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當我們向往拉薩時,向往的究竟是什么?

 黑白的觸動 2021-03-23

文中的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允許,嚴禁盜用!



初到
飛往拉薩的飛機,在甘南夏河縣的小機場經(jīng)停,雖然還沒到西藏,卻已經(jīng)到了西藏。
這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與內(nèi)陸機場周遭的開闊不一樣,夏河機場被重山包圍,厚厚的云就壓在山頭,仿佛觸手可及。
候機廳是一座小平房,甚至比一些汽車站的候車室還小,十幾個座位,一個廁所緊挨著一個貨臺,所有的標識都用漢藏兩種文字,廳中幾個旅客好奇地東張西望,剩下的是身著藏服,手搖經(jīng)筒的藏民,他們篤定地閉眼坐在椅子上,口中念念有詞。
拉薩,不遠了。

明媚
拉薩,我來了。
從貢嘎機場乘大巴來到市區(qū),離停車場幾百米就是布達拉宮。
我以為要做一番精心地準備:吃飯、休息、沐浴、更衣,然后懷著嶄新的精神,朝圣般地實現(xiàn)第一次遇見,因為我過去不論接收到何種關(guān)于布宮的信息,里面都不缺“神圣”二字。然而,我離開停車場,走著走著,明媚的紅白就映入眼簾了,我想象中頗具儀式感的相遇變成了不期而遇。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xiàn)在我的世界里,帶給我驚喜,情不自已......”于是情不自已地掏出相機,開啟了隨遇而安的拉薩之旅......
布達拉宮前的馬路叫“北京路”,一路之隔是布達拉宮廣場,這里是拍攝布宮外景的絕佳之地,不論日間月下,廣場上都聚集著不少拍照的游客,但并不會擁擠,偌大的廣場總能提供一個合適的角度。
如果細心,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游客手里除了手機相機,還拎著一瓶水,用來喝嗎?不是,這瓶水可是拍出美照的大秘密。
在廣場選好一個地點,在地上倒一汪水,俯下身子,將手機或相機貼近水面,對著布宮,略微調(diào)整角度,“咔嚓”一按,一副“逆世界”美照到手!
(日間陽光明媚,拍出的是陽光女孩)
(月下夜色浪漫,拍出的是浪漫情侶)
當浪漫或明媚以神圣為背景,大概沒有人會經(jīng)得住這種美的誘惑。所以,布宮廣場上,看到蹲著甚至趴著找角度的扭曲身姿,不要大驚小怪。
初到拉薩,除了布宮的明媚,藍天白云也明媚得讓人贊嘆。天藍得像加了濾鏡,云白得沒有一絲雜質(zhì),暗艷的建筑紅黃黑白,所有的顏色都飽和到了極致,你甚至會懷疑眼中所見到底是真實還是一副美化過的全景照片。如此明媚,怪不得拉薩又叫“日光城”。
作為海拔3650米的高原之城,城郊不遠就是青綠的重山,真的是“一座座山川連著一座座山川”,胖胖的白云就浮在山腰,甚至稍遠一點的建筑都被云所遮,離天如此之近,我看叫“天空之城”也無不可。
(廣場深處有一池湖水,水面如鏡,倒映布宮、小亭、藍天和白云)

(布宮廣場中央立著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
廣場漫步,偶遇一對喂鴿子的哥倆,紅衣小哥展臂灑脫,藍帽小弟溫順乖巧:
年齡雖小,卻看不出稚氣,展現(xiàn)出來的是志氣,還有合作、愛心、耐心:
布宮廣場西側(cè)是藥王山,與布宮所在的紅山隔街而望,登上藥王山,是欣賞布宮的另一處美妙角度。
(從布宮到藥王山的路上有三座白塔,也是很多姑娘小伙喜愛的背景)
藥王山東側(cè)的陡峭山腰上,有一座石窟廟叫“查拉魯普”,這座開鑿于松贊干布時期的小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里面供奉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69尊石刻雕像。過去這里是朝圣者的轉(zhuǎn)經(jīng)路,現(xiàn)在廟下開了商店飯館,炊煙股股,人群攘攘。
之所以叫“藥王山”,是因為這里是藏醫(yī)的發(fā)源地,別看只是座小山丘,卻是西藏的圣山之一。山上隨處可見摩崖石刻、六字真言、瑪尼堆,無不彰顯著信仰的深厚。
所以在這里拍照的女孩們,大都透著一種信仰的神秘和神圣。
說到信仰,我們接下來就進入神秘和神圣的布達拉宮看一看。

