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檔,帶老媽去看了《你好,李煥英》,我們倆都哭了。而現(xiàn)場的觀眾,大多也是爆笑過后,哭得稀里嘩啦。這部電影被稱為春節(jié)檔喜劇王炸,由賈玲執(zhí)導(dǎo),匯聚了她和沈騰、張小斐等喜劇大咖,卻在溫情中,講述了一個深情的故事。這個故事改編自賈玲2016年版同名小品,講的是女兒穿越回到過去,像閨蜜一樣見證母親的少女時代:給她介紹對象,滿足她愛情的幻想;聆聽她的心聲,分享她的喜怒哀樂;盡自己所能,期待她以后過得更好……和賈玲經(jīng)歷一場穿越之旅,很多人腦海中忍不住在想:在電影中,賈玲飾演的賈曉玲一心想成為媽媽李煥英的驕傲。她終于考上大學(xué),迫不及待地和母親分享喜訊,暢想美好的未來,可母親卻遭遇車禍離世。悲痛欲絕的她,從2001年穿越到1981年,認(rèn)識了年輕時的媽媽,成為她的閨蜜。她驚喜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考察,她決定幫助帥氣、有才、鐘情李煥英的廠二代沈光林做自己的“后爸”,在文藝匯演中,和他一起表演“你好,李煥英”??粗嗽谂_上啼笑皆非,李煥英笑開花。那一刻,賈曉玲由衷感到高興。她不想考慮將來爸爸會如何,自己會如何,滿心滿眼都是媽媽。她鼓勵李煥英追求愛情、追求夢想,她覺得媽媽如此耀眼,值得更好的人生。記得有人曾在網(wǎng)上發(fā)起一個暖心的活動,號召大家曬出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很多人翻開老相冊才知道,媽媽年輕時,也曾是時尚先鋒、灌籃高手、科技少女、賑災(zāi)英雄、事業(yè)女強(qiáng)人……“新生”的媽媽,學(xué)著做一個任勞任怨的母親。她們羞于說愛,鮮少表達(dá)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我們早已忽略真實的媽媽到底是什么樣。曾有一個朋友講述自己的故事。她在母親離世后,整理遺物,意外發(fā)現(xiàn)一大包某位男性幾十年前寫給媽媽的情書,開頭都是:親愛的梅。她一直以為媽媽和爸爸沒有愛情,媽媽是很嚴(yán)厲、很死板、不懂任何感情的女人,看過那些信,她才知道年輕時的媽媽也曾有過愛情啊。而現(xiàn)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傆X得媽媽只是媽媽,從未想過媽媽也曾溫柔多情,是個有血有肉的女人。李煥英們要做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她們有太多角色。就像俄羅斯套娃,折疊自己,鉆進(jìn)套子,在層層包裹下,隱藏了自我。“媽,我考上省藝校了?!?/section>在影片中,媽媽李煥英在得知這一好消息時,不顧滿手面粉,大笑著擊掌這一幕,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她的笑聲就像有魔力,讓人回想起自己與母親的種種過往。于母親而言,孩子、家庭就是最大的快樂源泉。可她們將全部身心都系在了這一頭,被層層包裹住的自己卻鮮少被看見。記得年前的幾天,我對著鏡子撫摸自己剛敷過面膜的臉。老媽一邊笑罵我臭美,一邊感慨效果確實不錯。洗衣服、買年貨、做飯、看孩子、打掃衛(wèi)生、照顧老人……這些年老媽為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她從沒有一句怨言,還處處想在我的前頭,做在我的前頭,可事事“爭先”的她,真的不累嗎?小時候,爺爺總說我懶人有懶福,那時我還沾沾自喜,可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為孩子付出多少都值得,這是每一個當(dāng)媽的初心,可她們卻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不久前,奇葩說上有一期辯題#媽媽瘋狂追星不著家,該不該阻攔#引人深思。正方辯手認(rèn)為該阻攔,反方辯手小鹿認(rèn)為不該:“媽媽不著家的時候,你的潛意識里有一絲責(zé)備。你覺得媽媽不回家做飯洗衣服,伺候家里人了。”“爸爸不著家,理所當(dāng)然;孩子不著家,情有可原;媽媽不著家,為什么就成了眾矢之的?”我們總在歌頌燭光里的媽媽,難道就不能支持燈牌里的媽媽嗎?當(dāng)母親為愛犧牲成為一種慣性,這不僅是神化媽媽們無所不能,也是物化她們付出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蓩寢寕?,也有自己的夢??!伴隨《你好,李煥英》的火爆,#假如跟年輕時的媽媽通話#這個話題也火了。如果你也有機(jī)會,可以跟年輕的媽媽通個話,你想對她說啥?“這樣她能少受點苦,哪怕沒有我也沒關(guān)系。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為自己而活!一步錯步步錯。去追求自己的事業(yè),不要做家庭婦女。我希望我媽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strong> 在無數(shù)回答中,獲贊最多的3個答案實在扎心。而在影片中,賈曉玲也曾有這樣的疑問。她覺得母親這一生太苦了,她總在想,假如母親生的不是她,也許會更幸??鞓?。“我只希望我以后的女兒幸??鞓贰!?/strong>聽了這話,所有人潸然淚下。 特別是當(dāng)賈曉玲知道母親也是穿越而來,才終于明白她的執(zhí)拗,明白她的無悔,明白她在生命最后一刻對自己的期許。 她希望自己走出陰影,活出相信,笑著擁有美好的未來。 而希望我們下輩子還做母女,這不只是賈曉玲心底的吶喊,也是太多人的心愿。 其實,從小品到電影,賈玲拍攝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懷念去世的母親。想當(dāng)年,她和姐姐一起考上大學(xué),姐姐將上學(xué)的機(jī)會讓給她,而在化工廠上班的父母也利用周末時間去割稻草掙錢,媽媽擔(dān)心兩米高的稻草掉下拖拉機(jī),坐在上面壓著,誰知,她意外從車上摔下,去世了。當(dāng)時,賈玲才入學(xué)一個月,她還沒來得及報答母親,還沒讓母親穿上喜歡的綠皮衣,就與她天人永隔,而這成為她一輩子的痛。后來,成就越大,她心里越空,她不知道自己拼搏的意義在哪里。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nbsp;有人納悶,為何那么多人在春節(jié)合家歡時,去看催淚片?因為我們不必與年輕的母親通話,也知道了一件事,已經(jīng)失去的可以緬懷,正在擁有的要倍加珍惜。讓媽媽做自己,不僅需要媽媽們自我覺醒,亦需要家人們給予理解、支持,這是一場愛的合力。最好的孝順是讓媽媽們笑著做自己,而我們不必哭著去遺憾。作者簡介:雪沫,自由獨立女性,喜歡用文字溫暖心靈。人潮如海,水北山南,愿我們都在塵世中獲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