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將歸鄉(xiāng),發(fā)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吾之愿也?!?/p>
食漢祿而思報國,忠也!發(fā)矯詔,討逆賊,義也!曹操的演講打動了陳宮,縣令大人心潮澎湃,親釋其縛,扶之上座,再拜曰:“公真天下義士也!”
曹操此時頗有梁山大佬宋押司的風彩,陳宮居然感動得要棄官跟曹操逃走。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哈哈哈!
曹操“仿佛”收獲了一根很肥壯的粉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前的“百家爭鳴”確實有點太鬧哄哄,把一個皇皇大周朝撕扯得是四分五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第天都有血腥的故事上演,弄得民眾不堪其苦。所以,秦始皇來個焚個書、坑個儒也不是全無道理。凡事都必須有個中心,“術”也必須有個核心!有核心才有方向。漢武帝以來朝庭強推的“尊儒”的思想確實起了積極作用,這也算一種“疏”吧?它應該比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用“堵”的方式至少高大上好幾個檔次——
咱廟堂的指導思想就這么回事——尊儒——且是獨尊!其它諸子百家之術一邊涼快去吧!國家就必須有國家利益和導向!
陳宮應該是學養(yǎng)深厚的“儒術”的鐵桿粉條,所以在亂世之中見到曹操這么粗壯的一條“義士”,能不激動萬分?嘿嘿嘿!
好一股清流!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fā)……”
只是,天還沒亮,陳宮就急吼吼地鉆進了曹操的“大花轎”,要與曹大人玩一把“私奔”的游戲……
這有什么?蕭何粘上高祖的時候還只是一個縣主吏掾呢,后來還不是做上了臣相?俺陳宮還是縣令呢,未必及不上你蕭何!只要跟對人,一切皆有可能!
只是,陳宮上對了花轎了么?
呂伯奢一家壞了他們的”好事“,讓曹、陳二人的“奇緣”變成了“孽緣”!

呂伯奢是操父的結義兄弟,是曹操的長輩。見曹操來投,滿心歡喜,還擬殺頭豬予以招待。人家是要殺豬,曹操誤以為是要殺己,于是稟承“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江湖操作,先是殺了除呂伯奢一家?guī)卓?,后明知是誤殺,在逃離的路上,卻連同打酒回府的呂伯奢一起斬殺,來個徹底斬草除根,其狠辣的手段讓陳宮這個“新媳婦”不寒而栗。陳宮責怪曹操故意殺人乃不義之舉,曹操沖口而出一句千古“名言”——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b>

這坐實了曹操作為奸雄存在的一大鐵證,經(jīng)過千年的風雨,怎么也洗不白。
陳宮認為自己看走了眼,曹操實為一不義之人,本欲殺之,可轉念一想,殺了曹操,自己不也是一不義之人?便棄操而投東郡去了。
因“義”而跟曹操私奔,因“義”而棄曹操它往,陳宮真是個重“義”之人也!
陳宮守“義”但也一根筋,以他的個性,假設他真跟了曹操,能有多大的成就、是否及得上荀彧叔侄、程昱他們?我看很難!
上錯了花轎沒事,下來就是;只要沒嫁錯郎,及時收腳還來得及!
只是,陳宮先生,你何必才出匪窩卻又上賊船,你究竟意欲何為?
他上了呂布的船!

