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如斯,夜靜如許,這樣的夜晚,最適宜讀書,即使沒有香焚,沒有琴音,單只是窗外的月色和臥榻之側的一本書,就足以讓人沉醉,沉醉這月色如水,詩書暗香。 已經記不起來是從哪一刻喜歡上的讀書?小時候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的夜讀,還是舅舅家的書櫥里竊回家的線裝書?總之是很久遠的時光里,就種下了關于讀書的種子。許是因為是一個長情的女子,自從喜歡上了讀書,就再也沒有放下過。 人群里有些慌張與生澀,愈是人多的場合愈是懼怕表達自己,巧言辭令總是學不會,阿諛奉承做不來,違心逢迎更是怕,越活越慌張,只有在一本書里,才敢伸展自我,找回自信。 其實并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種手捧一本書的美好,想象中大概就應該是蝶戀花的深情,愛人的眼神里的怦然心動吧,或者就是詩人所說的“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的那種感覺吧,只要是有一本書在手,心就是安定的,也不再是慌張的,而是沉靜的如同深不可測的湖泊,不可怕任何的風浪。 歲月慌張里,就成了中年老母,在現實的人生里,有很多的不如意,也總不敢和別人去相比,名利榮華不沾邊,柴米油鹽泥里爬,除了賺了些皺紋與滄桑,不知道歲月還慷慨以贈了些啥?回頭看時,發(fā)現心心念念心愛的東西都丟了,歲月只給了面目可憎的自己,但是幸好,它還仁慈,留了書與我。 讀書不為求取功名,而只是一種習慣的時候,就不存在“唯有讀書高”的高貴,也有沒“自有才華作慶霄”的恃才自傲,而是遠離了些庸俗,不在僅僅關注些雞零狗碎,姜與蒜是不是漲價了,斤與兩是不是有偏差,肉是不是又貴了,身材是不是又發(fā)福了,孩子考試是不是又掉隊了,工資是不是又被扣了,老公的升遷是不是又泡湯了?這一切,仿佛都被隔離在外了,捧起一本書,在貪婪地吮吸墨香時,為他人的故事而共情激動,文學,最容易觸動人心深處最為柔軟的東西,而我們,也總是在別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感知與重疊,才使得我們對人生的體驗更為深沉。 人人都想有個小院,養(yǎng)些花草,種點瓜果,在安閑自在中度過春夏秋冬,將平淡流年書寫成長詩短句,感恩生活賜予的歡喜與心安,為自己修建精神的后花園??墒鞘聦嵣?,這絕對是一種奢望的奢望,快節(jié)奏的生活當中,焦灼不安的情緒下,浮躁的心靈,哪里能在一方小院的光陰里安閑,單單只是去找尋那樣的小院,就千萬難了??墒请S便撿起一本書,隨意地翻閱,由著自己的洗好去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任何一本書,任何一個情節(jié)一個段落,只要當你讀進去了,入了迷,進入了情節(jié),就可以“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 也可以與“圣賢居,與圣人謀”獲取他們的智慧,當人生遭遇風浪與低谷時,不再萬念俱灰,不再期期艾艾,倘若人生不免要走過漆黑的夜路,除了慌張與害怕,還有書,燃起光明的火把。 《陋室銘》有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痹谖膶W的這塊園地里,可以怡然地放松自我,自得地抒寫心情,與自我對話,與心靈對話,一個人,也足以抒寫詩意與美好,在孤獨中孑然綻放。人是放松的,心是愜意的,不再是焦慮的媽媽,哀怨的怨婦,怯怯的職員,而是真真切切的自己,是一個忘了了年齡的文藝青年,躺仰于詩意中,眼前浮現的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春日游,杏花吹滿頭”的美好,而不是生活的雞零狗碎、一地雞毛、褶皺不堪。 生活,是要用勇往直前的勇氣,但是在這樣的勇氣之下,誰又不是被傷的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哪里可以卸下盔甲?哪里可以輕撫傷痕?思來想去,也唯有在文字里,可以安放靈魂,而它,會以最溫柔的形式,輕撫、慰藉、柔軟我們的心靈!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過:“沒有什么比古老的經典作品更能凈化我們的心靈了?!绷终Z堂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yōu)雅和風味?!薄案褂性姇鴼庾匀A”,華,不是華貴,華麗,絢爛,而是高雅,豐盈,氣質,美好,浪漫,唯美,有底蘊,有內涵,涵詠深長,變換骨相。 比爾·蓋茨說:“人和人的生命曲線是很不同的,突破人生局限的最好辦法是讀書?!弊x書,可以讓我們掙脫現實的蛛網,任思緒躺仰,任體驗翻騰。所以有人說,倘若只有此生,可以借讀書去體驗三生三世,遭遇十里桃花的美好! 是什么讓你久久凝眸,不忍睡去,是對文字與書本,詩意與美好的深戀! 2019.11.14晚 郭江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