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與行動,是一個人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動準則,行動則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證、思維體現(xiàn)。思想和行動歷來是一對“孿生兄弟”,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決定和指導行動;行動是思想的結果,行動反映和驗證思想。沒有思想的行動是輕舉盲動,沒有行動的思想是紙上談兵。思想的力量與行動的效果,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成功的人,要堅持把思想與行動很好地結合起來,既要善于思想,更要善于行動;既能從思想中獲得行動的方?和力量,又能在行動中得到思想的指導和力量。行成于思,毀于隨。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慎思而謹行,善思而正行。思想要有力,行動要有效。在《玉堂叢語·行誼》一書中,記載了發(fā)生在明代的一個故事,清官楊鼎在升任戶部右侍郎時,擔心難以勝任,便寫下了“十思”的座右銘,以時時提醒和警告自己。這“十思”就是:“量思寬,犯思忍,勞思先,功思讓,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晦,位思卑,守思終,退思早?!币馑季褪?,肚量胸襟要寬廣,別人冒犯要忍耐,工作時要沖鋒在前,評功時要謙卑退讓,坐時要考慮下位,走路要考慮后面,出名時要想到不如意時,有地位后要想到體諒卑下,為官守道要考慮能慎終,年老要考慮早退以讓于后生。這“十思”,告訴人們要堅持仁義寬容、勤勞爭先、淡泊名利、謙虛謹慎、堅定勇敢等。楊鼎“十思”這個座右銘,體現(xiàn)了他的道德修養(yǎng),凝聚了他的人生智慧,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做人、為官、從政之道,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因為它有利于我們行得更好、行得更穩(wěn)、行得更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