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賞析一~~賞析二】 【中唐·劉商·七言絕句】 蒼蘚千年粉繪傳,堅貞一片色猶全。 哪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拼音版 哪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作品介紹] [注釋] ⑵非常用:指補天的用處。 ⑶分銖:一分一銖,形容非常少。 [譯文] [作者介紹] 壹/ 這是一首題畫詩。作者劉商,詩人兼畫家。他本人愛畫松石樹木。這幅題詩的畫,也許就是劉商本人的創(chuàng)作。根據(jù)詩作的內(nèi)容,作者是用這一詩一畫來表現(xiàn)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施展的悲憤。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三○四。 劉商善畫松石,武元衡《劉虞部詩集序》:“公酷尚山水,著文之外,妙極丹青。好事君子,或持冰素,越淮湖,求一松一石、片云孤鶴,獲者寶之?!敝炀靶短瞥嬩洝罚骸皠⑸?,官為郎中,愛畫松石樹木。”這首詩,是畫家借著題詩的機會,發(fā)抒才非所用的感慨。 題詩從畫面上的蒼石落筆,寫畫石的色彩與品性。詩人說用“粉繪”畫成的帶有蒼蘚的一片石,流傳一千年也不會褪色,仍能保持堅貞的本色。他從石頭堅硬的自然屬性推想出去,賦予蒼石以人的品格,為下文抒寫畫家的主觀情感伏筆。詩的下半首,由畫石形象生發(fā)開去,談到石的用途,用“那知”筆頭一轉(zhuǎn),說石頭忽然遇到“非?!钡挠锰?,也就是被放置到無關(guān)緊要的地方,不是用來填補將要崩塌的蒼天,那怕是一分一銖也好。詩人以煉石補天比喻施展才能為國出力,給神話故事添上幾分現(xiàn)實的光彩,將自己的懷才不遇的深深感慨,寄寓于詩句里,以主觀情思融進畫石形象之中,使這首題畫詩呈現(xiàn)出寄托遙深、富有意蘊的審美特征。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