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潘志遠(yuǎn) 新平兄新著《夢里時空》,作為“二十一世紀(jì)散文詩第五輯”叢書之一,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感謝他的惠贈,使我有機會得以拜讀。收到快遞時,正值舊年第一場雪,雖然天氣甚寒,可心里暖融融的;之后,天氣一直寒冷,兼以本人身體狀況不佳,咳嗽一月有余,拖拖拉拉至年后才讀完。零零星星的感受,也耽擱至今,方拉拉雜雜形成文字,感到十分歉疚。 耿林莽先生稱散文詩為“美而幻”。王幅明先生說散文詩是“美麗的混血兒”。諸多說法,莫衷一是。有人將散文詩歸為詩,有人將散文詩納入散文,有人干脆叫它跨文體。散文詩體裁的不確定性,使它面臨著諸多尷尬,但也恰恰是它文體的不確定性,使它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和繁榮。散文詩的狀態(tài)繁復(fù)、發(fā)散,態(tài)勢也呈現(xiàn)多重走向。 新平兄從1983年開始散文詩創(chuàng)作,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至2017年出版此著,已有35個年頭,怎樣選錄作品,梳理、分類、編排,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與其趨難,弄不好還得不償失,干脆化繁為簡,舍難馭易。于是他采用倒敘,按年輪、階段,分為三輯: 第一輯(2017-2012),第二輯(2011-2004),第三輯(2003-1983)。 35年的心路歷程和情感軌跡,都濃縮在《夢里時空》這本194頁的書冊里,這是他心血、情感、智慧和人生歲月的結(jié)晶,我掂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也從中窺探到他散文詩創(chuàng)作的五種態(tài)勢。 筆記、寫生:建構(gòu)散文詩創(chuàng)作廣袤無垠的視域天地 筆記是小說和散文常用的一種筆法,注重的是敘事,有著閑散和多元的視角,也有著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和淡定的心境;寫生,源于繪畫,講究勾勒和描摹。都被詩人很好地借鑒過來,且得到廣泛嫻熟地運用。 《夢里時空》一書中有《遺址筆記》(10章)、《山水筆記》(10章)、《鄉(xiāng)村筆記》(8章)、《西域?qū)懮罚?span style="color: rgb(0, 0, 0);font-size: 16px;">5章),還有一些類似的篇章散綴在各輯中,占了相當(dāng)大的篇幅?!哆z址筆記》寫到了周口店、金字塔、半坡、塞納河、殷墟、錢塘灣、岳陽樓、琴臺,從地域梳理看遍及亞非歐三大洲,從年代著眼涉及到遠(yuǎn)古,從內(nèi)容囊括看,既有對人類文明起源的揣想,也有對金字塔反彈琵琶的立意(一艘翻過來的舟,在這里,停留了五千年,不過一剎那),更有對殷墟的禪理提升(廢墟,從此立地成佛)……《山水筆記》寫三峽、汨羅江、納木錯、棒棰島、云夢澤、漠南、李勃、蘇馬蕩、大禹靈、雙乳峰,一路走來,敘、議、描結(jié)合,視野放浪,心胸洞開,情思飛揚。 《西域?qū)懮防?,向日葵“給人暖心暖肺的力量”,陰山口“千秋功過,盤旋在詩意和血腥之間”,石頭城“飄起磊落的綠色,不經(jīng)意崛起一截洪荒的史典”,黃河水“在高原停頓下來,用心傾聽馬牛羊奔騰的聲音”,胡楊林“生死之巔的較量,絕望里也充滿重生”,這些都極大地建構(gòu)了它散文詩創(chuàng)作廣袤無垠的視域天地,從狹小的個人生活圈突破走向了宏大寥廓的境界。 