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奇跡年的第一聲號角 | 科學史小畫

 taotao_2016 2021-03-17

編者按:每周中科院之聲會手繪一張“科學史小畫”,再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給大家介紹小畫背后的故事。


圖片

科學史上被公認的“奇跡年”只有兩個:第一個對應1666-1667年那段時間,牛頓因躲避瘟疫回到故園,他在二項式定理、流數(shù)法(微積分)、光的顏色理論以及萬有引力理論方面均有斬獲;第二個是1905年,愛因斯坦在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相對論三個方面攻堅克難、風頭無兩!今天我們單說其中的光電效應。

19-20世紀之交,許多人已經發(fā)現(xiàn)并研究了光電效應,包括電磁波的發(fā)現(xiàn)者、大名鼎鼎的赫茲及其助手勒納德。光電效應是怎么回事呢?當時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金屬在某些光的照射下會發(fā)射出電子,但只有當光的頻率高于一定值時才能從金屬表面打出電子;被光打出電子的速度只與光的頻率有關,而與光的強度無關。赫茲、勒納德等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按照經典的光學理論認為,只要光強度足夠大,一定會把電子從金屬中打出來。令人悲催的事實是,電子是否被打出與照射光的強度沒什么關系。這一時難住了科學界的眾多“金剛羅漢”。

1905年3月,一位26歲的德國小伙子就要在這個問題上一顯身手了。5年前大學畢業(yè)后,他有點時運不濟,一直找不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1902年才在同學的幫助下謀得了瑞士專利局(伯爾尼)三級審查員的差事。1905年春天,兒子還不滿1歲,博士論文正準備殺青,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便如此,他還在生日后的第三天——3月17日完成了論文《關于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這位小伙子便是愛因斯坦,由此吹響了奇跡年的第一聲號角,清澈而嘹亮。

在這篇論文中,愛因斯坦發(fā)展了1900年由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論,提出了光量子(光子)假說,得出了光電效應方程,一舉解決了前述難題:原來金屬中的自由電子只能一份一份地從光量子接受能量,而光量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不但如此,光量子理論還首次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當年5月,愛因斯坦在給朋友哈比希特的信中提到了這篇論文,自信滿滿地稱它是一篇“非常革命性”的杰作。歷史印證了他的自信:愛因斯坦憑借該論文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