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子女長大、成家立業(yè),意味著我們也漸漸老了。如何與年輕人相處,成了一門學(xué)問,因為這關(guān)系到整個家庭能否和睦融洽。 有老友總結(jié)了和年輕人相處需要牢記的10句話,相信能給您不少啟發(fā)—— 1 歲數(shù)大了不是本錢 這年頭什么都值些錢,就是歲數(shù)不值錢。心里別太過在乎“應(yīng)該”或者“不應(yīng)該”。 叫你聲“老先生”說明對方有教養(yǎng),該回人一張笑臉;有人給你讓座,一定要記得說聲“謝謝”。 2 “想當(dāng)年”并非人人愛聽 如今時代不同了,不要強求別人理解你的光榮歷史和坎坷經(jīng)歷。你吃過野菜,你墾荒造田,可以適當(dāng)說給年輕人聽,但不要指望人人都能理解,更不要時常念叨。 因此,“想當(dāng)年”的話題要適可而止,畢竟“當(dāng)年”不如“當(dāng)今”更實際。 3 少管家中的“閑事” 孫輩的教育是子女的事,不是你的責(zé)任。如今都是“奧特曼”“小豬佩奇”年代了,你還在講“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跟不上時代啦! 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錯位。大事上表個態(tài),聽不聽別太計較。子女征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主動追求清閑自在最好。 4 年輕人一定比你忙 你想孩子了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千萬不要為“孩子為什么不打給我”這種事較真兒。記住:抱怨多了會“兩敗俱傷”。 如果孩子來看你,不要找理由強留著?,F(xiàn)在的年輕一代,工作、生活壓力都挺大,多為他們著想,不要加以限制。 5 自愿付出時別想著回報 幫子女做飯洗衣、照看孩子雖然辛苦,但最好別當(dāng)著子女的面傾訴。若是子女有不理解的地方,也盡可能多些淡定,要想想,趁自己還能行,能幫一點是一點。 記?。骸案冻觥笔撬徒o別人的東西,千萬不要想著再“索要”回來,那會讓所有人都不愉快。 6 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 鄰家女孩乍暖還寒就穿上了短裙絲襪,那是姑娘喜歡“美麗凍人”;老伴做事兒丟三落四,無法完美,那是多年難改的“頑疾”。其實,每人都有自己的習(xí)慣和活法,沒有絕對的錯和對。 改變不了別人就試著改變自己。淡然處之才能和平共處,總比指手畫腳讓人喜歡。 7 待人處事別太摳門 對親朋好友自不必說,就是子女買來東西孝敬,也可以道聲謝。 記?。菏郎蠜]有免費的午餐。怎么花錢可是一門學(xué)問——“人死了錢沒花完”真不如生前慷慨些;但是把積蓄全花光了也不是個辦法,畢竟“人沒死錢先沒了”更悲哀。 8 邋邋遢遢不是小事 人老了懶點可以,但千萬別懶在穿衣打扮上。即便保持樸素,但也要記著整潔干凈。 要知道你的形象不光是你自己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和子女的臉面。你不在乎不行,因為有太多的人在乎。 9 別像存錢那樣存破爛兒 身邊的雜物越堆越多,卻怎么都丟不掉,因為舍不得,但這些東西真的還有用嗎? 如今都追求“斷舍離”的理念,舍棄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這樣才能讓環(huán)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huán)境,從外在到內(nèi)在,徹底煥然一新。 消除寂寞本質(zhì)上還得靠自己 過去住的是集體宿舍,現(xiàn)如今幾乎都住套房。人們過日子就像開私家車,雖然都在一條路上跑,但卻很少人愿意合伙拼車。 咱們老年人就要懂得開好自己的“車”,即使獨守長夜,也要勇敢地往前走。 要學(xué)會廣交朋友、培養(yǎng)友情。平時一起聚會玩樂,隔三差五打打電話聯(lián)絡(luò)感情,這樣才能讓心胸開闊,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