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作為新疆最大的奇石產(chǎn)地和奇石銷售集散地,有著豐富的奇石資源,奇石品種有:硅化木、風凌石、火山石、蛋白石、天寶石、泥石、金絲玉、彩玉、葡萄干瑪瑙等。其中金絲玉以克拉瑪依烏爾禾區(qū)為中心發(fā)現(xiàn)命名,并迅速走紅走向全國,有成為新疆奇石界一個傳奇。 哈密的金絲玉主要產(chǎn)自于三塘湖戈壁,荒漠半荒漠地帶,東西長約八十公里,南北長約一百公里與外蒙古接讓,此地自然環(huán)境惡劣、早晚溫差大、常年大風、6-7級可達200天以上,常伴有沙塵,降水量稀少,動植物少見,自然泉水眼較少,連續(xù)不斷的礫石小黑山組成,偶可見小沙包、黃泥山,這片戈壁上奇石有硅化木、風凌石、火山石、蛋白石、天寶石、泥石、黑碧玉、瑪瑙、金絲玉、蟲化石等,羅布泊腹地也有產(chǎn)出。早年偶有石油工人和地質(zhì)人員進入,自奇石興起熱鬧非凡,有些石友這樣說“有山溝的地方就有一個車轱轆印、有山頭的地方就有人坐過、每一塊石頭旁都有一個腳印、已找不到相同顏色的兩塊石頭”,該地方和羅布泊區(qū)域現(xiàn)在已實行邊境管控和軍事管控,進出就有困難。 以前,人們只鐘情于硅化木、風凌石、蛋白石、泥石,對于散落在這片戈壁上的金絲玉當做一般的料石處理,成箱成車以廉價的方式銷售,自金絲玉興起時人們又將眼光重新投向了這里,隨著短短時光一掃而光,早期筆者也曾看到一個高30公分左右,由黑、紅、白三色組成,一般透明、一般有云絮,表面略粗糙,帶一點鐵銹色,當時也不懂當一般料石處理,放在現(xiàn)在也是一塊精品,至今后悔不已。 哈密市三塘湖鎮(zhèn)金絲玉有以下特點:質(zhì)地為石英巖玉,大的4公斤左右,小的幾克,質(zhì)地硬。常見有白、紅、黃、黑、雞骨白等顏色,經(jīng)風沙雨雪太陽的洗禮,表面一半光亮、一半粗糙,帶有一點土銹色,但是色澤艷麗多變、色差對比強烈,石內(nèi)金絲物雜而不亂,層次如漁網(wǎng)狀排例有序,如夢如幻、如癡如醉、動感強烈,讓人想入非非異想連天。透明狀的潤潔明亮溫雅、半透明狀的朦朦朧朧、似霧非霧,不透明狀的油膩質(zhì)好,色彩艷麗、套色交錯、變化萬千。大的可當擺件,小的可做串珠、手把件,半透明狀、絲狀飄逸,適用雕刻金蟾、貔貅,亮光下金光閃閃,漂亮非凡,猶如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 寶石光以白色居多、紅色、黃色少,白色有三個明顯特征:①熒光性強、聚光性強、透明度強;②表面有明顯風沙痕、魚鱗斑;③帶有淺淺土銹色猶如小芝麻。和托把石有明顯區(qū)別,硬度高、相互摩擦不掉渣。無全包裹性土銹色,較少見。 沙漠漆,最常見最好的有兩種:質(zhì)地為白色和橘紅色,質(zhì)地細而膩、漆包裹好、石皮自然,油性大、密度高,呈半透明狀有玉質(zhì)感,類似玉一樣,石體不大造型簡單,適用于雕刻。 哈密市三塘湖鎮(zhèn)金絲玉的也許就像三塘湖戈壁上的風一樣,來的那么快,撿的也那么快,三塘湖鎮(zhèn)金絲玉美麗嬌艷、含蓄而多情,似初戀情人難以忘懷,停留在夢里追尋它。它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將會為金絲玉的世界添上濃濃彩色一筆。 編審:大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