輕重
與布宮的不期而遇差點成為擦肩而過。
進入布宮需要提前預約,因為布宮建在紅山上,一般在預約時間提前一到兩個小時進入正門,參觀一下雪城(布宮之下的建筑群)的藏式舊宅和展覽,然后提前半小時爬至二道門檢票通行,超時則禁入,且列入黑名單,七天之內(nèi)不得再次預約!
我上午十一點預約了下午一點的票,按理應該馬上進入,可由于沒有細看規(guī)則,以為時間還早,就在別處晃蕩,中午十二點多才慢慢悠悠地前往布宮。門前排著老長的隊伍,我尋思這么排下去趕一點肯定進不去啊,就問了一下前面的人,結(jié)果人家告訴我他們預約的是兩點半的,進去還要爬一段路,一點的早進去了!
我這才仔細看了看票背的說明,心頭一緊!來西藏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布宮,難道就這么錯過?人一著急,體面和教養(yǎng)就跟不上了——插隊,只能如此。
于是,我低著頭,彎著腰,一邊“扎西德勒,預約時間快到了,對不起,借過”,一邊在人群中向前突擊,一路上好幾個白眼和抱怨,我視而不見。沖過正門的第一道關(guān),雪城的建筑已經(jīng)來不及看,一路小跑奔向二道門,又是黑壓壓的一群人,再把臉皮加厚,一頓“扎西德勒”下的猛沖。檢票小哥看到我滿頭大汗、氣喘吁吁,雖然過了預約時間幾分鐘,也放我通行了。
站在二道門前仰望布宮,才感到有點頭暈,高原奔爬數(shù)百米,背上還有個不輕的包,不高反也得給我整出高反,布宮啊布宮,為了看你一眼,我多不容易!
稍作休整,繼續(xù)上爬。
沿著“之”字形的石梯蜿蜒而上,路上的顏色依舊如藍天白云,鮮明而飽和。大片的白色是白宮的宮墻,代表和平;墻頭的紅色以及山頂紅宮的紅色,代表權(quán)力;偶爾一兩座屋舍是黃色,代表繁榮;窗口和門前的簾布是黑色,代表莊嚴。
(黑簾布上的圖案叫“金剛結(jié)”,是古象雄苯教和佛教的護法印記)
爬到這兒,離進入宮殿就不遠了,路分兩支,左面是古代有地位的高僧大德的進宮之路,右面是普通百姓的朝拜之途。
這里是高原之城的制高點,向?qū)m外俯瞰,拉薩的山水云木、樓市街衢盡收眼底。
再往上,來到了布宮宮殿門口,殿宇下是一個小廣場,四周圍有黃墻紅欄的廊道,可以在其中坐著休息一下,因為接下來,穿過那扇印有金剛結(jié)的黑簾,是布宮乃至整個拉薩和西藏最精深、最神圣的內(nèi)部境地。
很遺憾,內(nèi)部嚴禁拍照,所以下文中你不會看到靈塔、佛像、唐卡、拉康、曼扎、壁畫、曼陀羅......只能通過我有限的記憶和平庸的文字粗知一些鳳毛麟角,如果勾起了你的一點興趣,可以親自前往一窺其奧。
布達拉宮初建于公元七世紀,和上文介紹的查拉魯普廟建于同一時期,是吐蕃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修建的。后來吐蕃內(nèi)亂,布宮毀于兵燹,17世紀時達賴五世重新修建,后經(jīng)歷代達賴擴建,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在很長的歷史中,布宮是藏族政教合一的修道和行政中心。
布達拉宮,正如你在上面的照片所見,鮮明的紅色和白色分別是紅宮和白宮。白宮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以及修行的地方,位于中央的紅宮是座“靈堂”,里面存有珍貴的靈塔和佛像。
“布達拉”三字是梵語音譯,意為“普陀”,是觀音菩薩所居之處,傳說藏王松贊干布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紅宮中有一座圣者殿,殿中供奉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觀音菩薩像。
布宮很大,一座座拉康(佛殿)數(shù)不勝數(shù),一尊尊佛像指不勝屈,與宮外的明媚迥異,宮內(nèi)一派暗媚,深沉的色調(diào)和濃郁的藏香會讓你不由地敬畏和沉重,而當你聽到一個個奉獻和救贖的故事,又會不由地敬愛和虔誠,這大概是一種信仰的情愫。
偌大宮殿中的每一尊佛、每一座像、每一件法器、甚至某個不起眼的墻角,都蘊含著說不完的故事,導游所講的,只不過是最膚淺的傳聞,隱藏其下的是深厚的藏族文化和歷史,會勾起探其究竟的欲望,而我對此所知不多,也只能走馬觀花地聽個熱鬧、看個新鮮,下面再給大家分享幾個新鮮的見聞。
紅宮中有五座靈塔,供奉著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其中五世達賴(就是重建布宮的那位)的靈塔最高,塔身包裹有黃金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據(jù)說建造中耗費的黃金有11萬兩,最神奇的是塔身上鑲有一顆白色的珍珠,導游說那是“象腦珍珠”,是大象腦子里孕育出來的珍珠!如此多寶貝,可謂價值連城。
靈塔是塔葬的建筑,而塔葬是藏族最高規(guī)格的葬儀,只有高僧或活佛圓寂之后,才可以得到塔葬的待遇。
十三世達賴靈塔殿之輝煌與五世達賴不遑多讓,建于1936年,是布宮最晚的建筑,殿內(nèi)除了靈塔,還供奉著一尊銀造的十三世達賴像和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扎”(一種供養(yǎng)資糧的法器)。
布宮內(nèi)部,儼然另一個世界,這不僅僅是明媚和暗媚的感官分野,也是輕俗和沉篤的精神鴻溝,當走出布宮,重新站在藍天白云下的時候,我有輕松一些,但隨之而來的是緊密的行程和計劃,而不久前的沉重,卻也伴隨著一些心無雜念。
下山后,我在轉(zhuǎn)經(jīng)筒前遇到了這位藏族阿婆,她的皮膚黝黑又滄桑,她的表情淳樸又篤定,不知道她花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轉(zhuǎn)過了多少個經(jīng)筒,走過了多少世人看來無謂的道路,但她依然再走。
她,
輕松嗎?
沉重嗎?

