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高度繁榮的大唐年間,有三種楷書體系問世,并一直延續(xù)至今,這便是歐陽詢所創(chuàng)的歐楷,顏真卿所創(chuàng)的顏楷,以及柳公權(quán)所創(chuàng)的柳楷,三種楷書體系各有千秋,不過傳承至今,學(xué)習(xí)者最多的,當(dāng)屬歐體楷書。 歐體楷書的最大的特點,為“平正中見險絕”,鋒芒畢露,處處透露著美感,就拿歐陽詢筆下的《九成宮醴泉銘》來說,此作被后世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其書體秀勁,圓潤,一筆不茍,楷中帶有隸書意趣,為歐書中上品,為歷朝歷代書法家所重。 可是歐陽詢除了碑刻作品之外,并沒有墨跡本傳世,且無論是《九成宮醴泉銘》還是其他的碑刻作品,都因為時間太過久遠(yuǎn),碑刻遭受到了歲月侵蝕和人工破壞,字跡早已失去了純正歐楷的意味。 以至于后世至今的書法家們,無法得見歐楷的真正面貌,這就導(dǎo)致很多書法家的歐楷,各有各的特色。 就像當(dāng)今著名的歐楷大師田英章老師,他的歐楷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歐陽詢的“險絕”意味,這樣雖然看起來更舒服,寫起來更簡單,可這并不是純正的歐楷,只能稱為是“田楷”。 如若想學(xué)習(xí)真正的歐楷,在沒有歐陽詢墨跡本和碑刻損壞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去學(xué)習(xí)清末時期的姚孟起。 姚孟起在書法史中名聲不顯,只知他是清朝年間的貢生,史料中說他是歐陽詢體系的最佳傳承人。 他的歐楷水平,要遠(yuǎn)超田英章。 他的筆下有一幅歐楷作品,是臨摹的歐陽詢《皇甫君碑》,從此作之中,就可以看出,歐楷氣息有多么的濃郁。 歐陽詢楷書《皇甫君碑》是歐陽詢所有作品中,歐楷特點最顯著的,此作比其他作品更為“險勁”,是不輸九成宮的存在。 而姚孟起臨摹的《皇甫君碑》補全了原碑上因為風(fēng)化和人工鑿?fù)負(fù)p失的字跡,還原出了原作“瘦硬勁挺,法度森嚴(yán),中宮收緊”的特點。 此作之中,結(jié)體緊密內(nèi)斂又字形舒展,險勁峭拔中見出沉穩(wěn),氣勢磅礴,雅正大氣,神采翩然,端的是一件傳世名作。 自清朝至今300多年歷史,沒有一個人的歐楷,比姚孟起寫得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