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52歲,山東人,因患肺膿瘍病住院治療,當(dāng)時(shí)膿瘍已愈。最近咳痰黃稠,痰中有時(shí)夾血絲,氣味腥臭,兼胸痛,微喘,前額頭痛,后頭痛,頭暈,舌苔薄黃膩,脈滑。 辨證:熱毒壅肺,痰瘀互結(jié)。 治法: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藥方:蘆根、桃仁、生薏苡仁、炒冬瓜子、黃連、法半夏、炒瓜殼、白及片、魚(yú)腥草、野天麻、葛根、浙貝、防風(fēng)。10劑。 二診:頭痛已消失,仍咳吐腥臭痰、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改擬葦莖湯合止嗽散治之。 蘆根、生薏苡仁、炒瓜殼、炒冬瓜子、杏仁、桔梗、炙紫苑、百部、陳皮、甘草、魚(yú)腥草、淅貝、 紅藤。10劑,水煎服。 三診:咳嗽已減,痰中仍帶血絲,口中仍有腥臭味,舌苔黃膩,脈滑。 蘆根、生薏苡仁、炒瓜殼、炒冬瓜子、杏仁、桔梗、炙紫菀、百部、陳皮、甘草、葶藶子、魚(yú)腥草、浙貝、蒲公英、白及片、桑白皮、大棗。10劑,水煎服。 四診:咳嗽已大減、痰中已無(wú)血絲,但口中仍有腥臭味,舌苔黃膩,脈滑。原方加減再進(jìn)15劑。 五診:咳嗽已止,口中腥臭味已除,舌苔薄黃膩,脈滑。 擬葦莖湯、止嗽散加味再進(jìn)15劑,善后收功。 蘆根、生薏苡仁、炒瓜殼、炒冬瓜子、杏仁、桔梗、炙紫菀、百部、陳皮、甘草、魚(yú)腥草、浙貝。 隨訪半年,無(wú)復(fù)發(fā)。 |
|
來(lái)自: 杏林夜話圖書(shū)館 >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