頗章
關(guān)于“沉重”的話題也許有些沉重,但它只是人生的一個維度,就像四季有冬天,也有夏天;達賴有冬宮(布宮的白宮),也有夏宮。
我們這就去夏宮感受一下更明媚的明媚。
夏宮——羅布林卡。
如果不是藏式的顏色和屋瓦,這里和江南園林也沒什么區(qū)別,除了幾座宮殿,到處是綠樹鮮花、碧水畫棟,甚至還有一座動物園。
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
漫步園中,看到最多的建筑叫“頗章”,有的花團錦簇,布局精美,有的古樸典雅,鶴立綠叢,真的是呼應了它們的名字——從設計到建筑,都“頗費周章”。
當然,“頗章”一定不是“頗費周章”的意思,而是藏語的“宮殿”。羅布林卡有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準增頗章、夏典拉康、達旦明久頗章為主的眾多殿宇,各個森嚴輝煌,瑰麗大氣。
下面這座是達旦明久頗章(意為“永恒不變宮”),建于1954年,是十四世達賴的起居修行之所。它既有寺廟的建筑特色,又有宮殿別墅的藝術(shù)風格,是眾頗章中最富麗堂皇的一座。
(達旦明久頗章內(nèi)部一角)
(達旦明久頗章的正面)
(達旦明久頗章的側(cè)面)
下面這座是金色頗章,建于1922年,是十三世達賴的起居修行之所,殿內(nèi)有精美的壁畫和木雕,內(nèi)容大都是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事跡,是繪畫和雕刻藝術(shù)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jié)合。
下面這座是格桑頗章,建于1755年,是羅布林卡最早的宮殿之一,七世達賴的起居修行之所,七世達賴名叫格桑嘉措,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宮殿。后經(jīng)擴建,成為歷代達賴的辦公場所。
除了金碧輝煌的宮殿,園中也有曲徑通幽的小屋,也許是伺候達賴的仆人們的居所,那明艷的大片黃色和點綴其上紅白黑,依舊充滿著藏式特色。

