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時期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賞析 公元907-960年,正是我國五代十國之際,那是唐代大一統局面瓦解后隨即而來的一個動蕩戰(zhàn)亂時期。中原一帶,有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朝,稱為五代,同時割據邊地建國稱王的,又有吳、楚、閩、吳越、前蜀、后蜀、南唐、南漢、北漢、南平等十國,合稱為五代十國。雖然政局混亂,社會不安,但是,藝術的發(fā)展并未受到很大影響。以繪畫而論,五代的后梁、后唐,十國的前蜀、后蜀、南唐,仍然是人才輩出。這一時期的繪畫,道釋、人物畫沒有多大的發(fā)展。那時高雅之士目睹政治之腐敗,多隱居山林,因而與大自然密切接觸。大者名山巨川,小者花草禽獸,凡是自然界的東西,都引起畫家的注意,成為繪畫的題材,因此山水畫和花鳥畫都大為發(fā)展。五代時期的畫壇就出現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分天下的局面。 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宗教畫相應衰落了人物畫承唐遺風比較滿意精雅的格調占上風;花鳥畫方面擺脫了唐代作為裝飾藝術的要求寫實風格加強形成了徐熙和黃荃為主的兩大流派;山水畫方面畫家們師法大自然,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山川地貌氣候特點創(chuàng)造了多種風格的山水畫并發(fā)展了水墨山水畫的特殊表現形式—皴、擦、點、染的技巧。這里介紹顧閎中人物繪畫作品。 ![]() 顧閎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曾任南唐畫院待詔,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態(tài),與周文矩齊名,傳世代表作為《韓熙載夜宴圖》,見于畫史著錄的作品還有《眀皇擊梧桐圖》、《游山陰圖》、《雪村圖》、《荷錢幽浦》等。 五代時期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賞析 ![]() 《韓熙載夜宴圖》是我國古代人物畫的重要作品,縱28.7厘米,橫335.5厘米,絹本設色?,F藏于故宮博物院,是以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的生活軼事為題材繪制而成。韓熙載(907~970),字叔言,山東北海人,唐末進士,是一位北方貴族,因戰(zhàn)亂南逃,被南唐朝廷留用。 ![]() 后主李煜繼位時,南唐國勢不振,而北方的宋王朝則迅速崛起。李煜對自己小朝廷的存亡憂慮不安。對于韓熙載,李煜想授他為相,卻又不放心,心情十分矛盾。韓熙載也意識到,表面上雖受惠予南唐朝廷,但畢竟是北方人,也無意為官。身處逆境的韓熙載,為了免遭可能發(fā)生的厄運,不得不在政治上盡量避免與朝廷發(fā)生沖突,并在生活上以疏狂自放、縱情聲色的方式,去轉移同僚的視線,蒙蔽朝廷的耳目。李煜只以為韓熙載生活太放蕩,出于“惜其才”,想通過圖畫對韓熙載起規(guī)勸作用。所以,當他得知韓熙載“多好聲伎,專為夜飲,雖賓客棵雜,歡呼狂逸,不復拘制”的消息,便“命顧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痹摦嬚鎸嵉孛枥L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劃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為古代人物畫杰作。 ![]() 作品如實地再現了南唐大臣韓熙載夜宴賓客的歷史情景,細致地描繪了宴會上彈絲吹竹、清歌艷舞、主客揉雜、調笑歡樂的熱鬧場面,又深入地刻劃了主人公超脫不羈、沉郁寡歡的復雜性格。 ![]() 《韓熙載夜宴圖》首段“聽樂”琵琶獨奏圖一 全圖共分為五個段落,首段“聽樂”琵琶獨奏。描繪的是韓熙載與到訪的賓客們正聚精會神的傾聽演奏琵琶的場景??梢钥闯鲅葑嘀?,屋內經過一場動蕩,畫家著重表現地則是彈奏已經開始,全場空氣凝注的一瞬間。 ![]() 《韓熙載夜宴圖》首段“聽樂”琵琶獨奏圖二 ![]() 《韓熙載夜宴圖》首段“聽樂”琵琶獨奏圖三 此段出現的人物繁多,場景復雜,床上的紅袍青年是新科狀元郎粲,端坐在狀元左側戴著高高的頭巾之人便是主人公韓熙載,彈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則在她左邊并扭頭望著她,聽得入神且一直關心她的彈奏手法。