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整個手臂都麻了,像有無數只螞蟻爬過,休息幾分鐘后癥狀又消失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生理性的手腳發(fā)麻主要由不良姿勢或是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造成的,導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暢,如:上廁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確等。 這類手腳麻木一般癥狀較輕,對身體的影響較小,通常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握拳、拍打、緊繃腳部等動作重復幾次,即有緩解之效。 但如果長期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腳的間歇性麻木,甚至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千萬要警惕。 手腳麻木是個危險信號,老年人尤其要警惕,總結起來,主要有7大原因。 手腳發(fā)麻的七大原因 頸椎?。?/strong> 點擊加載圖片 腰椎疾病: 點擊加載圖片 酒精中毒: 點擊加載圖片 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點擊加載圖片 過性腦缺血: 點擊加載圖片 糖尿?。?/strong> 點擊加載圖片 藥物副作用: 點擊加載圖片 生活中該如何注意 手腳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特點是容易反復發(fā)作,不易徹底根治。要想擺脫手腳麻木,不但要堅持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合理飲食: 手腳麻木患者要注意按時作息,飲食要清淡、做到飲食有節(jié),少鹽,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多食高纖維蔬菜,可幫助軟化血管,緩解手腳麻木,預防“三高”血癥。 多飲水: 多飲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 補充維生素: 老人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B6、維生素C,提高身體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fā)麻癥狀。 適度運動: 午后或傍晚,可在戶外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但不可時間過長或運動量過大,運動前先熱身10分鐘(伸腿、扭腰等)。中年以上,尤其是體型肥胖者,如見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應積極采取措施,預防中風的發(fā)生。 注意睡姿: 睡覺時最好平躺,不要壓著手腳。枕頭高度一般以7-9厘米為宜,軟硬也要適中。 定期體檢: 老人要定期查血壓、血脂,以及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及時治療。 作息規(guī)律: 堅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長時間看電視。要有睡午覺習慣,40分鐘為宜。 防寒保暖: 風濕骨病手腳麻木患者,應注意保暖防潮。尤其要注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癥狀。 最重要的一點,發(fā)現手腳麻木,第一時間去醫(yī)院做體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辦法,我們要把疾病扼殺在搖籃里! 綜合:健康氣象、養(yǎng)生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