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除了天池,長白山還有哪些絕美值得一賞?

 黑白的觸動 2021-03-23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推薦閱讀:

中華十大名山(待續(xù)......): 黃山 | 峨眉山 | 五臺山

另一座天池:天山天池

另一處火山:潿洲島



天池

我國有兩座天池大名鼎鼎:一座在西北邊疆,一座在東北國界;一座臥天山腳下,一座躺白山峰頂;一座形成于冰磧堰塞,一座誕生自火山爆發(fā);一座環(huán)翠掩映,碧綠如翡翠,一座赤巖兀立,蔚藍勝晴空;一座靜若處子,與神圣的博格達雪峰遙相顧盼,另一座暫時靜若處子,被周環(huán)十六峰拱衛(wèi)守佑;一座歲月靜好,和諧安詳,被視為古老神話中的瑤池,唯一興風作浪的是古人想象中的水怪,還被一顆鎮(zhèn)海古榆懾服,另一座曾撼天震地,遮空蔽日,千年前的“暴走”讓周遭的人類至今心有余悸......

新疆阜康市的天山天池和吉林白山市的長白山天池,當說到天池,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追問:說的是哪一座天池? 

蔥蘢環(huán)擁,碧綠如玉的天山天池:


赤巖兀立,蔚藍如洗的長白山天池:


天山天池的遠方是雄偉純潔的雪山博格達峰:


長白山天池周遭環(huán)立白云峰、芝盤峰、錦屏鋒、觀日峰等長白十六峰:


天山天池已在“新疆”一文中作過展示,今天的文章將介紹長白山的勝景,我們就從長白山天池開始吧。


長白山是一座巨型復式休眠火山,誕生于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到兩百多萬年前的更新世初期,在億萬斯年的造山運動中,歷經無數次大大小小的火山噴發(fā),噴溢而出的玄武巖堆疊積累,逐步形成了今天橫跨歐亞大陸東緣、長達1300公里的長白山脈。

成山后的長白山也沒有消停,每隔成百上千年,就要噴發(fā)一次,距今約1000年前,長白山又發(fā)生了一次大規(guī)?;鹕奖l(fā),規(guī)模之大,連上千公里之外的日本京都都聽見了巨響,近處的高麗皇帝甚至以為是天公作威,嚇得大赦國家。

據記載,這次大爆發(fā)噴射出高達30公里的火山灰,被風吹拂向東,漂過1000公里,抵達日本北海道和千島群島,造成了 當地的生態(tài)災難,被日本奈良都記錄為946年“白灰雨”事件。此為迄今為止已知歷史時期最大規(guī)模的火山噴發(fā)之一。

那次火山災難以及日本諸多頻發(fā)的自然災害讓日本人對潛在的危險極度小心,每年都會派專家前來長白山勘測,以預防這座神秘叵測的巨山再度發(fā)脾氣。


火山噴發(fā)固然毀傷無數,破后而立的景觀也創(chuàng)造出氣象萬千的美妙,比如之前分享給大家的北海潿洲島,是海底火山爆發(fā)后形成的神奇線條,而長白山的火山爆發(fā),造就了這一汪讓國內外無數游人魂牽夢縈的湖水。

之所以魂牽夢縈,首先是因為景色絕美。

絕美是環(huán)山擁簇的湖水:

天池面積不足太湖(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的兩百分之一,蓄水量卻達其二分之一,深不見底的火山錐經年累月接納來自降雨融雪涌泉的饋遺,終于匯成了中國最大最深的高山湖泊(最深處達373米),有記載說“湖邊五步外即深不可測”;

湖水深邃幽藍,波瀾不驚,湖面清澈碧透,平整如鏡,如一面清亮又濃艷的明鏡,照得白云藍天時是景,映得烈石火山時是景,即便空濛無物,這一池如染如涂的幽艷已然成景,夏如天藍,冬勝雪白。


絕美是湖水潛映的環(huán)山:

人靠衣裝馬靠鞍,明鏡還需鏡匣扮,如果天池這塊明鏡讓人愛不釋眼,那么環(huán)湖十六峰形成的鏡匣也功不可沒。

冷色的幽藍是清亮的孤高,暖色的赤巖是熱烈的陪伴,千萬年間滾燙的巖漿沉寂后并沒有黯淡:它們堆成了十六峰,群峰疊嶂,共同保衛(wèi)著湖水不受外界污染;它們呈現出黃綠灰,氣勢恢宏,一起裝扮著天池越發(fā)多彩。


(黃褐交替的火山地貌)