斷想、臆想:彰顯散文詩創(chuàng)作博古通今的靈動思維 斷想,即從某個層面出發(fā)展開思維的翅膀,或在某一域空進(jìn)行思想的旋舞;臆想,則直接主觀臆猜,天馬行空,更加自由的馳騁。 小說、散文、詩歌都喜歡借助這種手段、筆觸、文字縱展其個性,散文詩更不例外。我欣喜地看到詩人也有諸多這樣的篇章,如《生命斷想》《意象斷想》《情趣斷想》《有關(guān)1+1的臆想》《有關(guān)大江的臆想》等。 無論“生命,是地下森林,茂盛長青。生命也是天上的星星,浩瀚而明凈”的遐想,或是“心靈,無邊無際。是一塊又紋理的大理石,也許是一張白紙”的反思,或是“饑渴而甜蜜的心,有筆直或彎曲的小徑。 來不及度量,就無所顧忌地飄洋過海”的推測,均有思維從天空飛過已留下痕跡的快慰。而《有關(guān)大江的臆想》,與劉征《過萬重山漫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那種精騖八極、博古通今的筆力,都仰仗靈動思維飛升的慣能,勾畫出一篇篇吉光片羽的精彩。 守望、懷念:舒張散文詩創(chuàng)作深植生活的現(xiàn)實根系 散文詩需要有情懷的文字。而有情懷的文字離不開對故園的守望,對青蔥歲月和往昔生活的懷念。雖然有些落后和恪守傳統(tǒng),但有感人至深的力道。因為只有深植生活的寫作,有龐大現(xiàn)實根系的文字,才有茂盛的生命。 詩人守望夜空、守望平凡、守望痕跡,也懷念第一縷曙光降臨、懷念第一尊石塊、懷念河濱第一堆泥土,有著對“老人、老樹、老路”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有著對“青海湖、希拉穆仁草原、山海關(guān)”的細(xì)膩情感,有著對“早春那一場雪”的繾綣心懷,有著對江漢平原“冬之寧靜、冬之孤獨、冬之蒼茫”的敏銳。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边@里提到四個要素:情、言、聲、義,我不想一一深究,可直覺告訴我,作者在這四個方面都有自己的美學(xué)追求,不敢說爐火純青,但已達(dá)到一定的造詣。 遠(yuǎn)方、話題:汲取散文詩創(chuàng)作膨脹自我的精神給養(yǎng) 沒有遠(yuǎn)方,生活便會顯得局狹,精神也會陷入困頓。遠(yuǎn)方是實在和虛擬的雙重概念,是詩人創(chuàng)作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絕大多數(shù)的篇章,都是在遠(yuǎn)方的行走和游歷中獲得沖動和靈感而成就的文字。大塊文章,煙霞美景,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永恒母題。 人生也是由無數(shù)個話題組成,而每一個話題又能衍生出種種思想,思想是最有意義的命題。是一個又一個遠(yuǎn)方,讓詩人膨脹自我的胸懷;也是一個又一個話題,逼著詩人思考,完成對靈與肉的涅槃;也一次次從中汲取到精神給養(yǎng),開始靈魂的漫步,留下一片心情,尋覓束縛又掙脫束縛,在“史前話題”中進(jìn)行哲思的考量,在“杞人話題”中進(jìn)行智慧的禪蛻,在“另類話題”中實行頓悟、拯救和蝶變。 夢回、尋思:張弛散文詩創(chuàng)作九曲回腸的抒情筆致 我們知道詩界對抒情有著過分的警惕、敏感和排斥,所以一再淡化抒情,進(jìn)而倡導(dǎo)零抒情、冷抒情。若以此來苛求小說、散文、散文詩不免有些不近情理。 一切文學(xué)都有抒情的特性,是共性。當(dāng)然也有無抒情的文學(xué),這是一種特異,是一種獨特的個性與手段,可以提倡發(fā)揚,并不能作為反對抒情的理由和旗幟。我們反對無病呻吟的抒情,反對假大空的抒情,倘若情到深處自然迸發(fā),倘若九曲回腸、悱惻動人,非但不能反對,還要大加贊賞。 