者加上了副詞等,更利于我們大家去想象去展開當時的那個場景,我們就得好好讀讀這段對話。一起來讀。接下來,老師讀旁白,你們用心讀“我”和“老王”的對話。 師:看到老王,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讀)我吃驚地說—— 生(齊讀):哎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師:老王給我送來了雞蛋和香油。我忙去接。我強笑說—— 生(齊讀):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師:他只說—— 生(齊讀):我不吃。 師:他趕忙止住我說—— 生(齊讀):我不是要錢。 師:我也趕忙解釋—— 生(齊讀):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師:讀到這里了,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這一段,楊絳先生為什么不像第二段一樣,也寫成轉(zhuǎn)述?寫成轉(zhuǎn)述應該怎么寫呀? 生(雜):那一天,我問他,他告訴我什么什么的。 師:為什么寫成直接對話?為什么把這次對話場景要直接還原?(學生思考) 生36:可能就是她覺得,是最后一次,這是老王要見她的最后一面,要表達更加強烈的感情,所以就直說了出來。 師:他說得有沒有道理? 生37:我覺得,是因為她更想表現(xiàn)出老王對她的關心。 師:哦,更加好地去表現(xiàn)。(向另一位同學)你的解釋是什么? 生38:我的解釋就是,我認為這個老王已經(jīng)是病入膏肓了,還自己舍不得吃,給我們送雞蛋和香油。這里面就是寫出了老王對我們的關心,同時透露出,楊絳先生對老王生前自己還給他錢的那種愧疚。(師點頭) 師:最后一排的同學,這段對話對文章來講重要不重要? 生39:重要。 師:對這篇文章的情感抒發(fā)很重要,你是從文章哪一段看出來的? 生(雜):最后一段。 師:有同學說最后一段,我們就來讀最后一段。“我回家——”預備讀! 生(齊讀):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 師:好,哪個詞很重要? 生(雜):追憶。 師:還有哪個詞? 生(雜):一再追憶,對答。 師:“一再”!一再追憶和老王對答的話,總覺得心上不安,然后漸漸明白,出現(xiàn)了最后一個極其重要的詞。什么呀? 生(齊):愧怍?。ń處煱鍟袄⑩簟保?/span> 師:因此,這段對話對作者的情感與文章內(nèi)涵來說,非常重要。而這段話里面,說話者雙方好像都收著話來說,沒有全部說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出示PPT) PPT: 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 他只說:“我不吃。 ” 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 師:現(xiàn)在你給補上去,試試看。如果當時情況下,說話者還能再說一句話,這句話可能是什么?(學生思考,動筆) 師:好,這個男同學舉手了,女同學也舉手了。把這次機會給這個女同學,來! 生40: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你不吃嗎? 師:可不可以,同學們?(學生點頭)第二句,繼續(xù)。“他只說”,誰來? 生41:我不吃,我不吃,這都是給你和錢先生的。 師:我不吃,還有沒有別的理由?來,你來說! 生42:我不吃,這些都是給你們的。 師:有沒有不同的表達?你來! 生43:我不吃,以前多謝您夫妻二人對我的關照。 師:嗯,表達感激,還有沒有?剛才這位女同學,再給你個機會,能不能比上次更優(yōu)秀? 生40:我不吃,我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年紀大了。 師:還有沒有? 生44:我不吃,我都病成這樣了,雞蛋吃不吃都一樣,還是你們吃吧。 師:都有道理。我不吃,我吃也沒用了。所以,同學們,說這句話是不會開心的。我們會很悲痛地想象老王當時說話的場景。接下來“我”要給他錢,老王馬上說“我不是要錢”。 生45:我不是要錢,我已經(jīng)沒地方用到錢了。 師:嗯,能不能把這句話改一下,“我不是要錢,我要——”,用這樣一句話來說?!拔也皇且X——”,你來! 生46:我不是要錢,我要…… 師:欲言又止,不要錢,他要什么?把這句話想好。(有同學說話)哦,有同學說了,我們先讓他試試看。 生47:我不是要錢,我只是想要我死了之后你們還能記得我。 師:希望你們記住我,真正把我放在心中。還有沒有? 生48:我不是要錢,我要的,只是能再看你一眼。 師:哦,要你的美好的感情。你來說,老王最想要什么? 生49:我只是想讓你們知道,我謝謝你們! 師:想讓你們知道我,真正地把我放在心里。我不是要錢—— 生50:我只是想要,感謝你們之前對我的好。 師:在那個荒唐的年代里,在那個老王貧苦、卑微的日子里,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呢?不是要錢,要什么? 生51:我只是想讓你們以后生活能夠更好。 師:嗯,希望你們更好。還有沒有?你換句話再來說。 生51:我只是要謝謝你,一直以來,一直對我的照顧。 師:嗯!最后一次。不想要錢,他要什么? 生52:我只是來單純地關心你,想讓你生活得更好,以后去幫助其他像我一樣可憐的人。 師:去幫助其他像我一樣可憐的人!推己及人,讓可憐的人真正有尊嚴!多么真誠、善良的孩子!所以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去想,后半句話表達著老王在那個年代內(nèi)心的渴望,老王美好的愿望。他善良,他也渴望善良;他熱情,他也呼喚熱情。他尊重這個世界,他也希望這個世界能夠給他帶來—— 生(雜):尊重,真誠,平等…… 師:溫暖與尊重。因此,他要真正的關心,要有尊嚴的關懷,要真正的、不流于形式的、真誠的內(nèi)心世界里的交流??