這十六峰是:白云峰、芝盤峰、天文峰、華蓋峰、天豁峰、龍門峰、紫霞峰、鐵壁峰、觀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臥虎峰、孤隼峰、錦屏峰、白頭峰。此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秀才劉建封奉旨勘查長白山時,為所歷山峰的命名,沿用至今。


那時十六峰全部屬于中國,到1963年,為了維護和朝鮮的良好邦交,在金日成的多次懇請下,中國國界線在天池地段后退三十公里,從此長白山變?yōu)橹谐缟剑斐匾渤蔀榱私绾?。十六峰之最高峰——白云峰(海?749米)在朝鮮界內,他們改稱“將軍峰”,我國境內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


如今我們可以從北坡、西坡和南坡前往天池,登山路上的風光不同,觀賞天池的角度也不同,北坡景點多,是大多數游客的選擇,西坡觀天池視野開闊,南坡開發(fā)較晚,景觀更為自然原始。

(文中照片皆為北坡所攝,下圖湖面遠方就是朝鮮的地界了)


站在不同的地方,山石將湖面修剪成各樣形狀,比如下面兩張所呈現的心形碧湖。


之所以魂牽夢縈,其次是因為想而不得。

很多人去長白山看天池,往往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有的人一連在山腳下住了好幾天,陰雨連綿,竟沒碰到一次太陽。有的人一年中去了3、4次,竟沒有一次能一睹天池真容......

由于常年白云繚繞,白霧蒙蒙,據說一年中能看到天池的日子不過50天,我看叫“常白山”也無不可。所以啊,看不到實屬正常,看到了那真是運氣不錯。


我是九月中旬的初秋去的,爬山那天天氣晴好,心想著一定能看到天池,然而在換乘中心坐大巴盤旋上升的過程中,云霧越來越厚,心情也像車外的氣溫一樣——越來越涼,山頂下車后,真是涼透了——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呀,“看來,今天是看不到天池了”,心里這樣想著,一邊沮喪地爬坡。


爬到中途,眼前忽然明晰了起來,不知是海拔高了霧少還是風吹霧散,朝下望去,停車場清晰可見,朝上再看,藍天白云分明山前,心情為之一振,有希望!


于是向藍天,踏荒原,朝著觀景臺快速前進,誰知道這云開霧散的美時能持續(xù)多久呢......

后來的旅途證明我多慮了,那天晴好一直晴好,不僅讓我們悠然地賞完天池,還一直持續(xù)到后來的溫泉、瀑布、森林......


終于爬到了制高點,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呈現眼前,箬笠之云恰到好處,再高湖中無影,再低遮我視線;光影斑斕恰到好處,陽光柔和有度,湖水層次有致;五色混搭恰到好處,天藍、云白、山赫、水靛、石黛,一幅有著水墨意境和油畫質感的絕美風景......

當人覺得自己好運,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之所以魂牽夢縈,再次是神秘水怪。

長白山是如此古老,以至于在人類誕生以前,它已經存在了很久。人類對于長白山的第一次記載是4000多年前的《山海經》,其中《大荒北經》寫道:“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肅慎氏之國”,因山色似鹽略白,又沒有鹽的咸味,所以取名“不咸山”,這是長白山的第一個名字,同時這一記載也顯示出長白山一帶是滿族祖先肅慎的發(fā)祥地。

古老的事物往往有傳說相伴,長白山也不例外。傳說,長白山天池孤懸在變幻莫測的云霧中,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是因為水中潛伏著一條巨龍,天池中源源不斷的水就是巨龍所吐,天池也因此被稱為“龍?zhí)丁?,巨龍從大海通過海眼來到天池,所以天池又被叫作“海眼”。


巨龍吐水成天池是假,但天池中有一水怪是有志記載和有眼所見的。

清代《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載:“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近幾十年有多達千人曾目睹了天池怪獸,也有人曾拍下怪獸的行跡,甚至民間還成立了“長白山天池怪獸研究協會”,但終究證據不足不力,且專家說天池中有機質和浮游生物極少,大型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至今,天池怪獸依然是個謎。

未解之謎才讓人著迷,如同水怪之于喀納斯、尼斯湖,也增添了長白山天池令人神往的魅力。


天池固然讓人魂牽夢縈,但也只是大美長白山豐富景觀的一處,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長白山上還有峽谷、瀑布、溫泉和森林等讓人驚嘆不已、流連忘返的景色,下面我們就去領略一下東北第一山的氣象萬千。



