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宋代開始,古人就形成了一個年俗,那就是“歲朝清供”。 什么叫“歲朝清供”?農(nóng)歷正月初一,稱為“歲之朝也”。這一日,風雅人家會置辦些寓意與諧音吉祥的瓜果花卉供于案幾之上,并配置一些奇石文玩等福瑞雅致的擺設(shè),除了增加年節(jié)的生機盎然氛圍還有祈福之意,人們將其稱之為“歲朝清供”。 有很多人把“清供”解釋成祭祀供品,并說起源于漢代,由佛前供花發(fā)展而來。這種說法是望文生義,有點想當然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對“供”字的解釋是:“供,設(shè)也。從人、共聲。一曰供給?!薄肮┙o”是“供”的本義。 01 “清供”源自田野“清供”,最早指的是山野農(nóng)家的自然食材,相當于今天我們所說的“綠色食品”,這里的“供”是指大自然對人類的“供給”“饋贈”的意思。 《詩經(jīng)》云:“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本褪钦f遠古的人們將采摘的食材儲存起來預備冬天吃。 《紅樓夢》寫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收到了不少禮物,心中過意不去,平兒安慰老太太:“休說外話, 咱們都是自己,我才這么著。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和豇豆、扁豆、茄子干子、葫蘆條兒,各樣干菜帶些來,我們這里 上上下下都愛吃這個?!边@些灰條菜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就是所謂的“清供”。當然清供不限于干菜,時令菜蔬瓜果都叫清供。 “清供”一詞,目前所見到的,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文獻中。 南宋人林洪所寫的一本美食書,就叫《山家清供》。這本著作將生長在山林田野中的蔬菜、水果、山禽、水族等為主要食材,記錄其名稱特性,用料烹制的方法,是一部融飲食、養(yǎng)生、文學為一身,描寫宋代士人生活情趣的奇書。 例如,竹筍在那個時代就是人們喜愛的山家清供,林洪在這本書中講了一個蘇東坡的趣聞軼事。成語“胸有成竹”,本來源自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钡趾檎f,非也,此乃與蘇東坡喜歡吃竹筍有關(guān)。 據(jù)說,北宋著名畫家文與可是蘇東坡的表哥(也有說是親家),他和蘇東坡都喜歡畫竹子。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東坡喜歡吃竹筍,常于春夏竹筍盛生時,到文與可種植的竹林中去燒竹筍吃。蘇東坡燒的竹筍特別好吃,文與可便請求秘訣。蘇東坡下面一番話,可以加深我們對“清供”一詞的理解: “竹稱君子,性恬淡瀟灑,竹筍清香純正,不能雜以他味。世人往往用肉燒竹筍,肉味本濁,以濁亂清,是以小人亂君子也,自然品不出竹筍的真正本味。我燒的筍,不僅不放肉,而且不用柴草,是用竹葉來燒的,這就把竹筍的本味匯集在一起,焉得不美!這樣的竹筍吃下去,君子風味,便沁人心肺,與我融為一體而不可分也,不是真正愛竹之人,能如是乎?” 后來,文與可調(diào)到臨川做太守。一天,文與可正與家人煨筍午飯,忽然收到蘇東坡的書信,信中有詩曰:“想見清貧饞太守,渭川千畝在胸中?!蔽呐c可立刻笑得噴飯:“此乃胸有成竹也!” 除了《山家清供》這本書,在宋人詩詞中,也多次見到“清供”一詞。我在此摘錄其中兩首。
