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辰制藥 李莎,顧真慶等 2021-03-09 15:59:30 1316 導讀 飼料添加抗生素是養(yǎng)殖行業(yè)用來控制動物細菌病、促進畜禽生長的常用手段,隨著人們公共安全意識的覺醒和提高,減抗、限抗和禁抗已是全世界養(yǎng)殖行業(yè)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替抗方案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一種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發(fā)展的細菌性疾病,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逐年上升。隨著我國飼料禁抗新政正式落地,副豬嗜血桿菌病勢必會以更猛烈的攻勢掀起更大的風波。文章主要針對限抗背景下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防治措施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旨在為人們合理使用抗生素、選擇替抗方案提供參考。 5 綜合防控措施 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一種條件致病性疾病,它的防控必須從源頭——生產管理做起,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加強畜群飼養(yǎng)管理,提高豬群免疫力,減少應激,同時結合抗生素治療和疫苗免疫才能獲得理想效果。 5.1 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 確保豬舍清潔、地面干凈,每天清理糞便、污水和剩料;每周對豬舍內外和豬場道路消毒,舍內帶豬消毒時選擇對人畜無害的消毒劑(如0.5%過氧乙酸、0.2%次氯酸鈉等)并注意定期更換,豬舍外和道路則使用2%火堿或生石灰,消毒前需要徹底打掃和沖洗;嚴格執(zhí)行人員、車輛、物料和飼料的消毒;加強舍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和豬舍干燥,控制好豬舍內溫度和濕度,減少冷熱應激;做好滅鼠、滅蚊蠅和吸血昆蟲工作。 5.2 加強畜群飼養(yǎng)管理 豬只分群管理,分段飼養(yǎng),避免飼養(yǎng)密度過大;控制引種次數,引種前做好隔離檢測再混群;不使用霉變飼料,對不同階段的豬群選用不同配方飼料,注意營養(yǎng)均衡,發(fā)病時將病豬轉出豬群集中護理,飼料以青飼料為主,有利于病豬康復;仔豬可以從母乳中獲得抗體抵御HPS侵襲,應避免過早斷奶。臨床上PRRS、PCV2和HPS共感染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兩種病毒均可導致機體免疫抑制,使機體對其他病原的敏感性增強,導致繼發(fā)感染,產生疾病疊加效應。因此,豬場應對上述兩種常見的免疫抑制疾病進行免疫接種,可以幫助防控HPS病。 5.3 抗生素治療 現階段人們多選擇抗生素來防治HPS病,臨床上常用氨芐西林、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在使用抗生素治療HPS病時需注意,在臨床癥狀出現的早期,就必須對整個豬群大劑量注射抗生素進行治療,保證全群用藥而非僅針對出現臨床癥狀的豬只。HPS進入漿膜、腦組織及關節(jié)后,由于這些部位血管分布少,抗生素難以到達發(fā)揮作用,因此對已經嚴重暴發(fā)HPS病的豬場,抗生素治療的效果往往并不顯著。此時抗生素應選用穿透性強、組織濃度分布高的藥物。此外,HPS作為革蘭氏陰性菌,死亡時會釋放內毒素,導致機體發(fā)熱,甚至休克死亡,基于此在藥物療效相近時,應盡量選擇誘導細菌釋放內毒素較少的藥物,或者搭配解熱鎮(zhèn)痛的消炎藥使用,以達到更好治療的目的。 隨著豬群對抗生素的依賴性不斷增加,HPS耐藥菌株也隨之產生,并且耐藥性強,變異速度快,多重耐藥現象頻現。國內外學者圍繞HPS耐藥性流行病學展開了調查(表2)。不同地區(qū)的HPS耐藥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對同種藥物也表現出不同的敏感性,這主要與當地側重使用的抗菌藥有關。因此,選擇抗生素時不僅要參考文獻資料報道的耐藥性調查結果,最好能對本場的分離菌株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多種藥物聯合交替用藥。 在HPS定植上呼吸道時使用抗生素會影響HPS的定植,進而干擾仔豬建立主動免疫,在致病性HPS侵入機體時喪失保護作用。抗生素的這種干擾作用不限于HPS,同樣也作用于體內其他微生物菌群。