長案的兩端坐著韓的朋友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紫薇郎朱銑,另有寵妓弱蘭和王屋山等。這些人物都確有記載。 ![]() 《韓熙載夜宴圖》二段“觀舞”圖之一 二段“觀舞”,六幺獨舞。描繪的是韓熙載站在紅漆揭鼓旁,兩手抑揚地敲鼓。韓熙載右手舉起鼓捶,使人感覺仿佛這二捶敲下去就能聽見鼓的聲音似的。郎粲側身斜靠在椅子上,一邊可以照顧到韓擊鼓,一邊可以欣賞王屋山的舞技。畫中還有一位青年在打板,應是韓熙載的門生舒雅。 ![]() 《韓熙載夜宴圖》二段“觀舞”圖之二 在這一場景里,明顯發(fā)現添加了一位新面孔,有一個和尚參加了夜宴,是韓熙載的好友德明和尚,他拱手伸著手指,謙卑的低著頭,好像感覺和尚出現在這種場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眼看著“施主”擊鼓而不看舞伎,再看旁邊為韓熙載打著節(jié)拍鼓掌的人,恰恰與和尚的神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韓熙載夜宴圖》三段“暫歇”圖 三段“暫歇”宴間小憩。描繪的是韓熙載坐在床榻上,邊洗手邊和侍女們談話。此時的琵琶和笛簫都被一個女子扛著往里走,隨后還跟著一位端著杯盤的女子。兩位女子好像還在對今晚的宴會津津樂道,更加烘托出了輕松的氛圍。紅燭已經點燃,床帖拉開,被子堆疊,枕頭也已放好,以便隨時可以躺下休息。此時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古代宋人宴會的場景,他們遮窗夜飲,載歌載舞,累了就歇一會兒,常常忘記了晝夜的變化。 ![]() 《韓熙載夜宴圖》四段“清吹”圖 四段“清吹”管樂合奏。這個場面的主人公韓熙載換下了正裝并盤膝坐在椅子上,一邊揮動著扇子,一邊跟一個侍女吩咐著什么話。五個奏樂人橫坐一排,各有自己的動態(tài),雖同列一排,但也沒有感到整齊統一的滯板。旁邊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與富有變化的吹奏管樂的女伎們又形成一對比。 ![]() 《韓熙載夜宴圖》五段“散宴”圖 五段“散宴”賓客酬應。這一段描繪了宴會結束,賓客們陸續(xù)離去的場景。韓熙載站在兩組人物的中間,伸出左手呈擺手狀,好像在說“不”字。 全卷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現各個情節(jié),每段以屏風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聯結,場景顯得統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節(jié)有張有弛,尤其人物神態(tài)刻畫栩栩如生,如“聽樂”段狀元郎粲的傾身細聽動姿、李家明關注其妹的親切目光、他人不由自主的合手和拍;“觀舞”段王屋山嬌小玲瓏的身姿、德明和尚背身合掌低首而立的尷尬狀等等,傳盡心曲,入木三分。 最出色的還是主人公韓熙載的刻畫,長髯、高帽的外形與文獻記載均相吻合,舉止、表情更顯露出他復雜的內心。一方面,他在宴會上與賓客觥籌交錯,不拘小節(jié),如親自擊鼓為王屋山伴奏,敞胸露懷聽女樂合奏,送別時任客人與家伎廝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羈、縱情聲色的處世態(tài)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滿懷憂郁,如擂鼓時雙目凝視、面不露笑,聽清吹時漫不經心,與對面侍女閑談,這些情緒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汙的心態(tài)。畫家塑造的韓熙載,不僅形象逼肖,具肖像畫性質,而且對其內心挖掘深刻,性格立體化,可以說真實再現了這位歷史人物的原貌。 作品的藝術水平也相當高超。造型準確精微,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艷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幾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簾幕、帳幔、枕席上的圖案又絢爛多采。不同色彩對比參差,交相輝映,使整體色調艷而不俗,絢中出素,呈現出高雅、素馨的格調。 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此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繪畫珍品?!妒汅拧こ蹙帯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