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仍然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晚上出去到窗簾店看窗簾,豆丁在家哭得不得了,等爸爸媽媽回來,豆丁成了一個淚人,眼睛哭腫了,眼神透著一絲驚恐。媽媽見了是心疼極了,連忙抱著豆丁,豆丁就拼命往媽媽的懷里鉆。后來媽媽跟爸爸說,以后晚上就不出去了,看豆丁哭成那樣,實在不忍心。 現(xiàn)在豆丁已經(jīng)快是11個月的寶寶了,見到媽媽走開始會哭了。媽媽說豆丁有分離焦慮癥。一見到媽媽背著包開門要離開,豆丁就心急得不得了,如果是在爸爸懷里,豆丁幾乎要掙脫爸爸的懷抱,撲向即將離去的媽媽。有時如果爸爸把豆丁放在媽媽的肩膀上,豆丁就牢牢抓著媽媽的衣服,或是拽著媽媽的背包帶子,嘴巴里恩恩不肯讓媽媽走。 爸爸也聽奶奶講起,豆丁有時睡在床上,奶奶陪在身邊,醒來,總是驚恐萬分,一個人從被子里爬出來,頭翹著,幾乎是快要朝向天花板,然后東張西望,掃視房間,看到只有奶奶在,就開始哭起來。奶奶說,豆丁醒來,看不到爸爸媽媽總是會哭一會。那種眼神就是那種特別沒有安全感的。 如果此時爸爸正好進到房間來,豆丁透過蚊帳看到爸爸,馬上破涕為笑,向爸爸發(fā)出啊啊啊的聲音,然后開始爬向爸爸,爸爸抱起豆丁,豆丁就伸出一只手臂,指向前往,似乎在指揮爸爸我們到外面客廳去吧,爸爸就抱著豆丁小碎步,地咚地咚,向客廳走去。 如若是媽媽來了,媽媽是不用出現(xiàn)的,只要叫一聲豆丁,房間里的豆丁一聽到,頭馬上轉(zhuǎn)向聲音發(fā)出的地方,整個身子立馬扭動起來,雙手擺動,很是興奮。知道媽媽回來了。媽媽在洗手間洗手,豆丁看到就要到洗手間去,然后趴在媽媽的肩膀上,笑得合不攏嘴,小手輕輕拍著媽媽的肩膀。 豆丁,我們這一輩子似乎都在尋找安全感,我們是一直在適應(yīng)每一個幾乎沒有預(yù)期的離別。 我們有時真的特別害怕離開,害怕那種沒有告別的離開,那種悄無聲息的離別。我們總是喜歡待在那個我們熟悉的地方。 爸爸也曾記得,那時爸爸特別小,有一個夜晚,爸爸起來,發(fā)現(xiàn)房子里爺爺奶奶都不在,爸爸獨自面對著黑暗,開始大聲哭喊,黑暗中無人回應(yīng)爸爸的哭喊,自己的哭喊猶如是被拋進一個無底洞。后來爸爸打開房間門,走到外面房間,打開門,站在門坎上,更加大聲的哭喊,對著無邊的黑夜。后來奶奶回來了,爸爸也哭累了。然而爸爸很多年之后,都沒有忘記在當(dāng)時在一個孩子心中的絕望與害怕。 最初的害怕往往是留下最深的痕跡。 所以有一次,爸爸媽媽帶著豆丁到外面游泳,那是一個豆丁相對陌生的地方,我們一把豆丁放到泳缸,豆丁就開始猛烈甚至撕心裂肺地哭,手緊緊抓著我們,不肯下水,那種哭喊中爸爸看到了豆丁的無助。現(xiàn)在爸爸終于明白,在為人父之后,女兒哭背后的情感都是可以被感知的。那天豆丁沒有游泳,我們抱著豆丁在浴房里轉(zhuǎn)了很久才平復(fù)了豆丁的情緒。 在沒有成為一個父親之前,永遠都不會明白,當(dāng)一個孩子哭泣,孩子是有么無助。 豆丁,我們下次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