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坊街,我兒時的記憶 現(xiàn)在已是杭州最熱鬧的游客集散地之一 游客們排著長隊購買的這家店鋪,全然不在我兒時的記憶中 記得小時候,我的大爺爺就住在這條街上 每個周六下午學(xué)校放假后,我就會來到爺爺家 爺爺在周六那天,也總是會留著家中等著我的到來 我剛一進(jìn)門,爺爺就笑呵呵的立馬出門 去到隔壁的羊湯飯店,給我買來我最喜歡的羊肉燒麥 燒麥每次都是用干凈的手帕包裹著回來 給我在小碗倒上醋,遞上筷子, 然后笑呵呵的在一邊看著我吃。 我印象中,小學(xué)的日子就是在每周都有羊肉燒麥吃的日子中度過。 那時,對這條街道的每一家店鋪都那么的熟悉。 還經(jīng)常會有打招呼的老鄰居,討論我下是否又有長高。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jīng)很多很多年了, 笑容在我的記憶中也已經(jīng)變的模糊 我只能依稀記得,有個一直笑呵呵看著我吃燒麥的老人 河坊街,也在后來杭州市的舊城改建中重新規(guī)劃建設(shè)過了 雖然,房子還是那些老房子 但那些,熟悉的店鋪和打招呼的老鄰居都早已不見 雖然,現(xiàn)在的家住的離河坊街也不算遠(yuǎn),但也很少會來這里走一回。 今天,忽然又想走一走這條街道 雖然,他已不是兒時記憶中的那條老街,但總有依稀的記憶飄忽其中 用華為Mate20手機再記錄下現(xiàn)在的河坊街 羊湯飯店,依舊還是兒時那家羊湯飯店 老板,雖然也已白發(fā),但相貌依然熟悉。 只要又路過附近,我都會來這吃我兒時最愛的 羊肉燒麥 我相信,味道肯定還是當(dāng)年的那個味道 但總是少了當(dāng)年咬到嘴里的喜悅 或許,邊上少了位笑呵呵的老人 街角的這家彈棉花店依舊存在,是這條街上唯一保留原樣的店鋪了 和當(dāng)年一樣,呆呆的在門口站了一會 那時,總是會呆呆的在門口看里面的人忙碌的背著個大弓,噔噔噔有節(jié)律的彈著棉花。 今天,呆呆的站了許久,也沒見到店主 看看店主房子門口的藍(lán)色小牌子 很難想象他的那份堅持和執(zhí)著 隨意彎近側(cè)邊的小巷 雖然熱氣騰騰的賣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 但看著還是多份喜歡,或許我小的時候也是如此的等待 離開喧鬧的主街 街道變得清凈 過去的杭城,就是如此的清凈 喜歡這份難得的寧靜,可以慢慢的拿起手機 慢慢的左右比劃,慢慢的看景象的變化 慢慢的按下快門 也喜歡這Mate20手機的手持夜景拍攝功能 可以不用腳架,也能用慢門拍攝夜景 看著手機上的計時器慢慢的轉(zhuǎn)動 畫面,慢慢的從黑到亮。 如當(dāng)年玩手工沖洗照片的感覺 影像慢慢的呈現(xiàn) 當(dāng)年我也是在這樣的28寸自行車上學(xué)會的騎車 雖然,屁股還夠不到坐墊 面人也從兒時的孫悟空,變成了現(xiàn)在的叮當(dāng)貓 跟著手機的鏡頭, 帶你看見今天的河坊街 跟著記憶 帶你看見我兒時的河坊街 以上圖片均為華為 Mate20 手機拍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