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閑來聽書,加入一個簡知書院聽書打卡。昨日聽《董卿傳》有一句話:女人穿衣打扮要應(yīng)景應(yīng)情。想起近來??吹浇稚匣蛐^(qū)里人們穿著睡衣出門的。一下子又打開了我對外婆的記憶。外婆常這樣和我們說:居家穿居家服,出街穿出街服。 記憶中,外婆對自己的穿著很講究場合感。我想這也算是:應(yīng)景應(yīng)情吧。在平日做家務(wù)、下田地干農(nóng)活,外婆身上穿的大都是破舊衣服,縫縫補補的,灰色或深色粗布衫;出門趕集或者走親戚做客就會穿上打著盤扣的藍色斜襟衫,這可是外婆壓箱底的新衣服。滿頭銀發(fā)認真的梳理過,銀簪插髻。我想,穿著一身斜襟藍衫出門,是那個貧窮年代農(nóng)村女人的體面吧。那是,沒有縫紉機,斜襟藍衫可是外婆一針一線自己縫制的。外婆常說:出街、做人客要穿的光生(方言:整潔得體)。外婆對于生活很講究儀式感,或許也是她擁有的體面和尊嚴。出門穿戴一新,一回家她就會換下藍衫疊好,換上干活的舊衣服。 可是現(xiàn)在呢?隨處溜達一圈,滿眼不乏鮮艷睡衣上鏡,這也成了冬日街頭一大特色。記得,年前網(wǎng)上新聞:安徽某市,城市管理局以“曝光不文明行為,提高市民素質(zhì)”為題,公開曝光穿睡衣上街的人。 我想:一個人的穿衣本身并沒有對錯,這是個人的喜好決定的,但也得分場合的。場合不對,衣服可能就穿錯了。睡衣,自然是穿著睡覺的,或者是在家時穿比較合適。正如外婆說的:居家穿居家服,出街穿出街服。 疫情時期,我們努力做到不出門,如果要出門,也請不要穿睡衣。很多人會圖個方便,逛菜市場或超市常會穿睡衣。我個人覺得不大合適。一般睡衣都是棉質(zhì)的、毛絨的,吸附性強,穿睡衣出門易吸一些灰塵和細菌。特別是當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我們會特別關(guān)注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可是穿著睡衣外出會吸附大量的細菌,回到家里再穿著,在居室里走來走去或者睡覺會影響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在此,我跟大家提個醒: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盡量還是不要穿睡衣出門。不僅會危害家人健康,形象也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