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虞美人一年生草本,全體被伸展的剛毛,稀無毛。莖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被淡黃色剛毛。葉互生,葉片輪廓披針形或狹卵形,長3-15厘米,寬1-6厘米,羽狀分裂,下部全裂,全裂片披針形和二回羽狀淺裂,上部深裂或淺裂、裂片披針形,最上部粗齒狀羽狀淺裂,頂生裂片通常較大,小裂片先端均漸尖,兩面被淡黃色剛毛,葉脈在背面突起,在表面略凹;下部葉具柄,上部葉無柄?;▎紊谇o和分枝頂端;花梗長10-15厘米,被淡黃色平展的剛毛。花蕾長圓狀倒卵形,下垂;萼片2,寬橢圓形,長1-1.8厘米,綠色,外面被剛毛;花瓣4,圓形、橫向寬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長2.5-4.5厘米,全緣,稀圓齒狀或頂端缺刻狀,紫紅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點;雄蕊多數(shù),花絲絲狀,長約8毫米,深紫紅色,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黃色;子房倒卵形,長7-10毫米,無毛,柱頭5-18,輻射狀,連合成扁平、邊緣圓齒狀的盤狀體。蒴果寬倒卵形,長1-2.2厘米,無毛,具不明顯的肋。種子多數(shù),腎狀長圓形,長約1毫米?;ü?-8月。[1] 生長習性生長發(fā)育適溫5~25°C,春夏溫度高地區(qū)花期縮短,晝夜溫差大。夜間低溫有利于生長開花,在高海拔山區(qū)生長良好,花色更為艷麗。壽命3~5年。虞美人耐寒,怕暑熱,喜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移栽,忌連作與積水。能自播?;ㄆ?~8月。 分布范圍原產于歐亞溫帶大陸,在中國有大量栽培,現(xiàn)已引種至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北美。 栽培技術繁殖方法虞美人播種繁殖,通常做2年生栽培。虞美人及同屬植物均為直根性,須根很少,及不耐移植,所以應用直播繁殖,如果需要供園林布置時,最好用營養(yǎng)缽或小紙盆育苗,連缽或盆移植,否則很難成活或生長不良。根據氣候特點決定播種期,東北地區(qū)較寒冷,可于春季盡早萌動。種子細小,播種要精細,采用條播,行距25~30厘米,嚴冬時在表面覆蓋干草防寒。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20℃。家庭可直播于花盆內。 田間管理施肥 地栽在越冬前施兩次薄肥,到開花前在施一次液肥。開花前最后施用一次追肥,以促使花大色艷、開放有力。 澆水 地栽的一般情況下不必經常澆水,盆栽視天氣和盆土情況3~5天澆水一次,以田間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對虞美人的發(fā)育較好。越冬時少澆,開春生長時應多澆。 溫度、光照 移植后維持溫度20℃左右,7~10天即可出芽。 病蟲防治虞美人常見病害有苗期枯萎病,用2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通常子葉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托噴施,連續(xù)2-3 次。 虞美人常見蟲害有蚜蟲危害,成蟲若蟲密集于嫩梢,吮吸葉上汁液。常采用35% 卵蟲凈乳油1000-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50%滅蚜靈乳油1000-1500倍液,10%氯氫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倍液,2.5%魚藤精乳油1500倍噴殺。 物種分類虞美人和罌粟的區(qū)別: 1、名稱不同。虞美人和罌粟兩者是同屬一科,但卻是不一樣的,虞美人的學名是Papaverrhoeas,而罌粟的學名是Papaversomniferum。 2、株植不同。虞美人全株被明顯的糙毛,分枝多而纖細,葉質較薄,整體感覺纖弱。而罌粟全株光滑并被白粉,包括莖、葉、果等,莖粗壯,莖稈分枝少,葉厚實。 3、花朵不同。虞美人花徑相對較小,一般約為5厘米至6厘米;花瓣極為單薄,質地柔嫩。而罌粟花朵較大,花徑可達10厘米;花瓣質地較厚實,非常有光澤。
展開 主要價值園林價值虞美人的花多彩多姿、頗為美觀,適宜用于花壇、花境栽植,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在公園中成片栽植,景色非常宜人。因為一株上花蕾很多,此謝彼開,可保持相當長的觀賞期。 藥用價值虞美人不但花美,而且藥用價值高。入藥叫做雛罌粟,無毒,有止咳、止痛、停泄、催眠的作用,其種子可抗癌化瘤,延年益壽。 植物文化虞美人的花語 白色虞美人:象征安慰、慰問。 粉紅色虞美人:代表極大的奢侈、順從。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著生離死別、悲歌。 英國打造888246朵陶瓷罌粟紀念一戰(zhàn)陣亡將士 2014年,倫敦塔周圍為紀念888246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陣亡將士而設置888246朵陶瓷罌粟進行展示。陶瓷罌粟于11月12日拆除并售出,出售所得的10%將捐給包括英國皇家退伍軍人協(xié)會(Royal British Legion)在內的六個軍事慈善機構。[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