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牛年的關鍵詞,當然是牛!
那么,如何“牛氣沖天”“牛轉乾坤”呢?
新年初始,我們總結出六個能助力大家成長的字,你只要選出其中一個,揣在心里,這一年,你就有了贏的心法。
近日,《典籍里的中國》火了。在那些古老的典籍里,圣賢穿越千百年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一個字,贏!2021年,中國要贏,我們也要贏。
白巖松坦言,對自己的人生影響最大的人就是老子,千真萬確。他說,以往覺得老祖宗的東西有陳舊味道,但當30多歲的時候,當人生中的很多問題找不到答案的時候,他再次翻開了《道德經(jīng)》,此時,他強烈地感受到,原來老祖宗早已在這里等你了,幫你熨平了你很多東西,讓你找到了很多答案。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圣賢的典籍,早已將人生“贏”的路徑告訴了我們,但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走大路會吃虧,于是背道而馳,走上了小路。
2021年,陽明教育研究院繼續(xù)陪伴大家學習圣賢經(jīng)典——陽明心學、《孫子兵法》《道德經(jīng)》等,陪伴大家找到贏的路徑,一起贏。
學習經(jīng)典,不是學習文字,而是成長生命。
成長,是需要下真功夫的。
那么,下真功夫的著力點在哪里呢?陽明先生曾千百次地告訴我們,這個字就是——誠!
從2012年開始,陽明教育研究院的同仁們一起學習實踐中華文化。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在歷史性的關鍵時刻,我們終于明白了圣賢的教誨:做人的基礎是——真誠。
至此,我們知道了做人最基本的基礎和方向,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壘實自己的人生大廈,生命充滿了能量。“沒有人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我們將這句生命的體悟,應用于企業(yè)經(jīng)營和家庭建設,收獲了碩果累累。
誠,不是誠于他人,而是誠于自己的良知。
依良知而行就是誠,不依良知而行則是偽。陽明先生在龍場,面對生死抉擇,起心動念無愧于天理良知,不留一絲的“偽”,這就是功夫所在。真誠地對他人好,是在起心動念處對他人好,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去不明和貪欲,這是實學,是真功夫。
圣賢和普通人之間,只有一個字的差別。
這個字就是——肯?!笆ト耸强献龉し虻挠谷耍谷耸遣豢献龉し虻氖ト?。”
肯,就是肯以更高層面之心為心,成長自己。
如果我們是一個士人,就要以君子的心為心。
找到士人之心和君子之心不一樣的地方,相比于君子之心,我們的心尚存在哪些不明和貪欲,然后改過,這就是“肯”。
君子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我們身上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過失,只要肯改過,敢于改過,不斷地明心凈心,就能攀登君子的格局和境界,成為君子。這個學習和改過的過程,就是致良知。

大道即捷徑。古圣先賢愿意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yōu)楹尾辉敢饽兀咳松卮竺孛苁切闹袚碛袩o盡寶藏,我們的心中也有無盡寶藏,我們的人生也可以幸福自在乃至圓滿崇高。只要你肯,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美好的人生就在等待著我們。
過去的一年,大家都經(jīng)歷了太多。職員降薪、公司瀕臨破產、創(chuàng)業(yè)者第N次重頭再來。很多人變得迷茫,失去了信心。
其實,每個絕境,都對應一條出路!
絕境的本質,就是出路。我們常常講在事上磨煉,其實,真正的“磨”,是在自己的心上磨,是“磨鏡之功”。
這個世界在普通人眼里紛繁復雜,磨難重重,但在圣賢眼中一片清凈,秩序井然。
為什么呢?
心好比一面鏡子。圣人的心是明鏡,照見這個世界自然清清楚楚;一般人的心是“昏鏡”,看不清世界,看不到出路,自然充滿迷茫和困惑。

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原本都是明鏡,但是蒙上了很多東西,比如,抱怨、偏見、嫉妒、仇恨、貪念……鏡子上,有了這些灰塵,就看不清世界了。怎么辦呢?
一個字——磨!
身處困境,熬過去,在困境中,磨煉心智,把自己的鏡子磨光擦亮,心明則眼亮,出路自然來了。
事實上,在絕境中,我們有機會認識生命的真相,看到自己的不足與漏洞。讓人走上絕境的都是小我,如今既然身在絕境,就趁機去掉心上的枝枝葉葉,心明凈起來,未來皆是坦途。
如何成就非凡的事業(yè)?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芝麻會收獲芝麻,種西瓜會收獲西瓜。
事業(yè)亦復如是,種下百年基業(yè)的種子,才能收獲百年基業(yè)的果實。
所以,成就非凡的事業(yè),要牢記一個字——大。
明辨大是大非,修煉大人大義,直面大風大浪,成就大功大業(yè)。
《道德經(jīng)》中,有十個詞講大,為我們指出了十條寬廣的大道——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白若辱。
打開我們的心門,在更大的格局和境界里,去成就非凡的事業(yè)。
如何實現(xiàn)這個“大”呢?就是去掉心中的“小”。
陽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破心中賊,是天下大勇者所為。破除心中的貪欲,進而提升格局和境界,“大”就體現(xiàn)在這里。

不破心中之賊,我們?yōu)樽约悍N下的多半都是“小瓜”乃至“苦瓜”。破除心中賊,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偉業(yè)。
碩果累累的人生,其根本到底是什么?
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說,他學過很多西方管理學知識,但一直很難帶領企業(yè)突破瓶頸,找到出路。但在過去的半年,他開始回到自己身上,基于自己,從自己的心出發(fā)看客戶、看產品,反而找到了出路。
基于自己,即想象自己就是客戶,客戶內心深處有怎樣的渴望,客戶希望擁有怎樣的產品和服務。如此一來,他看到了事業(yè)的廣闊空間。
一位管理學教授聽到這位董事長的案例,十分興奮,他說,從一個正確的原點出發(fā),確實會引發(fā)一個整體思想的正確框架。即,有怎樣的心的狀態(tài),就有怎樣的道,就有怎樣的德,就成就怎樣的事。
這就是,心-道-德-事的奧妙。心是人生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心變了,起心動念就會隨之改變,相應的意識、語言、身行就會發(fā)生改變,決策、產品等一系列的事就會發(fā)生改變。

心的層面不同,事的結果就不同。在心上下功夫,道、德、事會隨之改變;心上成長,道、德、事上就會收獲碩果累累。
所以,遇到任何事,回到自己的心上尋找答案,一切都清晰明朗起來。
在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傾注生命的力量,通過陽明心學課堂等和同仁們走進這六個字,成就碩果人累累的人生,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