這是個問題!
而且是一個相當大相當嚴重的問題!
呂布是誰?是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的一條見利忘義的家伙!
董卓殘暴,狼戾不仁,該殺,但該你呂布親自下手?你可是董卓的干兒子呀!弒父——孝義何在?
董卓該殺,就算你親自動手亦沒有問題,那丁原呢?丁原何罪?沒赤兔馬、沒高官厚祿給你?你覺得跟著丁原沒前途你可舍他而去呀,何必害性命?
弒父!再弒父!
跟著這見利忘義、沒有底線的東西,陳宮,你的“儒“道呢?
不得不說,
陳宮確是有謀略的,陳宮也自以為是有謀略的。譬如曹操圍困徐州時建議呂布偷襲兗州;劉備與袁術交戰(zhàn)時,乘隙而取徐州;下邳被圍建議呂布采取城內(nèi)、城外布防互為犄角之勢等,都展現(xiàn)了他過人的智謀。只是陳宮之謀略是否因呂布不采納而致失敗而被無限夸大?就像諸葛亮北伐未成功、后人無限度夸大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一個樣?公公婆婆喜歡發(fā)言就讓人家說去吧。
我個人認為子午谷奇襲之謀只是一個假設,而陳宮之謀不用假設,就算呂布完全聽他的,他也絕不是曹操的對手,最多只是延緩一下呂布失敗的時間而已!
陳宮有謀略,但過于一根筋,缺機變;而曹操,集機變、權謀、詭詐于一身,實足一根老油條!陳宮豈是曹操的對手?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前,將劉備的底“摸”得清清楚楚,故才導演了一出”三顧茅廬“的好戲。劉備能禮賢下士,可授權于一區(qū)區(qū)徐庶,諸葛亮其才、其能均在徐庶之上,劉備能不信任之?有絕對的把握取得絕對的權力方能施展遠大的抱負——這是諸葛亮出山義無反顧輔佐劉備的最大緣由,我以為!若他去投奔曹操,曹營謀士滿天繁星,諸葛亮有多大的機會施展抱負?我懷疑!
而陳宮投奔呂布讓我想起了項羽與范增。
范增與項羽叔項梁有知遇之恩,項羽稱范增為亞父,其關系之密遠遠超過了你陳宮與呂布了吧?
呂布是很勇,也能,可他勇得過項羽、能得過霸王?無論勇力、勇氣還是軍事能力,說項羽吊打呂布應該沒人有半點懷疑!而你陳宮比范增如何?
憑項羽、范增關系之緊密也被劉邦撕得粉碎,陳宮、公臺先生,你與呂布的實力大得過項羽、范增么?而曹操比劉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結果會如何?
我想,陳宮讀過書也不應該只局限于儒家經(jīng)典,劉、項之間的故事亦應該了解不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陳宮,你究竟在想什么?不懂——真的不懂!
陳宮之投奔呂布,難道是想向呂布布道,是擬向呂布進行思想和行為方式的“扶貧”?
呵呵呵!
呂布有方天畫戟和赤兔馬,這是當時的頂級裝備,奉先牛得不要不要的;陳宮是想把控呂布,讓自己手中有呂布、方天畫戟和赤兔馬,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裝備,想以此來與曹操掰掰手腕,秀秀自己也有結實的肌肉——是么,公臺?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呂布畢竟是呂布,呂布也不過是呂布!呂布、方天畫戟和赤兔馬,可陳宮你使不動、騎不上,呼不應呀!
人啦,沒欲望是個問題,欲望脫離實際也是個問題!陳宮理想的天空陰云密布。
……下邳城破,呂布、陳宮被擒!陳宮與曹操之間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白——
操曰:“公臺別來無恙!”
宮曰:“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
操曰:“吾心術不正,公又奈何獨事呂布?”
宮曰:“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
操曰:“公自謂足智多謀,今竟何如?”
宮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p>
操曰:“今日之事,當如何?”
宮大聲曰:“今日有死而已?!?/p>
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并無掛念?!?/p>
……
操謂從者曰:“即適公臺老母妻子回許都養(yǎng)老。怠慢者斬?!?/p>
宮聞言,亦不開口,伸頸就刑。

陳宮雖為一根筋,但也不失為一硬漢!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錚錚鐵骨,大義凜然,再去非議,豈為不敬?!
公臺確是一條漢子!
陳宮也看透了曹操,操雖奸詐,卻還要臉,算死了曹操不會為難他的老母妻子。曹操呢?為報父仇,在徐州一帶恣意屠戮,留下了太多的污點和罵名,而“善待陳宮的老母妻子”就是一劑很好的去污液——
擦!擦!擦!
守道之夫,陳宮也;殉道之士,公臺公!
只是,公臺先生,如果歲月可以回頭,讓你重新選擇,你是坐曹操的花轎呢還是上呂布的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