《夢里時空》便屬于后者,我從《夢回,江南一汪春水》《夢回,塞北的豪放》《夢回,從前的癡情》和《有關(guān)新詩想的尋思》《有關(guān)新概念的尋思》《有關(guān)新感悟的尋思》中,暢快淋漓地感受到了詩人一唱三嘆和“鳳凰點頭,三致之焉”的抒情效果。 當(dāng)然這些抒情里也摻雜了詩人大量的哲思,是思之抒情,所以它擺脫了膚淺,也拉開了與人們詬病的“偽抒情”的距離。 今日之時代是一個人類自身被語言邏輯概念、算計分辨工具理性、經(jīng)驗實證效用和科學(xué)主義深深統(tǒng)治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性中喪失了詩性和高品位的審美靈性,人類成了深諳算計、追求效用和實惠、追求物欲享受的生靈。 可新平兄是一個例外,35年來,他一直用文學(xué)滋養(yǎng)自己的心路歷程,一直用創(chuàng)作的文字鋪筑自己的情感軌跡,達(dá)到了廢寢忘食、甘之如飴的程度。 盡管時代變遷,生活一次次變故,他始終不放棄對散文詩創(chuàng)作的摯愛,癡情于繆斯的召喚,成功地實踐著海德格爾“人的詩意棲居和棲居的詩意”這兩個命題,且有所成,特別是近五年,雖年華向老,可創(chuàng)作激情不減,多篇作品發(fā)表于各種報刊和微信平臺,入選權(quán)威選本,又推出此大著,形成一個創(chuàng)作高峰,可喜可賀。 散文詩的文體特征,決定了它是一種綜合寫作,更是一個難度寫作,對個人稟賦、才智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挑戰(zhàn),遠(yuǎn)遠(yuǎn)勝過其他文學(xué)體裁。 林以亮先生說:“散文詩是一種極難運用到恰到好處的形式,要寫得好散文詩,非得自己是一個第一流的詩人或散文家,或二者都是不可?!?/span> 在《夢里時空》里,我看到新平兄很多亮點,也窺探到一些不足,譬如:對傳統(tǒng)素材處理時,創(chuàng)新理念和時代精神植入孱弱;語言鈍化溫和、行文套路和審美情趣,大多徘徊在東方模式,很少受到西方哲學(xué)的沖擊和滲透;大漠孤煙、蔚然深秀和喧囂滂沱的氣象,久喚不出等。 我期待散文詩界激蕩的風(fēng)雷,更期待散文詩壇沖出一匹匹沒有韁繩、籠絡(luò)、鞍轡的黑馬,萬馬齊嘶,萬馬齊奔,而非一種腔調(diào)、一個方向、一處目標(biāo)、一條路徑。 謝冕說:“散文詩的兩棲性成了它在文學(xué)體系中的特殊的一種身份?!绷簩嵡镎f:“散文詩是解放到家的詩體?!敝荡松⑽脑姲倌暾Q辰之際,我們相信:散文詩百花齊放的春天,一定會到來,也必將到來。 二0一八年三月三日夜于霞蔚居 作者簡介: 潘志遠(yuǎn),筆名吟嘯徐行、一蓑煙雨等,男,安徽宣城人,1963年生。迄今發(fā)表微型詩、散文、詩歌、散文詩千余首(篇),散見《詩歌月刊》《詩潮》《詩選刊》《中國詩歌》《散文詩世界》《散文詩》《星星散文詩》《中國詩人》等,收入《網(wǎng)絡(luò)微型詩300首》《當(dāng)代微型詩500首點評》《中國人文地理散文精選集》《中國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精品2014年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詩歌年鑒》《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選》《新世紀(jì)詩選》《華語詩歌年鑒》《中國散文詩年選》《中國年度優(yōu)秀散文詩》《散文詩選粹》等多種選本。獲首屆全國微詩大賽二等獎、中國校園作家提名獎、中國小詩十佳,出版詩文集《九詩人詩選》(與人合著)《心靈的風(fēng)景》《鳥鳴是一種修辭》《槐花正和衣而眠》。參加第十四屆全國散文詩筆會,《滴撒詩歌》副主編,“中國好散文詩”主持人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