瀑布

說長白山是“東北第一山”,我想不僅僅是因為海拔最高的白云峰,還因為這里是東北三條重要河流——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的源頭。長白山之于東北,就如同青藏高原之于中國,是哺育民族的“三江源”。

其中松花江的源頭就是天池。

在環(huán)天池十六峰的西北,有兩座山峰相對而立,一座峰起雙尖,中辟一線,有豁然開朗之貌,名作“天豁峰”;一座形狀如門,傳說曾有鯉魚在此跳躍,名作“龍門峰”。兩峰之間有一狹道,湖水順道而出,這是天池在13公里池周上唯一的出口。

湖水沿山道而下,形成一條溪流,流過了補天石、牛朗渡,流過了1250米的平緩悠然,此時地勢突然陡峭,河流瞬間變成脫韁野馬,抖動白浪,呼嘯而下,轟轟隆隆,氣勢撼人。

溪流的旅途就此終結,壯美的瀑布呈現眼前。


短短一公里的河流有些不起眼,但正是這一條童山荒嶺中的白練,下接偉岸瀑布,上通神圣天池,高懸山巔,宛如一只通向天際的木排,沒有仙人乘槎而上,“天上之水”卻經它而下,由小變大,自弱漸豐,串接多級瀑布,融匯數條河流,形成二道白河,再融入松花江,滾滾向北而去......

這條河流叫“乘槎河”,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在它戛然而止的地方,是長白山最美的瀑布——長白瀑布。


瀑布的下游就是二道白河,我們的游覽不是從天池順乘槎河而下,而是溯二道白河而上,一路上秋色濃艷,溪水清脆,及至蓊郁漸稀,淙淙漸被轟轟淹沒,離火山口更近的長白瀑布就不遠了。


再往前,巨響的源頭出現在秋色掩映的遠方,游客無法走到瀑布腳下,此處是離瀑布最近的觀景臺,盡管沒有貼近,但瀑布的氣勢依然撲面而來。68米的落差讓水柱如咆哮的雪龍俯沖而下,聲音如雷貫耳,濺起浪花無數,水汽彌漫如飛雪漫天,清秀的秋色中和了粗礫的壯觀,形成了一幅綺麗又宏偉的畫面。


哪里有美景,哪里就有攝影師,他們認真地擺弄長槍短炮,細致地調節(jié)明暗平衡,以期將美景之美呈現到最美。


哪里有攝影師,哪里就有美景,當你不知道哪里取景,站在攝影師身后是個不錯的選擇。


長白瀑布不是北坡上唯一的瀑布,自此出發(fā)沿二道白河向北約2公里,還有一處美不勝收的瀑布,它沒有長白瀑布那么氣勢磅礴,卻鮮艷秀美到讓人由衷贊嘆,它就是綠淵潭瀑布。


綠淵潭瀑布不高,最高落差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漸,而后流入深潭。潭水清澈碧綠,瀑影清晰,白瀑蕩漾碧波上,與周圍的高山岳樺、曠古巨石渾然融為一體,美不勝收。


如逢霧氣,潭面白霧彌漫,綠樹褐巖若隱若現,瀑水擊石若有若無,那真是一幅人間仙境了。


綠淵潭南側不遠處是又一池如畫清麗——小天池。

小天池又名銀環(huán)湖,和天池相同,它也是火山噴發(fā)后火山口積水而成;和天池相反,它只有進水口,沒有出水口,因而池水終年不枯。圓形的湖岸環(huán)繞著別具風格的岳樺林,虬枝盤繞,郁郁蔥蔥,倒映水中,美得醉人。


小天池一側還有一座藥王廟和一塊飛來石。傳說唐朝時期,有一群樹妖在小天池興妖作怪,藥王取來女媧補天用的補天石一角——兩塊石頭,鎮(zhèn)住了禍害人間的樹妖,并在此醫(yī)治人間百病。


瀑布景觀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再溯游而上,去看看長白山的另一大奇觀——溫泉。




溫泉

在長白瀑布以北900米處,二道白河上游的河谷兩岸,看到最多的除了層層疊疊的岳樺,就是層層疊疊的“白霧”,以及霧下密密麻麻的、五顏六色的泉口,那景象就像一鍋即將沸騰的蔬菜湯,甚至讓人略感不適。


這里是長白山的一處溫泉聚集區(qū)——聚龍泉,方圓1000多平方米的山體 上,有47個泉口終日不斷從巖石縫隙向外涌出,它們大小不一,水溫也不等,大致在60-83℃之間,屬于高熱溫泉。