顯然,上面詩中的“清供”,也指的是山野農(nóng)家的田園果蔬。 02 從“清供”到“清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也是如此。田野生長的植物,除了食用功能外,還可以供人們觀賞。譬如插花藝術(shù),我國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雛形,到唐朝時已在宮廷中流行。 到了兩宋時期,“清供”的意涵有了拓展。除了田園果蔬外,仕紳、文人們把插花、盆景以及金石、書畫、古器等可供案頭賞玩的文雅物品也稱之為“清供”,這種清供又叫“清玩”。從宋代開始,清玩被認為是文士風雅的標志之一。 常言道:“玩物喪志”,為什么文人志士們還喜歡“清玩”?木心曾說:“志大者玩物養(yǎng)志”。作為文人清玩之物,不僅在于賞心悅目,更在于滋養(yǎng)一個人的秉性。 《孔子家語》中說:“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又說:“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德,不為困貧而改節(jié)?!边@幾句,便賦予了蘭花世世代代堅貞守節(jié)的形象,于是“養(yǎng)蘭修德”成了文人的自我追求。 蘇東坡的文房清玩是兩塊普通的小石頭,他取名為“仇池石”,不管走到哪里,都會帶上它們,時時把玩。蘇東坡從“烏臺詩案”開始,被多次罷黜,嘗遍人生百味。這仇池石成為陪伴他的最好朋友,是他抵抗人生失意的“盔甲”之一。 同是宋代的詩,“清供”在此處不是飽腹之用的田園果蔬,而是寄托心性之物: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逐漸把清玩也就是“清供”搞成一個新概念,那就是生活藝術(shù)化,藝術(shù)生活化,開創(chuàng)出人類生活美學、生活品位的新境界。那時出現(xiàn)了所謂“生活四藝”——品茶、焚香、插花、掛畫,這是宋代文人把玩“清供”的代表之作。 03 “歲朝清供”與《清供歲朝圖》古代的元旦,也就是現(xiàn)在的春節(jié),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儀式感肯定是很強的。除了換桃符,掛燈籠外,家中總要重新裝扮一番。在宋代,清供在官僚、文人士大夫中已經(jīng)非常普及,于是,人們便把清供引入到過年的風俗之中,一年之首的清供便稱之為“歲朝清供”。 歲朝清供,為了突出新年喜氣吉祥主題,清供物品是有講究的。例如,屋中擺放的花瓶,寓意平平安安;擺蘋果一盤,以示全家一年“平安如意”;石榴開口就可見里面有很多子,代表“多子”;佛手取佛的諧音“福”,表示“多福”;桃子常用以祝壽,所以有壽桃之稱,象征“多壽”,這就是所謂的“三多”。 歲朝清供的花卉,主要有梅花、蘭花、水仙、菖蒲等等,其寓意不再贅述。據(jù)說陸游在八十歲的時候得了一盆九節(jié)菖蒲,喜歡得不得了,特意寫詩一首:“菖蒲古上藥,結(jié)根已千年。聞之安期生,采服可從仙。 '' 我國的農(nóng)歷,自漢武帝恢復夏歷的正月為歲首后,一直延續(xù)至今。正月處于冬季,百卉凋殘,那么大年初一這個節(jié)日,怎樣才能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呢? 在唐代,我國已經(jīng)發(fā)明了溫室栽培技術(shù),有了反季花卉。武則天怒貶牡丹的傳說中,寒冬臘月,上苑百花齊放,如果真有此事,那一定是采用了溫室栽培技術(shù)的結(jié)果?,F(xiàn)在冬季所謂的“唐花”,據(jù)說就是從唐代傳承下來的,故有此名。然而,那時的溫室栽培技術(shù)并不成熟,品種和應用范圍極其狹窄。 北宋大名鼎鼎的宋微宗皇帝,由于冬天不易看到珍奇花卉,甚覺遺憾。于是,這位酷愛書畫的藝術(shù)家皇帝,便命令宮廷畫師在新年時描繪各種奇花異草,陳列宮中,以增添歲朝的喜慶氣氛。這種用于歲朝時令的畫卷被稱為《清供歲朝圖》。宋徽宗不僅命宮廷畫家們編撰《宣和睿覽冊》收錄宮中奇珍異鳥,還編撰《宣和畫譜》記載了當時的繪畫文獻,“歲朝圖”由此興起。