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2020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wù)浇視?,來自美國?/span>77歲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格麗克是21世紀第3位獲獎詩人,也是歷史以來第13位美國獲獎?wù)摺?/span>在詩歌大家之中,格麗克或許不是最杰出的那個,但是最有特質(zhì)的那個。露易絲·格麗克出生于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曾先后進入莎拉勞倫斯學(xué)院、哥倫比亞大學(xué),但均未畢業(yè)。17歲那年因厭食癥輟學(xué),開始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療,隨后在哥倫比亞大學(xué)詩歌小組學(xué)習(xí)。1975年開始,露易絲·格麗克開始在多所大學(xué)講授詩歌創(chuàng)作。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余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曾獲普利策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xué)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格麗克在2003年被授予美國桂冠詩人的稱號,她還是古根海姆獎學(xué)金、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國家人文獎?wù)碌榷囗椫卮螵勴椀墨@得者。她現(xiàn)居麻省劍橋,任教于耶魯大學(xué)。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格麗克的詩歌起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自白派傳統(tǒng)。她和自白派們一樣,都表達孤獨、痛苦等個體經(jīng)驗。不同的是,格麗克一方面賦予自白以現(xiàn)代特質(zhì),一方面深入到古典又核心的內(nèi)心世界。相較于典型的自白派,格麗克的詩歌形容詞更少,動詞的張力更強,抒情主人公更為多變,絕望感更為冷澀鋒利,借鑒傳統(tǒng)的詩歌類型更多。詩人羅伯特·哈斯稱格麗克是“現(xiàn)在最純正,最有成就的抒情詩人之一”。 格麗克的詩歌最重要主題是死亡。死亡遍布于詩句之中。在生與死、愛與性、存在與喪失中,詩人找到了真實的、普世的詩歌。她的每部詩集,幾乎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而她的每一部單篇,都應(yīng)該組成一本來讀,從而組成一個獨特的小世界,以此映照和折射出整個西方精神文化史。在接受《詩人和作家》雜志采訪中,她坦陳:“如果你做的是創(chuàng)作類的工作,就必須好好生活”,因為“你的作品需要來自真實的生活。如果你為一項藝術(shù)服務(wù)時抑制了你最強烈的熱情和沖動,你會犯下可怕的錯誤”。 格麗克的中譯本主要是《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格麗絲的詩集翻譯者柳向陽說:“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作者 / [美國] 露易絲·格麗克 露易絲·格麗克自顧自地輕吟著從自己心底里流淌出來的詩歌,滿頭銀發(fā)之際,走進了世界級文學(xué)大師的圣殿。平臺顧問:
李清水 運城市文聯(lián)主席 李云峰:運城市作協(xié)主席 本刊主編:譚文峰 總 策 劃: 周 博 平臺策劃:高亞東 小說編審:張 輝 微信號:zhanghui750525 散文編審:楊志強 微信號:yzq13734283479 詩歌編審:姚 哲 微信號:8913480 小說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詩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