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瑯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醉翁亭也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被貶滁州時著散文名篇《醉翁亭記》而揚名海內(nèi)外,醉翁亭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宋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結(jié)為知音。為了便于歐陽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shù)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fù)建,終不為人所忘。


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fēng)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未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屋已建到“數(shù)百柱”,可惜后來多次遭到破壞。清代咸豐年間,整個庭園成為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fù)了原樣。

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偯娣e雖不到1000平方米,卻有九處互不雷同的景致。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臺、覽余臺,風(fēng)格各異,人稱“醉翁九景”。

瑯琊山不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淵源久遠;自唐宋以來韋應(yīng)物、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堯臣、宋濂、文征明、曾鞏、薛時雨等歷代無數(shù)文豪墨客,賦詩題詠。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后最高處有一高臺,名曰“玄帝宮“,可登臺環(huán)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