墒沁@一切作者有沒有真正地給了他? 生53:沒有,有點隔膜,哪天死去的也沒問…… 師:嗯,與老王對“我”相比,多少有些做得不夠。一起來讀最后一段話?!皫啄赀^去了”預備讀! 生(齊讀):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師:所以,這個愧怍里面至少有“我”發(fā)于內(nèi)心的一份難過和自責。當老王最希望得到什么?哎,他最想得到什么? 生53:朋友的真關懷。 師:最想得到什么? 生54:真誠的幫助。 生55: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心。 生56:尊嚴。 師:嗯,不要重復。最想得到什么? 生57:親情。 師:最想得到什么? 生58:內(nèi)心平等,內(nèi)心的溫暖。 師:真誠的溫暖等等,包括尊嚴,包括善良、關心、平等的對待等等?!拔摇笨赡芏紱]完完全全給他,所以這個就造成了“我”后來愧怍的部分原因。 四、閑筆拓深意 師:所以,楊絳的很多情感都是要通過揣摩語言體悟出來的。這篇文章,還有一些非對話的語句,感覺上是信手拈來閑筆而寫的,好像是可有可無,或者是作者輕輕寫出來,閑筆一宕宕出來的。但是仔細讀讀,又會覺得意味深長,很有味道。你能讀出來嗎?哪句話?(學生思考) 生59:第六段。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 師:正面描寫老王的語言。閑筆,就是很隨意的寫出來,看似無關,甚至有些調(diào)侃。有嗎? 生60:我覺得是第七段,載老先生那個句子?!?/span>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span>把人都當貨了! 師:準確,這句話,大家劃出來。“幸虧有位老先生——”,一起讀! 生(齊讀):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 師:這位老先生是誰呀?楊絳的先生是誰? 生(齊):錢鐘書。 師:錢鐘書。大家知道嗎? 生(齊):知道!作家! 師:很厲害的,名家!在那個年代,把自己降格為“貨”。這句話,看似調(diào)侃,卻也暗暗透露出當時的年代特點。我們就要回到這篇文章,去了解它所反映的社會背景。當時正是什么時候? 生(齊):文化大革命。(有學生說“迫害知識分子”) 師:文化大革命對知識分子的迫害尤甚。這句話看起來是調(diào)侃,其實對時代的諷貶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那個社會,那個動亂的社會,真正地把知識分子,把人,不當人,而當成了—— 生(齊):貨。 師: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 師:還有沒有像這樣的句子?看似隨意,實則深刻,透露出了那個社會的特點。這樣的閑筆,你還能不能找到?你舉手了,你說。 生62:第三段?!?/span>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一只眼。” 師:哦,老王瞎掉了一只眼,有人說。你知道這個“有人”是誰嗎? 生62:有可能是街坊鄰居。 師:街坊鄰居,或者有可能就是跟他一樣騎三輪車過生活的普通人。他們都在嘲笑老王。他們有沒有給過苦難的老王真誠的幫助呀?(生說“沒有,只有嘲笑”)沒有!同學們,當一些傷害來自和你同樣處于底層的人的時候,這種傷害就顯得特別有深意,特別有思考力度了。還有嗎? 生63:第五段。“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師:老王是“最老實的”,我們“好欺負”。嗯,有想法了。還有嗎?讀讀第六段。 生(齊讀):“文化大革命”開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 師:默存就是錢鐘書。作為他的妻子,楊絳知不知道她丈夫為什么一條腿走不得路了?原因知不知道呢? 生(雜):知道。 生64:知道,故意不說。 師:那是什么原因呢?(有生說“文革”)對,“文化大革命”的迫害!那個年代,那個動亂的年代的迫害所致。但楊絳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什么話? 生64(讀):不知怎么的。 師:這個“不知怎么的”就是要讓你去思考,這個年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兒。可見,同學們,老王的悲劇,是不是個人的悲劇? 生(雜):不是,跟那個年代有關系。 師:跟那個顛倒黑白、那個動蕩不安、那個人心失控人性扭曲的年代有關系!因此,為老王愧怍的,絕對不應該僅僅是誰?楊絳嗎? 生(雜):是這個社會,所有的人。 師(動情地說):我們是不是對這樣底層的人,給予了公正的關愛和幫助?我們是不是給他們同樣真誠的溫暖?或者,我們是不是也是袖手旁觀甚至惡語相向的人?我們,我們的社會,對老王這樣的人,又該承擔著怎樣的責任?因此到最后,我們其實發(fā)現(xiàn)這個“愧怍”,還應該是楊絳在代替誰愧怍? 生65:為那個時代,還有所有的人。 師:所以這樣我們就讀出了知識分子的良知,知識分子的擔當精神,也讀出了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人性追問。最后,我們一起來讀讀文章的結(jié)尾,“幾年過去了”,預備讀! 生(齊讀):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很深沉) 師:讀得有感覺了!再讀! 生(齊讀):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深沉,有思考力) 師:因此,這堂課我們就叫?四個字!閑話——誰? 生:老王!(教師在“閑話”前板書:老王) 師:下課! 板書: 愧怍 閑話 ———— 老王 |
|
來自: 新用戶3119230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