流傳至今年代較早的作品是北宋畫家趙昌與董祥創(chuàng)作的《歲朝圖》,現(xiàn)今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宋元開始,“清供歲朝圖”就是歲末年初畫家們應景的題材,特別是清中期以后,皇帝的喜好推動了清供圖繪畫的發(fā)展,一直到清代末期甚至民國時期,畫家還熱衷歲朝清供圖,比如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孔小瑜等。吳昌碩幾乎每年都畫《歲朝清供圖》,留下很多珍品,而任伯年的天竹、齊白石的萬年青都堪稱佳作。 “賞名花,娛碩果,清供無塵歲朝春?!?清供是文人畫中最雅俗共賞的品類。 04 “歲朝清供”,老祖宗的這個過年習俗最應該被傳承!“歲朝清供”這個年俗,一直到民國初期,不少文人雅士還有保留。汪曾祺《歲朝清供》一文就曾有這樣的回憶:
隨著時代變遷,受多種因素的沖擊,“歲朝清供”這種年俗文化逐漸衰落。 “枯木逢春來,梅花二度開?!敝袊呀?jīng)邁入小康社會,無論是物質(zhì)條件,還是國民受教育程度,現(xiàn)在都大幅提升,“歲朝清供”這個富有美好象征意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理應興廢繼絕,賦予其新時代的內(nèi)涵,更好地被傳承下去。 “歲朝清供”,使生命充滿儀式感,這是對美好生活的祈愿,更是對人間情味的熏陶。 “歲朝清供”,突出一個“清”字。一瓶梅花、一叢幽蘭、一盆水仙,擺在歲首案幾上,心情頓時清朗,當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忙碌與喧囂生活,迎來了難得的寧靜,這是最好的心靈體操。 從飲食方面來說,大魚大肉已不是人們的最愛,用清淡的“山家清供”來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更符合現(xiàn)代健康理念。 “歲朝清供”,重在一個“雅”字?,F(xiàn)在生活美學被推崇,人們在追求更高雅的生活情趣?,F(xiàn)在的鮮花店越來越紅火,插花藝術(shù)頗受年輕人的歡迎,家居裝飾也愈發(fā)講究美觀。如果我們把儀式感引入進來,新年時換幾張“歲朝圖”式的裝飾畫,添置幾樣小古玩,濃濃的中國風,豈不美哉!正如汪曾祺所描述:“春節(jié)的時候,家里放一盆牡丹,一盆海棠,再插上一只玉蘭,“這就是玉堂富貴,就有了吉祥的口彩,過年也有了文雅的樂趣?!?/p> “歲朝清供”,貴在一個“簡”字。鋪張浪費恰恰違背了“清供”的本意,簡單而又雅致才是審美的最高境界。我們觀賞一下眾多《清供歲朝圖》,大師們都是以簡約取勝。先人所謂:“畫為心印,以畫為境,以畫體道”。雖然說的是畫,但也是“清供”貴在養(yǎng)心的真諦。 只要心存美好,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迎來春意盎然。 我結(jié)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作為從農(nóng)村出來剛畢業(yè)的窮大學生,囊中羞澀,屋中無物。我撿來一大塊兒樹皮,用鉗子夾出在爐火里燒得通紅的那一截鐵絲,在樹皮上烙出枝枝椏椏,又把木塊刻成的雄雞浮雕鑲嵌在樹皮上方,日歷釘在樹皮下方。這個簡易的日歷牌,寓意著雄雞一鳴天下白,喚醒了樹林,開始了新的一天。老婆見到我的“杰作”,異常驚喜。窮人自有窮人的精神追求。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本身就是一瓶生命清供。 我為“歲朝清供”鼓與呼,讓這古老的年俗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的生機! 附:《歲朝圖》選粹 宋 趙昌《歲朝圖》 明 馬守貞《歲朝圖》 清 任柏年《歲朝圖》 清 光緒皇帝《歲朝圖》 清 高鳳翰《歲朝圖》 ![]() 吳昌碩 《歲朝圖》 ![]() 齊白石《歲朝圖》 ![]() 錢松喦《歲朝圖》 |
|