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說一升米會養(yǎng)出一個感恩的人,而用一斗米會養(yǎng)出一個仇人!為什么﹖付出的多了反而適得其反呢﹖這里道出了人性的最丑陋的一面! 從前有兩戶鄰居,一戶比較富,一戶比較窮,有一年天災(zāi),田中顆粒無收,窮人家沒了收成,饑餓難忍,怎么辦﹖富人家有點(diǎn)糧食,就送給窮人家一升米,救了急! 熬過最艱苦的冬季,窮人就去感謝富人,感謝時,窮人談起春耕的種子還沒著落,富人就說:“這樣吧,我這里的糧食還有一些,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回了家。 回家后,窮人的家人看到窮人又帶回了一斗米,非常高興,但一想,這一斗米太少了,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夠春耕地里的種子,說:“富人你太過分了,這么有糧食,為什么不多送一些糧食給我們﹖” 為什么不多送一些糧食給我們﹖這話不久就傳到了富人耳朵里,富人聽了很生氣說:“我送你們這么多的糧食,你們不僅不知道感謝我,反而還說我送少了,你們還把我當(dāng)仇人一樣忌恨,這好人還能做嗎﹖” 這好人還能做嗎﹖的確,對一些不知感恩的人,不能做!于是,富人再也不理窮人了,本來關(guān)系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一個“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心存感激。但如果繼續(xù)天天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dāng)然了。一碗米不夠,兩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 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就如現(xiàn)在有些藥店免費(fèi)測血壓、測血糖,還不時送一些小物件給患者,這樣一來患者就三天二天來測血壓、測血糖,還要藥店的一些小物件,認(rèn)為這是理所當(dāng)然,應(yīng)該給他的! 生活里常有這樣的事,當(dāng)你好心第一次幫別人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后,他就認(rèn)為這都是你應(yīng)該為他做的,甚至當(dāng)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你心存怨恨,正所謂恩中招怨。 比如有這么一對兄弟,弟弟家比較窮,哥哥就經(jīng)常幫扶他,弟媳看到哥哥愿意幫她家,她就時常去借,借了有時還不愿還,哥哥也不好說,很無奈,決定以后只有在弟弟家有重大困難時,就借給他,否則就不借,弟媳就心生不快了! 我們知道做人要講義氣、要感恩,也明白滴水之恩、要涌泉相報,所以當(dāng)自己對曾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們而去時,也許我們會苦悶、會百思不解,雖然自己不圖對方回報,但做了好事,對方一句感謝的話語應(yīng)該是有,可事情并不是如此!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道理?其實(shí)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我們常常說,應(yīng)該做一個善良的人,但不應(yīng)該是無限度的,我們對對一個人好,給他幫助,這是我們的善良,但如果是無限度的,那樣就會讓他以為你本就應(yīng)該對他這樣,否則你就不對! 我們與人相處應(yīng)該是平等互助、互通有無,這是做人的底線。而以德報德和以怨報怨,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高尚的人能以德報怨,缺德的人才以怨報德。 不過生活中總有些人以怨報德,他壞得讓你咬牙切齒,但他仍然覺得自己很大氣,他的道德早就蕩然無存,是個惡魔一樣的人!而還有一些以德報怨的人,非常讓我們感動,會有一些讓你笑掉牙齒和下巴的故事。 生活中我希望我們都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能理解別人的人,不要去做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升米恩、斗米仇,說穿了人性,然而我們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多少﹖雖然我們應(yīng)該做升米恩,但也希望斗米仇的故事以后永遠(yuǎn)不要再發(fā)生了! 書于江南千年古鎮(zhèn)大浦 2020.1.21.10:30 詩勤,一個筆名 用詩的語言,于山間、于鬧市、于人心 記下多彩的世界 用勤奮的努力和欣賞的眼睛 寫些事、寫些情、寫些愛,變?yōu)槟愕南嘀?/span> 你若喜歡 就請為我寫一個小小“評論”與點(diǎn)一個“在看” 贊賞請隨意,轉(zhuǎn)發(fā)就更給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