雜詩
以上所覽,不論是布達拉宮還是羅布林卡,都是舊時藏族高層的居所,而要感受市井的氣息,我們得去拉薩最繁華的八廓街。
(八廓街前景,高聳的經(jīng)幡柱叫“扎西達爾欽”,后面是著名的大昭寺)
八廓街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這里匯集著商人的精明和信徒的虔誠,交雜著叫賣的喧囂和祈禱的寧謐,彌漫著詩意的浪漫和生意的浮躁,充盈著古老的氣息和時尚的文藝......
我去過不少地方,但從沒有哪個地方讓我覺得如此不可思議!
(街道上商鋪林立,人群熙攘)
(熙攘人群中,一部分是轉(zhuǎn)經(jīng)的信徒,周圍在說笑嬉鬧,他們在五體投地)
(有人穿著藏服穿梭于繁華,手挽著手,是為了今生的記憶)
(有人穿著藏服端坐于廟前,手搖著經(jīng),是為了來世的福祉)
(年輕的扎西和卓瑪雙手合十,想把虔誠和憧憬留在照片)
(美麗的姑娘手撫經(jīng)筒,要在這一刻靜默深遠)
人們懷著各自的向往、抱著各自的欲望,表演著,踐行著,印證著,期盼著,有的在虛妄著永恒的瞬間,有的在苦度著瞬間的永恒......
街角一座黃色的酒館在一排白墻中格外醒目,它叫“瑪吉阿米”。醒目的不僅是它的顏色,還有它的故事。
有那么幾句詩,你可能聽過: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誰,執(zhí)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高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結(jié)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那一世,我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這些能讓文藝青年小心肝顫起來的文字出自倉央嘉措,如果他只是一位多情的詩人,倒也罷了,可他偏偏是藏族萬人之上的宗教領(lǐng)袖——六世達賴喇嘛,身世和才華,讓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上面的小酒館,就承載著倉央嘉措眾多故事中的一段。
傳說,倉央嘉措跋山涉水尋找至尊救世度母,遍歷西藏,一天,在拉薩八角街(八廓街)一個小酒館休息,門外有一個嬌美的少女掀簾窺望,她月亮般的明眸一下子抓住倉央嘉措的心,他為之傾倒迷醉,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在那東方的山頂上》。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頂上,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未嫁嬌娘的面容,時時浮現(xiàn)在我的心上”,這首詩獻給了少女,從此我們知道了她叫瑪吉阿米,那個酒館也成了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幽會的密宮。
如今的小酒館充滿文藝氣息,有歐美音樂、卡夫卡、艾略特、繪畫、攝影,很多人慕名來到酒館小酌兩杯,也許也懷著邂逅明月般明亮眼眸的春心。
靜謐也好,喧囂也罷,文藝也好,浪漫也罷,一切一切的故事,如果沒有八廓街所圍的那座寺廟,都不會發(fā)生。
大昭寺,因為它,拉薩才被叫作“拉薩”。

