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俊霞 公眾號:齊魯海風(fēng) 姑父過世,留下一套房子和若干存款,老人的頭七還沒過,兩兒一女就為家產(chǎn)撕破了臉,就差對簿公堂。 姑媽成天哭哭啼啼,哭得嘴都抽風(fēng)了,就差跟老伴一起歸天,讓親戚朋友見了唏噓不已。 姑父是特級教師,活著的時候每個月5000元的退休金,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是遠(yuǎn)近有名少有的五好家庭。 姑父走了,在老家的大表哥想獨(dú)吞父親留下的那處房子,他的兩個兒子已經(jīng)到了結(jié)婚成家的年齡,長子長孫有上百個上千個理由占有姑父姑媽的房子。 大表哥年輕的時候時運(yùn)不濟(jì),大學(xué)沒考上,教師沒當(dāng)上,只能在家伺候幾畝莊稼,不像二表哥和表姐在外面吃公家飯,他成家早,膝下兩兒一女,姑媽姑父這些多年沒少幫襯他。 大表哥的第一個兒子是跟著祖父母一起長大的,姑父和姑媽等于養(yǎng)了三個兒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家里兄弟姐妹多,誰都不會念著父母的恩情,相反會把自己“”在大家庭中的功勞、苦勞掛在嘴上。 大表哥的家住得離姑媽家近,總覺得自己就近照顧父母比弟弟妹妹多,多得一些實(shí)惠也是應(yīng)當(dāng)應(yīng)分的。 二表哥在縣城工作,他家女兒快上高中了,他一直想讓女兒去市里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xué),他在單位里做人事工作,最擅長的就是整人,平日里屬他最會哄著父母開心。 他游說母親把老家的房子賣了,跟他們一家去市里買房,承諾讓姑媽過幾年城里人的生活,到城里享幾年清福。 哪個兒女不是打自己的如意算盤呢?利字當(dāng)頭,誰都會算這筆帳? 姑父走了,留給姑媽的除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房子,還有兒女們不清楚的存款,姑媽跟哪個兒女一起生活,那存款就是誰家的。 表姐也不是省油的燈,打小她在父母面前就耍尖,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兩個哥哥都讓著她。 兄妹三個中間屬她的家庭條件差,找了個老公沒本事沒背景,兩口子都在棉紡廠上班,每月累死累活拿那幾個死工資。 如今兒子都上三年級了,一家三口還擠在兩間小平房里,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法洗澡。換房子的想法由來已久,只是條件不成熟。 表姐早就盯上父母的積蓄,她不要房子,房子留著讓兩個哥哥去爭吧,她要的是白花花的票子。 姑父在世的時候,兒女們就鬧著分家產(chǎn),分了一次又一次,愣是沒分利索。 大表哥娶妻生子,姑父和姑媽張羅著給他蓋房子,二表哥結(jié)婚成家,姑父和姑媽拿出積蓄幫他買房子,表姐結(jié)婚成家,姑父和姑媽給女兒的陪嫁相當(dāng)豐厚。 表哥表姐的孩子都是退休的姑父和姑媽幫著拉扯大的,孫子外孫上學(xué)后的寒暑假基本是吃住在姑父和姑媽家里。 三個兒女都會討巧,一個個理直氣壯地隔三差五回家啃老,連帶孫子外孫都知道姑父的退休金不菲,考試拿了第一,比賽拿了第一,都向老人伸手要紅包。 三個兒女、三個家庭的盤剝,令姑父和姑媽的日子入不敷出。 姑父有心臟病和高血壓,姑媽有高血壓和腰疼病,姑父一個人的退休工資養(yǎng)活兩個人,吃藥住院都是自己埋單,平時家里的常備藥都換成了便宜的,那么大年紀(jì)了還在院子里開荒種菜。 盡管兒女心里各有各的小九九,姑媽心里也不糊涂,任憑兒女們在耳邊游說,她是誰家也不去,房子堅(jiān)決不賣。 別看姑媽當(dāng)了一輩子家庭婦女,跟著當(dāng)老師的姑父耳濡目染,對形勢看得比誰都清楚。她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如果手中再不握著房本和存折,遲早有一天會被兒女掃地出門。 當(dāng)親情遇到家產(chǎn),人人都想多分一杯羹。 可憐姑媽她一個七旬老人,已經(jīng)做不了飯,已經(jīng)蒸不了饅頭,玩不轉(zhuǎn)家用電器和煤氣灶,她一個人獨(dú)活在這世上,又能堅(jiān)持多久呢?這場傷筋動骨的戰(zhàn)爭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呢?
|
|
來自: 齊魯海風(fē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