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又名“國老”,民間也叫和事佬,在中藥方里,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員,可謂老面孔了。俗話說:“藥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在中醫(yī)處方中,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藥。這是因?yàn)楦什菥哂姓{(diào)和諸藥的本領(lǐng),是當(dāng)之無愧的“百搭之王”。因甘草是中藥材中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一味藥,素有“十方九草”之說,任何一味中藥都無法與之相比。以《傷寒論》為例,用甘草的藥方占62%。甘草為藥食兩用,其根深扎于土中,其味甘,得土氣最全,可以和諧地與諸藥相配伍,能調(diào)和眾藥,使之不爭,隨氣藥則入氣分,隨血藥則入血分,皆得其效。  近幾年,這個調(diào)和諸藥的“公仆”形象,有升到“貴族”的趁勢。此話從何說起?人所共知,當(dāng)今最難治愈的病,當(dāng)推艾滋病。古代的孫思邈、李時珍等醫(yī)藥大師也沒有料想到,如今,甘草竟然悄悄地露出頭角,成了戰(zhàn)勝艾滋病的希望之藥。中國所產(chǎn)的18種甘草,化驗(yàn)認(rèn)定,含甘草甜素為3.63%~13.06%,是針對艾滋病的有效成分。治療艾滋病的甘草甜素就是從甘草中提純出來的。注射甘草甜素,可使病情明顯好轉(zhuǎn)。 甘草,顧名思味就知道它是甜的,中藥有很多甜的,但是甘草是最甜的,嘗一下甘草嘗到最后會有點(diǎn)苦味,也就是說甘草甜的發(fā)苦,甘草味之至甘稱為甘草?!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甘草,味甘,性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 甘為土之味,而甘草肉色又是黃的,黃為土之色,甘草春天生苗,夏天長葉,秋天開花,冬天結(jié)實(sh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全都占了,得四氣之全,而土生四象,所以這一切都說明了甘草具有土的特性(厚德載物),也就是說甘草具有土的功用。我們?nèi)松砥⑽笇偻粒什菽苎a(bǔ)脾胃土之氣,調(diào)理脾胃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甘草。 土生萬物,可又化萬物,天下萬物都會歸于土,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連我們的生活垃圾都是用土掩埋靠土之氣來化掉,土能把沒有用的化成有用的,甘草就有土的這一特性,把我們體內(nèi)有害的給化掉,所以甘草有一強(qiáng)大的功用就是解毒。甘草能解毒估計大家也都知道吧。 土厚重緩和,甘之性就緩,甘草就能緩急,物之氣,和順者,就比較美麗,急疾者,就比較丑惡,甘草能化急疾為和順,使人身經(jīng)脈通調(diào)和順,氣血勻灌全身,于是筋骨堅,肌肉長,氣力倍。甘草性格甘緩,但治病之力并不大,可是仲景《傷寒雜病論》二百多首方子,竟有一半多用到甘草,為什么?甘草具有土之性,土厚德載物非常的有包容性,所以甘草也非常的有包容性,無論多么猛悍的藥在甘草的包容下以其甘緩之性可以緩和其猛悍之性,就好比暴脾氣的武將李云龍配一個性格和緩的文人趙剛當(dāng)政委,所以很多治病的方子都會用到甘草來和百藥,甘草也因此有國老之稱。 在中藥材大家庭中,甘草算是老資格了,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籍里,就記載甘草性味甘平無毒,能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素稱“百藥之王”。然而它卻默默無聞,甘當(dāng)配角,能使各藥互相和諧,善解其他藥之毒性,于調(diào)和之中顯得補(bǔ)力平穩(wěn),能緩慢地健脾強(qiáng)肺,虛懷若谷,海涵萬族,得到“國老”之美譽(yù)。 甘草除解毒、調(diào)和藥性外,還可清熱、祛痰、止咳,有強(qiáng)心、抗炎癥、抗過敏的作用。甘草生用瀉火解毒、止咳、通淋。用甘草提取液制成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頗有效。從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制劑,對慢性肝炎的肝功能恢復(fù)具有較好的作用。把甘草用于潰瘍病,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備注:一般情況下,甘草不可當(dāng)茶長時間飲用。久服甘草會產(chǎn)生類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的副作用,使血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多,導(dǎo)致高血鈉、低血鉀癥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小腹脹滿、食欲差等。此外,甘草與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臨床組方時需要注意,切不可同時使用?。?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1/03/1812/217944133_10_20210318124319286_wm' 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1/03/1812/217944133_10_20210318124319286_w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