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具體的名字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里面的一些內容,現(xiàn)在想起來,仍難免心酸。 心酸的不知道是心疼父母還是心疼孩子,只是這個故事在心里很久都不能忘記,從而也引發(fā)出了我一些自己對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思考。 ![]()
故事的內容講述的是女孩上大學的假期沒有回家,父母為了給孩子驚喜,瞞著她奔走很遠去她的城市見她,可是到了這個城市后,女孩并沒有因為父母的到來而感到驚喜,反而責怪父母沒有提前告知而打亂了和父母出游的計劃。最后,女孩也沒有為了父母拒絕了與朋友的旅行,而父母只能又匆匆趕了回去。 其實看完這個故事,我想女孩真的出游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好的心情,應該也會多少對于父母的到來沒能陪伴,有些過意不去吧。而父母不會責怪孩子,心里應該是失落難過的。 龍應臺在《目送》中就說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p> 子女小的時候,父母擔心給不了孩子最好的,孩子長大了,父母又開始擔心會麻煩到孩子,他們擔心老了給子女增添負擔,而這就是父母對待子女簡簡單單的愛。 同樣的,對于子女來說,小時候,父母是自己的避風港灣,而長大了,也想賺許多的錢,來給父母買許多的她們想買而不舍得買的禮物。 翻看網(wǎng)頁微博等內容,我看到了許多作者寫過與母親之間相處的相關話題,他們說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可是卻越來越武斷,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子女的一些問題,可仍舊狠不下來心于父母爭吵爭論,因為他們知道,上一代人的觀念,造就了他們的思想,而新一代的我們,前衛(wèi)的思想教育下,我們與父母之間,終究是無法避免的有一些代溝。 ![]()
我們可能不贊同他們的三觀甚至是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但這世界上本就沒有完全相同的人,我們能包容寬容別人的時候,也希望能對自己的父母一些包容。 他們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們也想融入進我們的生活,多一些分享,在父母遇到不懂得問題得時候多一些耐心,心平氣和得和父母說話,他們只是變老了,小時候我們咿呀學語,跌跌撞撞學走路得時候,是他們耐心得教著我們一步步成長。 每年回家都要春節(jié)才能回去,一年又一年,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老了一點,舅舅新學會了用拼多多買東西,一遍遍讓我?guī)兔窗l(fā)貨,學習如何與客服溝通,新鮮的事物,我們可能僅僅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得東西,他們竟然要學好久,每當這個時候,看著他們,會心痛。 父母與子女之間,從一開始,就無法分割開來,并且一生一世注定都是牽絆在一起的,一輩子很長也很短,忙著向前走路的時候,也要回頭望一望一直在我們身后凝望我們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