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 龍須草、虎須草、燈心草、燈草、赤須、碧玉草、水燈草、鐵燈草。 〔來(lái) 源〕 為燈心草科燈心草屬植物燈心草Juncus effusus L.vat.decipiens Buchen.的莖髓或全草。 〔成 分〕 莖髓含三萜肽類,為γ-谷氨酰-纈氨酰-谷氨酸、纖維、蛋白質(zhì)、脂肪油,并含芹素及多糖、阿拉伯膠及木髎。莖含多糖。 〔作 用〕 一、歷代經(jīng)驗(yàn) 1.清心肺火:燈心有降心火、清肺熱作用。 《本草綱目》: “降心火, 止血,通氣,散腫, 止渴?!?《主治秘訣》: “瀉肺”。 2.利尿通淋:燈心有利尿通淋及退腫作用。 《開寶本草》: “主五淋”。 《醫(yī)學(xué)啟源》: “通陰竅澀,利小水,除水腫閉,治五淋”。 《本草備要》: “利水清熱”。 二、近代研究 燈心,近代未見對(duì)其藥理研究的報(bào)告。臨床觀察有輕度的利尿作用。 〔性 味〕 甘、淡,涼。歸小腸、心、膀胱經(jīng)。 〔功 效〕 清心肺火,利尿通淋。 〔主 治〕 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心煩不安,小兒夜啼,喉痹, 口舌生瘡,創(chuàng)傷等 〔臨床應(yīng)用〕 1.濕熱淋病:濕熱淋病,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等,并伴心煩者,類似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等,常配伍豬苓、澤瀉、冬葵子、木通等,方例《清肺飲》、 《宣氣散》、《天一丸》。此外,尚用治黃疸。 2.心火上炎:證見心煩,失眠, 口舌生瘡,小便黃赤等,類似于神經(jīng)官能癥,常配伍梔子、麥冬、竹葉、丹參、玄參等,方例《燈心梔子湯》、 《燈心竹葉湯》。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腫痛、乳蛾、鼻衄及瘧疾發(fā)熱等。 〔用 量〕 3~5克,處方寫2~3扎。 〔用 法〕 生用,或煅存性用。 〔禁 忌〕 無(wú)濕熱者不宜用。 〔附 方〕 1.清肺飲(《蘭室秘藏》):燈心、豬苓、木通、通草、赤茯苓、萹蓄、瞿麥、琥珀。 2.宣氣散(《丹溪心法》):燈心、甘草梢、木通、梔子、冬葵子、滑石。 3.天一丸(《韓氏醫(yī)通》):燈心、赤茯苓、滑石、豬苓、澤瀉、人參。 4.燈心梔子湯(驗(yàn)方):燈心、麥冬、梔子、竹葉、夜交藤、丹參、玄參。 5.燈心竹葉湯(驗(yàn)方):燈心、竹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