信仰
大昭寺同樣建于1300多年前的松贊干布時期,起初叫作“惹薩”,據(jù)傳是因為在大昭寺修建的三年中,一只白山羊立了大功,藏語中山羊叫“惹”,土叫“薩”,最初的佛殿就叫“惹薩”,后來又改名“祖拉康(經(jīng)堂)”和“覺康(佛堂)”,而“惹薩”成了整座城市的名稱,也就是現(xiàn)在的拉薩。
所以在拉薩可以聽到一句話叫“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
(大昭寺金頂,這里可以俯瞰全寺,也是看辯經(jīng)的好地方)
大昭寺建立起來后,周圍又修建了四座宮殿,引來了周邊各國眾多的朝圣者,逐漸踏出了圍繞寺廟的八廓街原型,再后來,販夫走卒也被生氣吸引,在此駐扎成為行商坐賈,漸漸形成了今天信仰與經(jīng)商并存的八廓街。
大昭寺究竟有什么感召力,會吸引那么多人來此朝圣呢?
原來,釋迦摩尼圓寂后有三座等身像流傳于世,其中12歲的等身像最為精美尊貴,從印度流落到了中國的唐王朝,7世紀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又將這件寶物請到了大昭寺(最初在小昭寺),佛陀坐鎮(zhèn),自然成為信徒心中的圣地。
古代的尼泊爾信徒來到大昭寺朝圣是傳聞,而我在寺中親眼目睹了金發(fā)碧眼的歐洲人坐在等身像下冥想,當然也有很多信佛的藏民和漢民。
我端詳了一下釋迦摩尼的等身像,這相當于在看釋迦摩尼12歲的照片,并沒有看出12歲的樣子,相反,與其他圓潤飽滿的佛像也沒有太多區(qū)別。導游介紹說信徒們會在重大的日子給佛像貼金,所以佛像“長大長胖”了,不是原來的樣子。盡管如此,我還是有些頭皮發(fā)麻,這可是釋迦摩尼啊,古往今來,全世界最有影響的人之一??!
除了釋迦摩尼等身像,大昭寺中的壁畫、雕刻和強巴佛也都是名盛而神圣的,同樣由于嚴禁拍照,不能在這里展示給大家,感興趣的你可以親去一看。
下午時分,大昭寺一樓的院落中會展開辯經(jīng),紅衣的僧人們?nèi)齼蓛删墼谝黄?,一人坐,一人站,坐著的態(tài)度溫和,站著的言辭激烈,還不時拍手揮臂,我不懂這其中的規(guī)矩,只道:原來,這就是辯經(jīng)?。?/span>
(大昭寺院中一只小貓)
大昭寺北面不遠是小昭寺,同樣建于七世紀,由文成公主奠基建成,所以最初由文成公主請來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供奉在這里,而大昭寺供奉的是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帶來的8歲等身像。八世紀初,金城公主進藏,把12歲等身像迎請到大昭寺,把8歲等身金像請到了小昭寺,從此兩尊佛像易寺而居。
(小昭寺中轉(zhuǎn)經(jīng)的信徒,兩旁墻壁上有精美的壁畫)
話說釋迦摩尼等身像只有三座,另一座25歲等身像在印度,中國的西藏獨占兩座,怪不得那么多佛教徒向往去西藏朝圣。

回歸
很多人去拉薩,不是為了打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去,有的甚至就在八廓街的小酒館里喝了一個假期的酒,圖什么?
如果是逃避,那麗江的溫柔鄉(xiāng)豈不是更好?
如果是刺激,那日喀則的珠峰豈不是更高?
也許都不是,拉薩有一種神奇,就像鄭鈞在《回到拉薩》中所唱:
純凈的天空中有著一顆純凈的心
不必為明天愁,也不必為今天憂
來吧來吧,我們一起回拉薩
回到我們闊別已經(jīng)很久的家

我想,時間漸遠,我會忘掉拉薩的很多東西,哪些佛,哪些頗章,哪些曼陀羅......但那種神奇的感覺會歷久彌新,那些云,那些明媚,那些斷舍離......
正如在布宮墻下隨手一拍的這張照片:歷史的宮墻模糊了,清晰的是動人的格?;?.....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