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河入海口, 雙臺子河:1861年,遼河下游決口、分流經(jīng)今天的盤錦市、從雙臺子潮溝入海,水退后,沿岸居民堵截了遼河西側(cè)太堤的缺口,河水仍從六間房的三岔河下流、納渾河和太子河入海、此后水患不斷。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為了治理遼河洪水,復(fù)又打開1861年西側(cè)大堤的決口處、人工疏浚當(dāng)年決口沖出的“減河”至雙臺子潮溝入海,形成今雙臺子河,即1894年以前,營口市是遼河唯一主要入海道,1894-1958年,遼河主要由營口入海,同時在遼河與外遼河相交的六間房處外遼河分流,經(jīng)雙臺子河流向西南,從盤山縣雙臺子河口入海。六間房處是遼河故道,半個世紀(jì)以來,由于河堤修建、外遼河成為間歇河(雨季承泄盤山、臺安內(nèi)水匯入大遼河),因雨水逐年減少漸漸萎縮,至今河道北段已干枯。短暫河道新開河,目前發(fā)現(xiàn)且確認的遼寧省惟一條人工運河,位于盤錦市二道橋子,全長為25公里左右,民國11年1922年開挖,民國19年1930年停用,滿打滿算用了8年,就廢了,現(xiàn)已近乎水渠連接遼河水系和大遼河水系。1958年徹底堵截外遼河。外遼河北段還種上了莊稼。營口有"遼河口"石碑,1864年,山海關(guān)道臺遷至營口。西遼河上游叫老哈河,發(fā)源于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其主要支流是西拉木倫河源頭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大紅山北麓海拔1420米的白槽溝,在翁牛特旗與奈曼旗交界處會合,兩河都是歷史名河,東遼河發(fā)源吉林省遼源市,進入遼寧省開原市,在雙遼市南部昌圖縣福德店和西遼河匯合,叫遼河,在盤錦市盤山縣的古城子和渾河、太子河匯合。1975-1984盤錦歸營口管,現(xiàn)在GDP超過營口。由于氣候影響,遼河流域內(nèi)洪水頻繁,平均每隔7~8年發(fā)生一次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發(fā)生一次。遼河流域是中國水資源貧乏地區(qū)之一,特別是中下游地區(qū),水資源短缺更為嚴重。由于大量人為因素,遼河已成為中國江河中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遼河水無法存活生物,無法用于灌溉,更無法供人畜飲用。西遼河流經(jīng)內(nèi)蒙古的沙漠地區(qū),河床逐漸干涸,剩下幾里寬的沙帶,所以現(xiàn)在大部分水量都是來自于東遼河。過去的遼河不像今天這樣,水少的可憐,暴漲的洪水和沖刷的泥沙應(yīng)該是比較常見。遼河在中下游連續(xù)接納了渾河太子河等一系列大型河流,于是水量大增,最終在清朝1861年,盤錦六間房附近決堤,遼河水開始順著雙臺子的水岔子入海,并在1897年左右經(jīng)人工疏浚后正式成為遼河入??谥?。這個時候遼河有了兩個入???,接納了渾河太子河的營口老入??诤托碌谋P錦入???。營口入??诔薪舆|河中游一半水量加上渾河和太子河,而盤錦入??谥唤蛹{了遼河中游的一半水量 長白山是鴨綠江、圖們江、松花江的發(fā)源地。 里河,江淮之間的運河曾稱里運河,又稱里河,而大體上與范公堤平行。下河、范公堤東側(cè)的串場河則被稱之為下河。里下河地區(qū),介于里河與下河之間的地區(qū)?;窗彩袇^(qū)的楚州區(qū),揚州的寶應(yīng),泰州的興化,鹽城的東臺、鹽都區(qū)、建湖等地。大縱湖,興化與建湖。著名的洼地。南面是通揚運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邊是王朝生命線的大運河和高聳的運河大堤,北邊是黃河故道,比里下河高5米以上。東面是串場河和范公堤以及東部沿海平原,也比里下河高1-2米。洪澤湖、高郵湖曾經(jīng)到達過的最高洪水位分別為16.9米和9.46米,比興化的塔尖還高。 沱沱河吸納當(dāng)曲河后通天河,通天河吸納巴塘河后金沙江,金沙江吸納岷江后蜀江,蜀江吸納嘉陵江后峽江,峽江出宜賓后荊江,荊江吸納湘江后稱長江,長江吸納贛江后稱皖江,皖江過南京后稱揚子江。 阿拉善高原,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鄂爾多斯沙地,烏加河(黃河夾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