研究表明,仔豬生命前期的微生物菌群定植對免疫系統的發(fā)育成熟是必需的,與仔豬的健康狀態(tài)息息相關??股貙w內有益菌群同樣具有抑制作用,在生命前期對仔豬用藥會導致體內微生物菌群多樣性下降,進而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圍產期間不使用抗生素,可提高仔豬斷奶時鼻腔微生物菌群的總體多樣性,其中Prevotella和Lactobacillus的菌群相對豐度增加,Moraxella和Bergeyella的相對豐度下降,仔豬保育期的生產性能和健康水平提高。因此,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應是仔豬生產中優(yōu)先考慮的事項。提高畜群管理水平和飼料質量,疫苗接種預防都是取代生豬生產過程中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僅在特定情況下,一般是在疾病發(fā)生時,才建議采取策略性的抗生素治療方法。日常應采取替代性控制措施,最大程度預防HPS病發(fā)生。 5.4 預防接種 5.4.1 母源抗體和母豬免疫接種 HPS病多發(fā)于2周齡到4月齡的中小豬,特別是斷奶前后和保育期,因此需要對斷奶仔豬重點管理,包括進行疫苗接種。HPS是仔豬出生后即入侵的早期定植菌群之一。仔豬出生后通過與哺乳母豬接觸接受母豬體內攜帶的微生物菌群,同時也從初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從而建立一個定植菌群與免疫力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母豬免疫可以有效降低仔豬發(fā)病率。Cerdà-Cuéllar等人發(fā)現接種商業(yè)化疫苗母豬的后代仔豬生命早期體內IgG抗體水平顯著高于未免疫母豬的后代,在感染HPS的時間上也比后者延遲,感染程度更低,仔豬體內的HPS病原載量下降,定植HPS的血清型減少。免疫母豬所產仔豬在攻毒后產生肺部損傷和關節(jié)炎的比例顯著下降,日增重顯著高于未免疫母豬后代。分娩前免疫母豬可有效幫助仔豬抵御HPS病,在哺乳期保護仔豬,而母源抗體水平通常在仔豬3~4周齡時開始下降,在斷奶前對仔豬接種可使仔豬斷奶后也對HPS保持抵抗力。研究也表明,母源抗體的存在并不干擾仔豬斷奶前的免疫接種。 5.4.2 主動免疫 目前報道的HPS疫苗種類有滅活疫苗、菌影疫苗、亞單位疫苗、DNA疫苗和減毒疫苗,在市面上流通的商業(yè)化疫苗則基本都是HPS滅活疫苗。HPS血清型分型眾多,血清型分型抗原(多糖)和保護性抗原(外膜蛋白)成分不同,兩者不能一一對應,各血清型之間甚至同種血清型之間的交叉保護力大小不一或者無交叉保護力。生產廠家通常選擇對豬場所有菌株保護作用最廣泛的菌株,將一種或幾種血清型的HPS滅活后制成單價或多價疫苗。副豬嗜血桿菌血清1型和6型二價滅活苗可成功誘導針對血清型4和5的抗體,保護率分別達到100%和80%。 豬場也可在暴發(fā)HPS病后從病畜身上分離菌株制成自家苗使用。這種疫苗針對性強,但沒有商品苗穩(wěn)定,在一定時間內會使豬只機體處于強烈應激狀態(tài)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如果滅活不徹底還會有散毒風險。各豬場制備自家苗時存在很多限制條件,應謹慎使用。 6 總結 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和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關注度愈發(fā)提高,國內飼料端禁抗、養(yǎng)殖端限抗是行業(yè)的大勢所趨,也勢必會對我國養(yǎng)殖業(yè)帶來巨大影響。歐美國家禁抗限抗遠早于我國,從他們的經驗來看,飼料禁抗后,豬場的生產性能有所下降,尤其影響仔豬階段以及一些生產管理水平低的豬場,防治成本增加。與歐美等國相比,我國的養(yǎng)殖管理水平較低、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差,病情更為復雜,禁抗帶來的問題可能更為突出,損失可能更大,特別是仔豬階段。HPS病是一種條件致病的細菌性疾病,限抗后暴發(fā)的概率也會大大提高,尋找替抗方案的需求相當迫切。歐美養(yǎng)殖企業(yè)在禁抗行動中最寶貴的經驗就是養(yǎng)殖現場管理細節(jié)的改進和疫苗預防。提高飼養(yǎng)管理水平,減少疾病應激;改善畜舍環(huán)境條件,減少應激程度;提前免疫預防,控制病情發(fā)生和蔓延。在濫用抗生素帶來的危害日趨顯現的情況下,我國養(yǎng)殖從業(yè)者必須轉變觀念,對HSP以綜合防控為主,管理為輔,配合疫苗免疫,從出生開始給仔豬提供保護,平穩(wěn)度過限抗帶來的起伏期,是現今養(yǎng)殖企業(yè)的最優(yōu)選擇。 新聞投稿請聯系:400-808-6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