溫度這么高,洗手會燙,用來煮雞蛋或玉米則剛好,而溫泉水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使得煮出的食物更具營養(yǎng)。所以溫泉雞蛋成了這里的香餑餑,大部分游客都會品嘗一下。



這里也有專門用來洗手的手湯池,據介紹,用溫泉水泡手泡腳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提升皮膚溫度,改善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緩解長時間登山運動后的肌肉酸痛,可以起到舒筋活絡,強身健體的作用。


秋天的聚龍泉是一幅五彩斑斕的油畫,濃艷的不僅是高處的黃葉,還有地面的苔蘚,以及紅褐、翠綠、幽紫、金黃的礦化層,和硫化氫暈染在青灰火山巖上的橙紅和翠綠凝華,一起表達出秋天最豐富最溫暖的魅力。


但聚龍泉更美的時節(jié)大約在冬季:霧凇滿掛、白雪皚皚的冰冷中有著熱氣繚繞、華煙茫茫的溫熱,當真是神奇又美麗。


說到神奇美麗,我們下面將要去的地方也不遑多讓,這就是——



森林

長白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擁有完好的大片原始森林,植物種類繁多,垂直分布明顯,海拔從低到高有落葉闊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苔原覆蓋。最底層是紅松闊葉林的天下,1100米到1800米之間是樟子松、落葉松和冷杉齊等針葉林的家園,再往上,環(huán)境惡化,土壤稀薄,針葉林望而卻步,岳樺悄然登場。海拔超過2000米后,樹木已無蹤跡,鋪在地面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高山苔原。

(高山苔原)


我們將要前往的是落葉闊葉林帶,這里被稱為“谷底森林”或“地下森林”。

叫“地下森林”是因為這里是長白山海拔最低的景區(qū)。叫“谷底森林”是因為這片森林位于一處深達60余米,寬約3000余米,綿延數公里的山谷。很久以前,造山運動和火山活動造成大面積地層塌陷,形成了巨大的山谷,整片森林沉入谷底。

進入谷底森林后沿棧道前行,兩側古樹參天,古石錯落,空氣清爽,不時有潺潺流水叮咚作響,清脆怡耳,身心愉悅,一掃爬山的疲憊。


一路上還見到不少枯木雕塑,形象逼真,趣味盎然。

比如下面的座山雕:


再比如這座金雕:


路上也看到了一些自然奇觀,比如作為森林苗床的倒木:


林中有不少橫倒在地的樹木,由于林地苔蘚、草本植物對幼苗的競爭以及雨季水濕對種子、苗木的威脅,這些倒木稱為了它們的主要苗床。雖然倒木面積之占林地的7.21%,但其上生長的幼苗株數卻占林內幼苗總數的82.45%。倒木也是微生物的主要棲息地,人為移動倒木會使食物鏈的分解者缺少分解對象,使得倒木中的碳、氮、磷等養(yǎng)分無法歸還自然,打破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傳遞,所以原始森林的倒木是不可以被清除的。

還有一種奇觀是樹包石:


森林中一些種子會落在巖石上,這些巖石上只有一層極薄的苔蘚地衣,沒有土壤,水分較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等到合適的季節(jié),種子依然會萌發(fā),慢慢長成一株小樹,巖石上營養(yǎng)有限,樹根越過巖石找到更適合生長的土壤,以獲得更多水分和營養(yǎng),經過幾十年甚或上百年,就形成了這樣的巨石被樹根包裹的樹包石景觀。

景區(qū)的最深處,就是一望無際的谷底森林了。

“茫茫林海”,雖然我以前很多次用這個詞形容所見的森林,用得都有些索然無味了,但當我看到眼前的森林時,忽然覺得這個詞太貼切了,這是我見過的最像海的森林,像到連比喻都覺得夸大了它們的差距。

同樣碧波蕩漾,同樣海天交接,同樣廣袤無垠,同樣波瀾起伏......

我們懼怕深入海洋,因為其中有未知的神秘,我們同樣不敢深入林海,因為其中野獸出沒,極易迷路。

所以只好站在“海邊”望望,望天上云卷云舒,望峽谷綠浪起伏......


在人類發(fā)現長白山的四千多年里,曾為它取過不少寓意浪漫或吉祥的名字,比如“長白”代表“長相守、到白頭”的美好愛情。

一開始,它叫“不咸山”,北魏時叫“徒太山”,唐時叫“太白山”,金以后才叫“長白山”。

唐時的李太白曾登上太白山,問候太白星,還作詩一首,最后,就在浪漫詩人的浪漫詩作中,結束與太白山的浪漫邂逅吧: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