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一首特別美的詩。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單這兩句就足以令人沉醉,很多年以來,它幾乎成了所有關(guān)于美的問題的答案之一。比如:有哪些詩,你認(rèn)為是人間絕句?你珍藏了哪些文藝到爆炸的詩句?有沒有你一讀就驚嘆的句子?……這些問題的回答里,總會出現(xiàn)“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的身影??赡苡捎谒旧硖懒耍瓦B寫它的作者,人們都給忽略了,要知道那可是詩仙李白啊。 來看這兩句所在的原詩有多精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唐·李白 解析 以前我們讀過好幾首尋訪詩,大多數(shù)結(jié)果都是“不遇”,但沿途看到的風(fēng)景,其中的探索、苦思,以及最后的感悟、所得的啟迪,才是此行的意義所在。 寫詩的時候,李白還在大匡山的大明寺中讀書,他骨子里的肆意狂放、傲岸不羈都還沒有機(jī)會去盡情釋放,正如詩中所呈現(xiàn)的,他此刻的心思十分沉靜。他會去關(guān)注犬吠,去欣賞流水和桃花,走到樹林深處,他甚至有些忘我,時不時看到野鹿出沒,飄飄然,仿佛要成仙。從清晨走到正午,本該到了道院敲鐘的時候了,可他卻聽不到鐘的聲響,這時他看到綠竹參天,泉掛碧峰,不免有一絲悵然,只得愁倚古松。 這么美的詩,釋義太多反倒不好,詩友們自己去體悟,但愿它給你一個靜美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