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公劉版》上卷第三篇.德經(jīng)第十一章,長生久視的常德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說明1,“知其雄,守其雌,……圣人用之則為官長”在通行本為《道經(jīng)》卷的第二十八章。 《道德經(jīng)》通行本第二十八章[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2,“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在通行本的《德經(jīng)》卷第五十九章中。 通行本《道德經(jīng)》第五十九章[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經(jīng)文注解: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③不離,復(fù)歸于嬰兒④。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⑤,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復(fù)歸于無極⑦。知其榮⑧,守其辱⑨,為天下谷⑩。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11。樸散則為器12,圣人13用之,則為官長14。是謂根深固柢15,長生久視16之道17。 ①,知其雄:知,切實掌握。其,指示代詞,虛指。雄,雄性,這里引申為雄性的剛強。 ②,雌,雌性,這里引申為雌性的柔弱。 ③,常德:常,固有不變的。德,德行品質(zhì)。 ④,嬰兒:這里指赤子,引申為具備善良純潔和專注忠誠的嬰兒狀態(tài)。 ⑤,式:法式,公式。 ⑥,忒:差忒,差錯。 ⑦,無極:古代道家哲學(xué)思想,代表著宇宙產(chǎn)生之前的混沌狀態(tài)。這里引申為看似黑白不分的混沌狀態(tài),“莫知其極"的超級境界。 ⑧,榮:榮耀。 ⑨,辱:屈辱。 ⑩,谷:莊稼和糧食的總稱,這里引申為播種。 11,樸:樸道。 12,圣人:古代哲學(xué)專用詞,指德行高尚,智慧高超的道者。 14,官長:行政單位的主管官員,這里引申為人類命運的主宰。 15,根深固柢:根,根基。柢,柢底,底蘊。固,穩(wěn)固。 16,長生久視:長,長久。生,生存。久,永久。視:視察。 17,道:法則。 譯文切實掌握雄性的剛強,卻堅定守持雌性的柔弱,寧愿做天下間低流的小溪, 寧愿做天下間低流小溪的德行品質(zhì),這是永恒不變的常德沒有離棄,復(fù)歸回到純潔善良和專注忠誠的嬰兒狀態(tài)。 辨析黑白善惡是非,卻能堅守度過黑暗時培養(yǎng)的優(yōu)良品質(zhì),并能把這種品質(zhì)作為法式向天下推廣, 并把這作為己任向天下和社會推廣,這是傳承的永恒的常德沒有出現(xiàn)偏差,復(fù)歸回到混沌狀態(tài)的無極境界。 切實掌握風光無限時的榮耀,卻能堅守度過屈辱時所形成的優(yōu)良品質(zhì),又甘愿把這種優(yōu)良的品質(zhì)廣播天下, 把這種優(yōu)良的品質(zhì)廣播天下,這種永恒傳承的常德才是富足的,歸復(fù)回到人類社會原始大道的淳厚樸實。 人類的樸道一旦喪失,那么人類就將成為物類而非人類而泯滅人性,圣人一旦操守常德則成為人類命運的主宰, 這叫做根基深厚底蘊穩(wěn)固,這是人類永久生存的大道,同時也是永久不變的考評視察一個人是否擁有常德的法則。 ![]() |
|
來自: 百歲無疾的秘籍 > 《《老子.公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