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這個世上,大多人都認為,只要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就肯定會對自己好。其實,這是不正常的想法。 要知道,除了你的家人,沒有人會真心待你。哪怕你一廂情愿地去付出,到頭來你得到的,有可能只是別人的恩將仇報而已。 生活中,終究是白眼狼多過有心人,終究是過河拆橋的行為多過感恩的舉止。 好比你的親戚來找你借錢,你會怎么辦呢?大多人都認為,親戚肯定會還自己錢的。因為他們不是外人。 可是,越是親戚,就越是會拖著你的錢財不還。
你的錢財就不要和你的親戚相互靠近了,因為別人會覬覦你的錢財,而且還會對你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想法。 而要是你有錢之后,就不要過分顯擺,讓別人知道了。因為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人產生對你的敵意。 尤其是人到中年之時,請收起你的窮慷慨。這看起來是積德積福的做法,可實際上,卻是一種偽善的行為。 02 為何說人到中年,就別過分慷慨了呢? 因為人到中年,既要贍養(yǎng)父母,又要撫育自己的孩子,更要償還貸款。你的錢財,簡直就是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tài)了。 在這個情況下,要想自己能夠保存好錢財,要想自己能夠有余錢,那就不能過分大方地做人了。 大方這個詞,應該是對家人而言的,而并非是對外人而言的。 可在生活中,大多人仿佛都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把最大方的一面亮給了外人,而把最小氣的一面留給了自己的家人。 這種人,可以說他們沒有分清楚輕重緩急,沒有做到權衡利弊。 要知道,越是對外人慷慨,外人就越是會把你當成是“冤大頭”一般,時不時就會壓榨你,讓你給他們送錢。 就像是你對你的同事朋友特別好,凡事都給他們幫助,甚至還為他們兩肋插刀。 可等你出現問題的時候,或者說等你身處在困境的時候,又有多少人來幫助你呢?基本上是沒有人的。 這個社會,是“趨利”的社會。而人,恰恰也是“趨利”的人。 如果你在慷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不加節(jié)制,到最后,吃虧的肯定是你自己。 03 曾見過這么一個人,他是單位里面的老好人。 不管什么時候,只要別人請求他做事,他都會立馬去做。而且,他還是不懂得拒絕的那種人。 在他四十四歲那年,他就因此被人騙了好幾萬元,損失慘重。 他某個工友找到他,跟他說,自己家因為沒錢裝修,看看他能不能給予自己一些幫助,只要他肯借錢給自己,自己絕對會在一年后“連本帶息”償還。 他聽信了工友的話,而且他也過分老好人了,不想工友有任何心理負擔,也不想自己與對方出現什么關系上的矛盾。 所以他決定,口頭上承諾就夠了,不需要簽字條。 剛開始借錢給這個工友的時候,這個工友還是很高興的,對他的態(tài)度也特別好。 可是,過了幾個月之后,他發(fā)現,這個工友竟然拉黑了自己的微信,而且把自己的聯系方式拉到了黑名單之中。 這時候,他才發(fā)現不對勁。 過了幾天后,他就氣沖沖地跑到他家那邊,當面跟他對質,問他為何不還錢。 可這個工友,他卻矢口否認自己借了錢。而且,工友還威脅他,要是再胡攪蠻纏,沒有證據,他就報警了。 因為他沒有借條,所以他無可奈何,只能是吃了啞巴虧。 04 在生活中,像這種借錢不還,還振振有詞的人,他們只會欺負老實人,用人情關系去綁架那些大方的老好人。 就拿上文中的那個老好人來說,他之所以被人套路,被人欺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過分慷慨了,沒有防人之心。 其實,老祖宗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span> 你可以不害人,你可以不騙人,但你卻不能阻擋別人不騙你。 有一個故事,叫做《農夫與蛇》。里面的農夫一片好心救了凍僵的毒蛇,可到頭來換來的,終究是被毒害的下場。 有一個現實,叫做《東郭先生和狼》。里面的先生救了一匹狼,可他險些落得被狼吃掉的下場。 因此,人活著,可以稍微好心,可卻不能過分好心??梢陨晕⑸屏?,但卻不能過分善良。 因為人的大方,還有人的善良,那是有限的,也是珍貴的。應該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豺狼。 人到中年,請收起你的“窮慷慨”。因為你的過分慷慨,將會是你過分貧窮的根源。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